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面临的挑战与困难02
发展中国家在普及义务教育方面经常面对的一个重大困难就是经费的严重匮乏。发展中国家的发展问题是全方位的。其中有些问题迫在眉睫,例如人民的温饱问题、住房问题、人口激增问题和环境污染问题等,而教育的效益却是长远的,这就要求决策者在制定发展优先顺序时要有战略眼光,切实把教育放在立国之本的位置上。但是,在现实中,很多决策者在口头上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上,而在经费分配上则由于其他紧迫问题对经费的竞争,而把教育置于优先顺序表中靠后的位置。在这五国中,有的教育经费不足国民生产总值的3%,在政府预算中教育支出普遍低于总预算的20%,有的国家甚至低于总预算的10%。在经费已经相当低的情况下,还出现挪用现象,例如,1993年中国全面向市场经济过渡,各地迅速扩大基本建设投资,大量挪用教育经费,致使全国30个省市中就有29个拖欠了教师的工资,极大地挫伤了教师的积极性,对义务教育的普及造成了严重的不利影响。
在教育内部经费的分配上,这些国家对投资的重点有明显的不同,一些国家过于偏重高等教育,而使义务教育开支不足。例如,印度初等教育生均开支比亚洲国家平均开支低41%,而高等教育的生均开支却比亚洲国家平均开支高51%。与印度形成鲜明对照的是马来西亚,它的初等教育生均支出比亚洲国家平均支出高39%,而其高等教育生均支出仅比亚洲国家平均支出高24%。如果说印度在教育经费分配上偏重高等教育,那么这一趋势在中国则更为严重。1988年中国学前和初等教育生均经常费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之比为0.05∶1,而高等教育的相应比值为2.21∶1,这两个比值的悬殊是惊人的,远远超出了印度的0.12∶1和0.89∶1。
各国在义务教育内部经费分配上普遍存在着人员经费比例过高的问题,教育经费的增长基本上都被人员经费吃掉,致使用于改善办学物质条件的经费极为紧缺。
由于义务教育经费不足,在一些国家仍然存在着学校不足,校舍濒临倒塌,教室拥挤和缺乏必要设备等问题,使得普及义务教育目标的实现受到严重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