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明年的盛会是上海世博会,成为上海向世界推介自己的机会,历时6各月,将达到7000万人次,都是登峰造极的水平。
这样的奢华与中国历史上的历次壮举一脉相承。郑和先后七次下西洋,历时三十年可谓止观,但是除去劳民伤财没有给国家和人民带来半点利益。秦始皇建阿房宫,清朝建圆明园都是举世罕见的手笔,却均毁于一场人为的大火,大概这样的气派本身就是招风惹事,与民无关。
不过,当地的民众还是很喜欢投入到这样的情致中,引以为荣。郑和下西洋为多少世代的中国人自豪不尽,却远逊色于单船独舟发现美洲的哥伦布,更远逊色于环球航海,占领很多殖民地的麦哲伦,引为憾事。清朝建圆明园,令故都百姓雅兴不紧,蔚为国光,而如今只留下残垣败壁,成为中国近代屈辱史的见证。
2008年,北京奥运会,来的迅猛,去的潇洒,它也就是举办了这点意义,对中国和中国民众没有任何建设性的意义,也没有留给北京乃至中国人回味不绝的意涵。这样的奥运会没有体现人的价值和人民的生活面貌,没有将奥运精神引申为公民社会的建设,当然就只有那点意义。对于北京奥运会是否盈利也只是人为的数字而已。
2010年,中国上海又要举办世博会了,当时李岚清赢此殊荣是何等威风,终于要盼到光明的实现了。老人社会就是这样,大概中国人在世博会上看到的也就是前人栽的花开了的雅兴吧。上海以此推介自己,意义有多大真的很难定论,因为上海的雄风早已举世共睹,世博就是锦上添花吧。然而,商业社会和全球关系泛经济化,没有利益谁都不早起,上海想好了吗?
再奢华的排场推介自己,也不过是过场而已,若说有什么意义,就是鲁迅先生的这句话吧:倘是狮子,夸说怎样肥大是不妨事的,如果是口猪或一匹羊,肥大倒不是好兆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