转自 王志纲工作室网站 廖群诗/文
战略,最早源至军事的概念词汇,而今,已成为风靡全球的热点,上至国家政要、各级政府,下至产、学研、商,无不以战略为纲,统领全局。
在西方,“strategy”一词源于希腊语“strategos”,意为军事将领、地方行政长官。后来演变成军事术语,指军事将领指挥军队作战的谋略。公元579年,罗马皇帝毛莱斯用拉丁文写了一本名为《stratajicon》的书,被认为是西方第一本战略著作。
在中国,战略一词历史久远,“战”指战争,略指“谋略”。春秋时期孙武的《孙子兵法》被认为是中国最早对战略进行全局筹划的著作。
在现代,“战略”一词被引申至政治和经济领域,其涵义演变为泛指统领性的、全局性的、左右胜败的谋略、方案和对策。
在王志纲工作室,战略是“道”,是介于学与术的中间层次,其作用是承理论之上,启操作之下,并左右逢源,在用动态、辨证、发散的思维把握事物内在神韵与规律的基础上整合各种相关资源为我所用,并进而创新。把握好战略之道,既非纸上谈兵,空谈误国;亦非越俎代庖,陷入事务性操作,以致劳而无功,它是体现市场价值的关键。
十余年叱咤,十余年沉淀,而今,王志纲工作室高举中国战略思想库之大旗,指点江山,再创新高,前景何其波澜壮阔,行业幸甚,工作室人幸甚。
然则,何谓中国战略思想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人类社会有了战争,就逐渐形成了战略。
战略是军事思想之集大成,它涉及政治、经济、军事、外交、自然、地理、人口、民族、文化、思想,以及科学、技术等各个领域,是运用军事力量支持和配合国家进行政治、经济、外交斗争的重要保障。战略正确与否,决定战争的胜负,事关国家和民族的荣辱兴衰。
不同时代,有不同时代的战略发展领域。自古以来,我们的老祖宗就已经开始重视战略问题,这个时期的战略,主要还是以军事领域为主,《孙子》、《吴子》、《孙膑兵法》、《司马法》、《尉缭子》、《六韬》、《武经七书》、《武备志》、《登坛必究》、《筹海图编》等,奠定了中国古代战略理论的基础;
到了现代,战略已经不再局限于军事领域,以兰德、斯坦福研究院、巴特尔纪念研究所、伦敦国际战略研究所、日本野村综合研究所为代表的世界五大著名战略研究机构,其研究范围横跨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等综合领域,其研究范围包括了信息通信、环境、生命工程、宇宙航天、新能源等尖端产业,同时,也包括了医疗、福利、城市环境的整治、人才、住宅等福利性的服务行业,战略研究领域得到了极大的扩展。
不同的战略机构,有不同的战略发展方法。国际著名战略机构几乎都是高、尖、新产业领域的翘楚,先锋、领袖,同时,也是政府的合同智囊组织,为政府和大型企业服务,并形成了属于自己的一套科学的战略理论研究系统和实践系统。比如兰德公司,非常注重研究的客观性和独立性、研究项目的现实性、注重调查研究和统计学数据分析、注重多学科的研究方法、不断创造新的研究方法。
王志纲工作室打造中国最好的战略思想库,在发展领域和发展方法上,必然不能照搬国际知名同行经验,而是着眼国情,立足市场经济发展阶段,打造成为符合中国特色的战略思想库,最终成为行业的领袖。
与世界著名战略机构相比,王志纲工作室除了具有深厚的思想沉淀,广博的思想境界,高瞻远瞩的思想视野之外,思想库建设的核心,更重要的是体现在“创新”和“市场”两大方面。
一、创新为魂,才能常变常新
以“创新”为工作室战略思想库之魂,跟社会经济发展的背景是分不开的。战略咨询行业的历史就是一部市场经济和企业发展的历史,战略咨询行业的发展应顺应市场和时代变化而不断创新求变。
1886年,世界上第一家咨询公司一一阿瑟•李特(Arther D.Little)诞生在美国波士顿,主要解决的问题是帮助企业提高生产率;随着市场经济的成熟发展,到了1930-1960年期间,咨询机构开始向“组织和战略”领域发展;到了90年代,石油价格大幅度攀升,造成石油价格危机,从而改变了人们的商业优先顺序,财务业绩成了企业的最高关注点,使得会计咨询公司越来越多地争取到咨询业务。咨询行业“从组织和战略”转向财务业绩,并形成了安达信(埃森哲)、德勤、毕马威(毕博)、安永、华普永道( IBM)等五大会计师事务所。
