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川新片《南京!南京!》自上映以来,有赞有贬,赞的是态度诚恳,客观的对待历史,让人勿忘国耻。贬的则是电影解构零散,视点混乱,甚至叙述角度偏重日本一方。不过刨除这些,电影不乏闪光点,如军官陆剑雄捂住小豆子的眼睛,小江举起手,约翰·拉贝下跪的情形……这些都触动心弦,让人久久难忘。
最无私:陆剑雄为小豆子捂住眼睛
作为《南京!南京!》第一男主角,刘烨出场时间虽短,但让人难忘,记忆深刻。其饰演的军官陆剑雄,言语不多,眼神坚毅,始终不忘记作为一个军人的责任和荣誉。面对日本兵屠杀难民时,虽不能挽救大势,但是他目光如炬紧盯前方的敌人,然后转向身边的孩子小豆子,慢慢抬起手捂住小豆子的眼睛,让人感动。枪声响起,陆剑雄倒下,一刹那成就永恒。 陆川新片《南京!南京!》自上映以来,有赞有贬,赞的是态度诚恳,客观的对待历史,让人勿忘国耻。贬的则是电影解构零散,视点混乱,甚至叙述角度偏重日本一方。不过刨除这些,电影不乏闪光点,如军官陆剑雄捂住小豆子的眼睛,小江举起手,约翰·拉贝下跪的情形……这些都触动心弦,让人久久难忘。
最感动:唐先生与唐夫人的乱世情
《南京!南京!》在揭开神秘面纱前,给人一种错觉,便是刘烨是第一男主角,不仅是排名,而且落到剧情上也是,但是真正的电影却不是,刘烨的剧情线很快的就终结了。还有便是让人以为刘烨与高圆圆是有感情戏的,但是却不然,真正有感情戏的是唐先生(范伟饰)和唐夫人(秦岚饰)。电影里,唐先生和唐夫人二人的“亲密戏”,不见爱意滔滔,均体现在细节,如一是唐夫人在破败的家中向唐先生追要工资作家用,一是告别时,唐先生说的那句“放心,这个月的工资会准时交给你的”,与之遥相呼应,让人心动又心酸。范伟和秦岚的“老少配”着实让人惊喜,范伟脱去喜剧味,秦岚的民国女子形象都站得住脚,只可惜最终他们却阴阳两隔,让人无奈。
最痛心:唐先生女儿被扔出窗外
这是电影里最让人堵心的一幕,兽性的日本人把小女孩像布娃娃一般扔出窗外,没有小孩的惨叫,没有落地的残骸,一切尽在无言中。而此时范伟和秦岚的表现都堪称范本,直击人心。
范伟崩溃的跑到窗户跟前,无声的画面让人揪心,而秦岚饰没有呐喊,最后倒在地上几近昏厥。也是这一刻,让唐先生认识到日本的言而无信和残暴,最终决定送走妻儿,并把通行证送给了他人,而自己选择留下。
最怜香:唐小妹死去的时候
唐小妹惨遭侮辱后,如疯似魔般的唱着越剧《楼台会》,但是突然的枪声,唐小妹也随风而去。对于为什么杀掉唐小妹,日本兵解释道:“她很漂亮,与其这样还不如死了好”。唐小妹被誉为南京这座废墟上的一只空灵,单纯的眼神中看不到一丝战争的阴霾,生活在唐家的呵护之下,最爱的就是戏剧,最后一分钟依然唱出自己的歌声,让人心伤。所谓美玉易碎,说的正是唐小妹这样的女子吧。
最勇敢:小江举手去当慰安妇
江一燕在《南京!南京!》里饰演的青楼女子小江,有着两极的特点,身份卑微,却品格高尚。特别是当拉贝与日方交涉无果,日方要求在难民营里选100个妇女去当“慰安妇”,借此作为保护难民营的安全的交易条件。小江作为第一个举起手的人,愿意承担这个艰难的“任务”,人性的光辉立刻显现出来,两相对比也可以看出另一部分人的懦弱与退却,当然这也是一个时代的不幸以及民族的劫难。
最歉意:约翰·拉贝下跪
片中,约翰·拉贝抱着遗憾和歉意而走,最后以下跪向困在南京里的人谢罪。虽然这样的设置因与历史不符,引起不少的争议和质疑,但是与《南京!南京!》的剧情联系起来,属于艺术上的真实,也合情合理。而约翰·拉贝在历史上确有其人,作为德国好人,在“南京大屠杀”中救了大约20多万中国人而闻名,被世人尊敬地称为“中国的辛德勒”。而片中基本原始再现了他在1937年—1938年的南京大屠杀期间的人道主义行,救助中国人民于水深火热之中,确立其是国际友人的精神典范,值得后人所缅怀追忆。
最尊严:姜淑云说“shoot me”
当姜淑云被日军发现多次解救中国军人,而被抓回军营的那一刻,向角川说“shoot me!”的时候,一个视尊严胜过生命的形象跃然而出。因为被抓回去,也许会留一条活命,但是一定会遭遇凌辱。这个是受过良好教育,有着精神洁癖的姜老师无法面对的,不过其用生命去做抵抗,一样让人竖然起敬。鉴于此,饰演姜淑云的高圆圆说到:“她的死和陆健雄的死、妓女小江的死、唐先生的死,没有高低之分,都是有尊严的。”
最慷慨:唐先生在被处决前,对日本军官说:“ 知道么?我太太又有了。”
范伟饰演的唐先生,作为一个知识分子,从开始的力求自保,与日本人谈判,抱着几分理想色彩。但是最终日本人的无情无义,让他彻底反省。最终选择保全妻儿,送出难民营,与拉贝离开,但是在最后一刻,却把自己的通行证给了他人。舍弃自己与家人的团圆,而赢回自己作为中国人的血性与不怕死,正是舍“小家”为“大家”。而在临死前说的:“知道么?我太太又有了。”点明了唐老师的后继有人,而此正是希望所在,这种生生不息,同样是我们这个民族的希望所在。
最畏罪:日本人角川开枪自杀
作为贯穿本片的角色——日本兵角川,与南京里的难民一样,同是战争机器下的牺牲品,战争让他成为杀人狂,但是迷茫在战争废墟里的他,依然保留一部分人性的温暖。甚至存有一丝理想色彩,如想和来自日本的慰安妇百合子结婚。因为战争,他最后走向不归路,而最后一刻的拔枪自杀,让人为之一震,不过回头一想,死应该是其最好的归宿。非正义的战争同时让主战方的人走向崩溃,警世意义深远。
最希望:小豆子依然活着
小豆子依然活着,是出乎很多人的意外,也许是导演陆川不希望电影太过绝望。全片中,虽然小豆子没有一句台词,但是其天真无邪的眼神依然感动着观众。同时由角川的死,小豆子的活,让我们看到了战争的两面,和中华民族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