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理五:不同的秩序稳定性是不一样的;同时对不同的、影响他的因素的敏感度也是不一样的。
我们从常识说起。
我们都知道,白色的衣服、裤子、袜子、鞋子比黑色的容易脏。
酒可以存放很久,越陈越香;纯净水要短得多,茶水就更短。
我听说普洱茶可以存放上百年。
再看看自然界。
气体中氧气、氢气、乙炔就比较活泼,氮气就比较稳定,更稳定就是惰性气体了。
金属来看,钾、钠就非常活泼易于反应,像铁、铝、铜就稳定多了,更稳定的是银、金,所以历史上作为货币。
灌木丛比乔木稳定。你看如果把乔木砍伐掉之后,需要好多年才能恢复,或者根本就不能回复了,但灌木丛砍伐后,甚至烧掉之后,很快就能恢复过来。杂草就更稳定了,笔者小时候就深受其害,放学后、节假日经常做的一件事就是到田间地里拔草,当时想要是有种办法让杂草不再长出来该多好。
恐龙6500万年以前就灭绝了。蚂蚁、老鼠、蜜蜂、麻雀,至今都活得很滋润。
每天都有动物灭绝,环境恶化固然难辞其咎,其自身的稳定性也是因素之一。当然人类疯狂屠杀的除外。
再看看人类社会。
民主社会比专制社会要稳定的多。我这里澄清一下,稳定不稳定是指是否出现大的社会危机,并不是指领导人换不换。看日本首相走马换灯笼似的换人,但日本社会还是很稳定。
中国几千年封建社会,不断的出现社会危机、不断地出现朝代更替,每一次更替都给社会、黎民百姓带来无穷的灾难。但又有什么办法呢?
跟朋友聊天时,聊到民主与专制时,我举了一个例子。就如一个桌子,你可以选择只做一条腿,也可以选择四条腿,无论你把一条腿的桌子说得如何天花乱坠:简单、做的效率更高、省材料等等,我坚决选择四条腿的桌子,因为他稳定,我可不想哪一天他把我的杯子、酒、饮料、水果、零食全部打翻在地。
在人类社会内观察时,我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 实际应该叫“恐怖”现象,人类过去、现在、未来都必将深受其害。
民间有一句俗语:坏事不出门,好事传千里。可能有助于你理解。
还记得前面我举的例子吗?一杯清水滴一滴农药就没人敢喝了,但一杯农药你滴一滴清水,还是农药。
社会上这种例子随处可见。
一个诚信的、居民坦诚相待的社会极不稳定,但一个尔虞我诈、缺乏诚信的社会似乎稳定得多。
你跟一个人关系非常好,肝胆相照、患难与共、同生共死,但这种关系极易破坏,一句话、别人的挑拨离间、意见上的分歧、利益上的分配就可能让你们形成陌路,甚至反莫成仇。这种例子在文艺作品中、历史中、现实的生活中比比皆是。所以古人结拜时要拜天地、发誓甚至要纳投名状等等,都只是徒劳,规律如此。
但是如果你恨一个人则要稳定得多,即使那个人做了大量的事,并且让你满意,也不见得能让你喜欢她。亨利·福特二世(在《商业评论》上看到的,记得不是很清楚了)不是就说过一句话:有时候,你就是不喜欢某个人。
一个人的好声誉必须小心的维护,处处留心,否则,一句哪怕是空穴来风的谣言就让你名誉扫地,灰头土脸,但是一个坏声誉的人怎么做都行,反正虱多不痒,也不会再破坏他的声誉了,但要想改变自己的声誉,那就有好长的路要走,最后结果还难以预料。
因此,我看到什么英雄事迹报告团、模范事迹报告团,我就哭笑不得。笑的是我们社会中还有这样“高尚”、“伟大”的人物;哭得就是我们的官方领导愚昧无知。我可以肯定的是除了现场赚点廉价的眼泪外,毫无用处。听完报告出来后,马上就忘得一干二净。
规律如此。你只能适应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