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度


     度这个词是从古到今被说滥了的词,然而却没有几个人去探究背后隐藏的深刻含义与逻辑。于是人类历史上一而再、再而三的在“度”上范错误,错误的结果就是灾难。完全了解了同样会犯错,但次数肯定要少。

  中国古人说过很多关于度的话。过犹不及、欲速而不达、盛极而衰、中立不倚、济其不及,以泄其过、执其两端而取其中、重为轻根,静为躁君。轻则失根,躁则失君。度从来都是人类需要去了解、把握的东西。然而,却没有去自问,因此也没法告诉人们“为什么”。要知道,重要的不是知不知道度,而是如何把握度。过犹不及,过到什么程度才不及呢?

   许多人说中国是信奉“中庸之道”的国家,然而却不知道中国是个极易走极端的民族,即信奉激进主义。历史与现实中随处可以发现这种例子。不说大的,你去观察你身边的的每一个人,注意他们的言行你会发现我说的对。一个缺乏逻辑的民族是不可能把握度的。我正在试图总结自己多年的观察与思考,发现中国人中庸、激进互变的规律。

度从来都是考验人类智慧的东西,而且永无止境。他是我们人类最应该敬畏的东西。它的威力人类早已领教。

有个人说的对:量好把握、质也好把握,就是度不好把握。

度意义重大却难以把握。然而人类的命运就是:你不得不面对随处可见、随时都在的“度”。不说关乎人类、国家、企业、个人生存、命运的“度”。你仔细想一想,每天你思考、决定的事许许多多的事就是度的问题。感冒了要不要上医院、病了,要不要住院、做手术,出门要不要带伞、朋友借钱要不要答应、员工辞职要不要答应、员工有违规行为要不要提醒、处罚、要不要接妈妈一起来住等等,你避无可避。虽然你可能思考、处理得很好,然而你想想看如果处理不当,会有什么结果。现在你能体验当领导、领袖、皇帝的痛苦了吧。他们最痛苦的就是去把握“度”。因为无论你怎么做,结果可能都是痛苦的、你不愿见到的。如果你当领导没有“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的感觉,你应该不合格。记得历史上赵括的故事吗,他爸爸怎么说:兵,死地也,而括易言之”。就是这个意思。

度的意义、普遍、难以把握、把握时你面临的痛苦,是由秩序与逻辑的属性决定的。

普遍性就不说了。

先说说秩序。秩序有不可逆、不可见难把握、易崩溃、不稳定、被偶然性影响、主宰万物的属性,如果你看过我的文章,了解了他们的意义,你就能基本了解了。

每一次“度的把握,就是一次秩序改变的开始。如果你深知其可能的结果,你会痛苦吗?

一杯水,你不小心把它弄倒了,你就是用千万个人、上亿的钱、一万年的时间,你也不能把它还原。

病了,手术有风险,不手术一样面临风险。

看看历史上重大的度的把握吧

元光元年,武帝召集各地贤良方正文学之士到长安,亲自策问。董仲舒建议: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政策,无论当时怎么合理,绝对是个“最坏”的注意。可悲的是我们伟大的帝王竟然接受了。于是中华名族走向了灾难,余毒犹在。

谭嗣同考虑向袁世凯求救时,绝对经过仔细的思量、权衡、斟酌,但是他的决定错了。不管后来怎么发展。

张学良先捉后放蒋介石,整个过程充满了度的把握,细节不去追究,结果是中国命运改写。

庐山会议彭德怀、黄克诚、张闻天和周小舟的遭遇不有标志性吗?

邓小平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序幕,方向没错。看看今天的现实,应该有很多值得反思的地方。过程中的“度”把握的正确吗?现在看许多人在争来争去,笔者基本不怎么听,为什么?没有看到问题的本质。

国外的历史本人不熟悉,举几个稍微了解的。

英国大贵族们对“失地王” 英王约翰的不满爆发,发动了叛乱。1215619日,国王被迫与反叛贵族签署了《大宪章》。从此英国甚至世界的历史改写。聪明。比中国的“杀了皇帝老子,自己充王”的想法不知强到哪里去了。

