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听收音机的日子


  

  在我上小学的时候,看到有的高年级同学拿个小盒子,从里边引出两条线连接到耳机上,也不用电源,插进耳朵里就能听到各种节目。当时感到特别神奇,也曾借来听过几次,虽然声音不大,也不十分清晰,但还是被里边的新闻、音乐节目深深地吸引着。后来才知道,这个小盒子叫“矿石收音机”。以后就常常想,自己什么时候能亲手做这样一个收音机呢?

  上中学时,时兴用晶体管收音机了。这种收音机没电源时,放进几节电池就能听到各种节目,而且声音可以随便调,要多大有多大,供选择的电台也多,想听什么节目就听什么节目,方便极了。当然,作为在农村生活的孩子,是很少有人能买得起这样收音机的。当时农村没有电,几十元钱一台的晶体管收音机,加上每月二元钱的4节电池,足够我们一学期的学习费用了。不过,我们学校的几位老师都有收音机,课余时间他们经常放一些节目。当时我们最爱听的是评书《青春之歌》、《苦菜花》、《红岩》,还有当时的一些歌曲。

  一九六四年,我上高中时,我们家也搬进了县城。有一天,爸爸买回来一台《红星牌》收音机,在当时,那也是名牌啊!记得那是一个星期天,全家人兴高采烈地围在一起,当爸爸脱去纸壳的包装,一台崭新的瓦亮的电子管收音机展现在眼前,只见精美的外型呈倒梯形,长30多厘米、高20多厘米,咖啡色的主色调,显示她的高雅与华丽。打开开关,霎时,翠绿色的指示灯像舞台的幕布徐徐拉开。聆听那五彩世界飘出的声音,全家人欢呼雀跃比过年还高兴。

  电子管收音机虽然费电,但音质特别好,听起来特别悦耳。我爸爸喜欢听新闻,我妈妈喜欢听“二人转”,我最喜欢听电影录音剪辑,如《野火春风斗古城》、《在烈火中永生》、《英雄儿女》等,至今还有很深刻的印象。弟弟妹妹最喜欢听中央广播电台的“少儿节目”,如“小喇叭”等。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刘兰芳说的评书《说岳全传》,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兴趣。每天中午12点,家家户户都打开收音机,男女老少人人都听评书。那些日子,各大商店的收音机卖得特别快,有一段时间到了供不应求的地步。有些买不起收音机的人家,甚至全家人端着饭碗站在街上的大喇叭底下边吃饭边听评书。

  而今我已进入了退休的队伍,家里也早已用上了电视、电脑。我抚摸着早已“退居二线”的收音机,常常寻找心灵深处那温馨、朴实、快乐的感觉,怀念30年前的愉快生活。现在社会已进入了网络时代,高科技的发展日新月异,从黑白电视到彩色电视、到数字电视,纯粹的收音机时代已经离我们越来越远了。

  我想,收音机曾陪伴我们每个人走过了许许多多的岁月,我们的内心都有属于自己曾经拥有的故事,当然也带给了我们很多美好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