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乌小商品交易回暖 中国出口现趋稳迹象


  * 全球最大的小商品交易市场开始复苏

  * 可视作中国出口的晴雨表

  * 开发中东及非洲市场或可助其度过难关

  如果义乌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小商品批发市场的情况可以作为参考,那麽或可判断在一个漫长而寒冷的严冬过後,中国出口的引擎开始重新缓慢地启动了.

  位于浙江省的义乌市,以灯泡到躺椅等各种小商品贸易闻名遐迩,但目前那里还算不上热闹.在该市巨大的国际商贸城里,大多时候只有零星买家出现,可以明显看的出许多销售人员无所事事.

  但这里许多商家表示,比起几个月前接近停滞的状态,情况仍有了一定的好转,受全球经济放缓深重影响的出口行业已出现了好转的希望.

  做仿古橱柜批发生意的吴雅琴(音译)称,"去年末,我整天坐在这里,无人光顾.我能做的就是上网聊天."

  她说,"最近两周情况好转了.至少有更多的人走进来询价."

  可以肯定的是,义乌主营的廉价日用品、玩具和装饰用品贸易,只是中国出口的一小部分.中国出口商品中,一半以上都是附加值更高的机器设备、电子产品和高科技产品.

  但正是这些最便宜的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中国外出务工大军创造了就业岗位,可以成为中国应对经济下滑的重要晴雨表.

  该地区的经济活动甚至引起了中央政府的关注.中国商务部发布了一个"义乌指数",以跟踪小商品销售、价格和信心状况;该指数显示,供应商信心在去年12月遭重创後,在3月份逐渐回升.

  中国3月出口同比减少17.1%,2月同比亦减少25.7%.若出口能触底回升,则预示着中国的经济,及亚洲地区向中国提供原材料和其他产品的经济体前景将更加明朗.

  **出口萎缩减缓**

  温州华隆游乐玩具有限公司销售人员刘明(音译)是在过去数周里看到复苏迹象的许多人之一.

  他看到长队的卡车等待进入当地海关,认为这是出口复苏的一个良好迹象.

  "在2007年高峰时期,每天出口的集装箱有大约1,000个,到最恶劣时期则仅有100或200个,现在是每天300-400个,"刘明说.

  销售玻璃饰品的Kathy Zhao亦持有相同观点.

  Kathy Zhao称,"去年下半年销售急剧下降,但过去几个星期已恢复到去年同期的相同水平."

  这与中国商务部长陈德铭的说法一致.陈德铭周一在华盛顿表示,4月前20天的初步数据显示,中国的出口萎缩已有减缓.

  **开发中东和非洲市场**

  但也不是说义乌已经成为卖方市场.

  马来西亚贸易公司Leton Marketing执行董事Chan Mow Sway表示,他到义乌采购塑料花、拉链及其他消费品已有八年的时间,而根据他的体验,目前的市场环境对于买方最为有利.

  他表示,"我都不用开口,供应商就会直接提供3-5%的折扣."

  一家自称为"铲王"的五金店的销售经理赵春永(音译)表示,正是由于具备这样的成本竞争力,且目标市场又不仅仅局限于北美及欧洲市场,才使许多义乌商家能够抵御全球经济危机的冲击.

  "冲击当然会有一点,但我们做的都是比较低端的产品,主要客户都在中欧、东欧以及非洲,所以我们的情况还行,"赵春永表示.

  事实的确如此.帮助这些商家度过困难时期的,正是来自中东及非洲地区的贸易商,他们有的长期居住在义乌,有的定期到这里采购.

  有迹象表明,全球经济放缓反而使这种关系变得更为紧密,因为买家都力图拿到最低的价格.

  "我以前都能到迪拜去采购商品,但现在经济不好,我只能来中国了,"一位来自厄立特里亚的贸易商Habte Behaye表示.他在非洲和印度销售中国的建筑材料和消费产品.

  即便如此,没人会确信生意将很快好转:不久前闭幕的广交会达成的出口成交值较上年大跌20.8%.

  做仿古橱柜生意的吴雅琴说,她只希望在经济反弹前还能付得起店面租金.

  "我希望金融危机赶快过去,要不然我觉得会憋死的,"她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