1633年,年迈多病、绝望的伽利略在审讯和刑法的折磨下,在火刑威胁下被迫在法庭上当众表示忏悔,同意放弃哥白尼学说,并且在判决书上签了字。愚蠢而又自利的人类呀,你为什么让我们人类的骄傲与希望处于这样两难的境地,要知道他的一个决定可能决定你们的命运。后来有人评价伽利略的妥协,对科学的发展是影响深远的。肯定的。秩序会改变。但这一切跟伽利略无关了。我们怎么可以要求他像布鲁诺一样无畏的走向刑场,而且那样一定好吗?正如伽利略自己说的:"考虑到种种阻碍,两点之间最短的不一定是直线"。

拿破仑在滑铁卢战役中输给了威灵顿公爵,从此欧洲甚至世界的历史改写。其实许多人不知道,人类的命运可能就悬于他的一次权衡、一次斟酌、一个决定。他完全有机会胜利的。我说两点:1.当时有一支军队在等他的命令,不敢贸然行动,2.他正在受者胃病的折磨。有些人说偶然因素只带有战术意义,并不能改变整个战略走向。别听,根本就不了解偶然性的力量。人类的历史正是由许多偶然性左右的。

看看华盛顿独立战争胜利后的所为,看看斯大林掌权后的所为吧,虽然可以做许多的分析,毫无疑问的是他们都做过“度”的考量与斟酌。然而结果呢?说实话,许多专家、学者对历史的点评分析是很“弱智”的,少听为妙,自己去看,去想好得多。

看过这些例子,你还会对“度”掉以轻心、不屑一顾吗?

秩序的威力让“度”变得无比的重要,让度的把握影响深远。

再说说逻辑。秩序告诉我们“度”的意义,逻辑告诉我们“度”的难以把握。

要想把握好度,必须把隐藏在事物后的逻辑了解的清清楚楚,通过不断的问为什么、怎么样,把它对“秩序”的影响、会建立怎样的秩序了解的彻彻底底。然而,这是非常艰难的事。宇宙、世界、社会甚至人本身从来都是深藏不露的。只有不断的探索、追寻,他们才能在我们面前慢慢地展开真实的面目。或者说我们才能慢慢的去了解他。

    看看一些现在看起来很简单的事实吧。

地球是圆的,是一个挂在空中的球,围绕太阳在转。

星星只是一个像太阳一样的球,月亮只是围绕地球转的球而已。

地球是有引力的。

刮风下雨、电闪雷鸣、彩虹、晚霞、地震、火山爆发都只是一些简单的自然现象。

人死了,就化为了灰土,不会到另一个世界。

没有什么上帝、神灵、鬼怪、菩萨。

生病是由某种自然的原因引起的,不是做了什么事得罪了神灵。

皇帝跟我们普通人一样,绝对不是什么“天子”,什么神仙下凡。

没有什么宿命。

领袖跟我们一样的普通,会犯错、会为自己牟利、会犯法、会违背自己的道德与良心。

政府是靠不住的

专制是有问题的。

道德是靠不住的。

计划经济有很大的弊端等等,这些现在看来很简单的事实,人类花了多长的时间才了解,付出了多大的代价。

就像身边一个简单的例子,思考起来远非看起来那么简单。

一片树叶从树上飘落,为什么?他的轨迹会怎么样呢?现在物理等等自然学科这么发达谁能回答。

我们身边的宇宙为什么是这样,不是那样,将会变成什么样子?

为什么城市到处是牛皮廯,到处有人骗、抢,为什么贪污腐败从古到今都解决不了?

为什么许多家庭总是冲突不断,即使知道“家和万事兴”?

为什么经济危机一次又一次肆虐?

为什么我们总是为了公平不公平争论不休等等。

正因为人类不了解许多事情背后的逻辑,无法把握度,因此或困惑、或做傻事、或被动的接受代价。

看看人类还在为民主与专制、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自由与管制、市场与计划、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道德与法制等等困惑、争论不休。

看过我的论文,如果你够聪明的话,你就不会困惑了。

人类的智慧就是在度的把“握”中不断积累的。

然而即使你掌握全部的逻辑,完全理解了秩序,度仍然是个让你痛苦的事情。因为你将要面对:偶然性与不确定性。

这就是宇宙、自然、社会、每一个人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