进入21世纪后,信息技术日益成为管理的核心,因而也成为当今咨询的核心,它推动咨询服务第四次浪潮的迅速扩张,大型专业咨询公司占据了主导地位,一大批战略咨询机构脱颖而出,成为政府的合同智囊组织,业务范围也越来越宽泛,不再局限于商业和企业之间。
国内的咨询行业起不晚,发展滞后,远不及国外咨询机构风光,这跟国内经济发展背景有着密切的关联,开革开发以后,中国进入市场经济,策划咨询作为一个全新的行业,开始在国内兴起,最初阶段,以策划和CI为主导,风靡一时,随着国外管理咨询公司大批进入中国,MBA、MPA教育和经理人短期培训,普及了中国企业家对企业管理的认识,由此应运而生了相对规范的管理咨询机构;2000年以来,民营企业的壮大、跨国企业本土化的程度提高,企业对管理咨询的需求开始迫切起来,大型专业咨询公司开始向战略咨询转型。
常变才能常新,时代在变,市场在变,企业在变,咨询行业也必须变。在这个大的发展规律背景下,王志纲工作室提出打造中国战略思想库,恰逢其实,更重要的是,从行业发展规律可见,唯有不断创新,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和市场需要,做行业的开拓者、创新人,企业才能常青。
以“创新”为工作室战略思想库之魂,跟行业产品创新和全新领域创新发展是分不开的。咨询行业,只有敢于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不断的在全新领域开疆拓土,杀出一条全新的路来,才能成为行业的领军者,不创新,意味着锢蔽自封,意味着坐吃山空,意味着死亡。
任何一个行业的发展,都必须经历起步期、发展期、成熟期、衰退期、死亡或者再腾飞期,策划咨询行业的作用在于推动了行业的加速发展,但策划咨询行业的价值,更多的体现在行业发展进入衰退期后,扮演的角色,起的作用。
中国房地产如火如荼发展,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房地产发展初期,人们的需求非常简单,满足基本居住即可,但随着消费意识的提升,需求也开始产生变化,在这个阶段,地产开发商就会借助外脑,来帮助创新自己的产品,以求获取更大的市场,策划咨询行业就面临这个行业产品的创新课题,复合地产、教育地产、运动地产、休闲地产、旅游地产,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传新的主题概念和产品,无疑开拓出了极大的消费市场,行业得到了良好的发展,换言之,如果没有策划咨询者对行业及其产品的创新,中国居住还停留在简单的筒子楼时代。
大浪淘沙,适者生存。不断创新求变的策划咨询企业存活下来,并发展壮大,没有创新意识,或者创新不够的企业,消失在市场的大河里面,可见,产品创新之于企业、之于行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中国策划咨询行业起步晚,发展不成熟,加上地产的迅猛发展,其他领域的策划咨询理论和实践发展稍显不足,比如生活用品、产业、城市等领域,庞大的蛋糕留给了国外策划咨询公司,可惜的是,国外策划咨询公司对国内文化的不了解,水土不服,这块大蛋糕被折腾的不伦不类,正待开垦。
创新,除了体现在某一特定行业领域外,还应更多的体现在那些全新的领域范围内,工作室一直以来,深谙此道。从大盘时代的碧桂圆,到旅游时代的园博园,到休闲时代的成都城市战略,再到信息时代的今天,3G城、环保城等等,在领域“创新”这条路上,我们从来没有停留过脚步。
世界著名战略机构中,都有各自出色的研究领域,兰德公司在教育、科技、司法公正、健康、劳动和人口、药物政策、企业分析、儿童政策等多个领域有着过人的成就;美国非常著名的智囊团巴特尔研究所,研究范围包括有硬科学领域的,如钢铁、有色金属、原子能等,也有软科学领域的,如教育、信息系统、管理、经济等;英国世界著名的咨询机构伦敦国际战略研究所,研究范围包括战略研究、防卫与军备、威慑的未来条件、地区安全问题、海湾安全研究、欧洲安全政策、非洲前线国家的区域作用等;日本野村综合研究所,是世界上极富盛誉的思想库,在世界智囊团中也是名列前茅的,其研究范围大到国家战略,小到出租汽车,既有社会科学,又有自然科学,也有社会实际问题。主要研究内容为经济、金融、股票;美国斯坦福国际研究院(SRI)研究范围包括通信和网络、经济发展、教育、能源、环境、工程系统、健康科学、国土安全等。
