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千多年对炎黄子孙的思维,产生了负面影响
佛教的主要思想是要让人从性欲、生存欲和愚昧中解脱出来,成为不再完全顺从自然的自由人。其超脱人间痛苦的方法是,通过放弃各种欲望而达到“空无”和“超然”的全福境地,使人进入极乐天堂。
世间信徒众多的宗教,都有其存在必然性。存在必然性,不等于良性。世间存在的任何事物,都不是单一的存在,都有其多面性。人类意识形态社会化表现的宗教,也是这样。地球东方还是西方,只要是宗教,就都对社会有重大影响,对社会成员的生活与思维影响。科学技术如此发达的21世纪的今天,西亚许多国家,还处在政教合一的阶段。宗教的教义教规,制约着规定着男女老少的日常生活。东亚的一些国家,虽说不象西亚那些政教合一的国家,但宗教对社会成员意识及思维的影响还很广泛。
宗教对社会大众意识及思维,既有积极的影响,也有负面的消极影响。健康人体,都有病毒存在的可能。发展中的一个民族有思想病毒,也没什么不正常。问题是要及时分离出病毒,要及时针对病毒研制出杀灭病毒的疫苗来。
如信众广泛的某一宗教,二千多年来对炎黄子孙的思维,就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一是只有目标结果,而不管过程手段。
二是无分别心,混淆是非混淆黑白。
健康人体,都有病毒存在的可能。发展中的一个民族有思想病毒,也没什么不正常。问题是要及时分离出病毒,要及时针对病毒研制出杀灭病毒的疫苗来。21世纪,一个宗教要想生存与发展,就要与时俱进,要对社会进步起到积极作用。
宗教,也是具有双重性的。一个民族对宗教,要扬长避短,既要利用宗教对社会影响积极的一面,也要有效抑制它的“病毒”。一个民族如不能从学术上,分离出宗教的的“病毒”,研制出疫苗,就难逃宗教的祸害。
佛教是不太看得起女人的,释迦牟尼就说,如果女人加入佛教中来,佛教就会因此至少倒退五百年。在佛教早期经典的教义中,这种对于女性的鄙视是非常常见的。例如:
莫与女交通,亦莫共言语;有能远离者,则离于八难。 (《增壹阿含经·卷三十六》)
阿难白佛言:“佛灭度后,诸女人辈,来受诲者,当如之何?”佛告阿难:“莫与相见。”阿难又白:“设相见者,当如之何?”佛言:“莫与共语。”阿难又白:“设与语者,当如之何?”佛言:“当自检心。” (《长阿含经·卷四游行经》)
连和女人说话都要问问自己的心,可见在佛教里头,对女人并不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