和世界著名战略机构相比,虽然我们在城市经济、区域经济、产业经济等领域有所成就,但远远不够,在工作室高举“中国战略思想库”旗帜的今天,我们更应该秉承“熟则不做,不新不做”的准则,不断进行行业创新,产品创新,开拓全新领域,创新出符合中国国情的、具有很强市场性和国际高度的产品,引领战略咨询行业的发展,在这条路上,我们还有很长、很长的路要走。
二、市场为尺,才能越走越远
市场,是检验一切策划咨询成果的重要标尺。
在国内,几乎所有的策划咨询行业,其服务范围都离不开商业、产业,而消费这些商业或者产业的主体都源自市场,策划咨询成果如果脱离了市场这片土壤,无疑成了沙滩建屋,空中楼阁。
简而言之,就是和产品相关方的需求,包括消费者的需求,供应者的需求,只有两者利益得到了平衡,市场才会产生。
国际知名战略机构,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其服务领域以能源、军事、科技、环境等非经济领域为主,产业经济为辅;服务对象也是以政府为主,大型企业为辅,从世界五大战略机构可见一斑。工作室的战略思想库建设,相对而言,还处于起步的初级阶段,以区域与城市战略、产业经济、产业规划等经济领域为主,这就离不开市场的检验。
另外,中国的策划咨询机构中,可以划分为学院派和纯市场派两大类,学院派精于宏观的理论研究,市场派精于微观的细节操作,二者有利有弊,工作室虽然从策划咨询向战略咨询高度迈进,与学院派比较起来,在实践上有很深的积累,与市场派比较起来,又有超前、创新的理论积淀,可以说,是介乎二者之间,又高于二者的存在。
如果说学院派是“学”,市场派是“术”,那么,工作室的战略是“道”,是介于学与术的中间层次,承理论之上,启操作之下,并左右逢源,既有学院派的理论高度,又有市场派的实践深度和广度,因此,工作室的战略思想库仍然需要市场这表标尺来检验战略成果。
然而,工作室关注的市场,和其他机构有所不同,并不是简单的寻找市场,迎合市场,而是挖掘市场,创新市场,是来源于市场而又高于市场。
如果将市场划分为显性市场和隐性市场的话,一般的机构都会习惯性的进行SWTO分析,找到市场的空白点,开发相对应产品,填补空白,这么做,跟企业的性质和服务对象有很大关联,中国策划咨询业经过10年的发展,注册的公司有4万多家,业界公认的、具有实力的咨询公司不到10家,并且,这些咨询机构都是以策划咨询为主,没有达到战略咨询这个高度;服务的对象也是以单一的产品为主,比如房地产、某消费品,并没有上升到产业经济、城市和区域经济这个高度上来。
一直以来,工作室就有一个观点,市场是创造出来的,也就是强调隐性市场的发掘和创新,创造市场,并不是凭空捏造,无中生有,而是以现有的市场特性为基础,进行创新,挖掘出消费者的潜在需求,放大服务对象内心不敢企及的最大化需求,比如房地产,一般的策划咨询机构都会关注市场的特征,开发出对应的商品,而工作室不能局限于这个基本的需求,更重要的是企业品牌的升级,商业模式的设计,创新产品的开发,相关资源的整合,全新消费理念的引导等等。
当然,这一切还是离不开市场这把标尺,无论如何,战略思想需要载体,而载体最终需要人来消费,消费,就是市场,就是评判战略思想的依据,无论是产业发展战略、城市发展战略还是区域发展战略,最终都离不开人,因此,把握市场,是王志纲工作室从策划咨询机构向战略思想库升级的核心要素之一,是检验战略思想成败的标尺,是战略思想库的守门神,战略思想成果的优劣,全凭于此。
如果说创新是战略思想库的翅膀,那么,市场这把尺子就是衡量和检验战略成果的最佳标准,她就像一副镣铐一般,一定程度的束缚着翅膀的飞扬,不至于使战略思想天马行空,不切实际,离题万里。
兵法的精髓在于,以正合,以奇胜,战略思想库的创新就是奇,而市场就是正,只有两者相互补充,互相配合,才能取得战略胜利,中国战略思想库的道路才会越走越好,越走越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