杠杆收购,一条不错的鲶鱼


挪威人喜欢吃沙丁鱼,尤其是活鱼。市场上活沙丁鱼的价格要比死鱼高许多。所以渔民总是千方百计地想法让沙丁鱼活着回到渔港。可是虽然经过种种努力,绝大部分沙丁鱼还是在中途因窒息而死亡。但却有一条渔船总能让大部分沙丁鱼活着回到渔港。船长严格保守着秘密。直到船长去世,谜底才揭开。原来是船长在装满沙丁鱼的鱼槽里放进了一条以鱼为主要食物的鲶鱼。鲶鱼进入鱼槽后,由于环境陌生,便四处游动。沙丁鱼见了鲶鱼十分紧张,左冲右突,四处躲避,加速游动。这样一来,一条条沙丁鱼欢蹦乱跳地回到了渔港。这就是著名的“鲶鱼效应”。

对于中国的企业,郎咸平的有些话是讲的很有道理的。中国的企业从来讲的战略而绝没有从细致处着手的动力,人人都高喊高叫,要做大做强,却绝少是认真的面对自己企业的治理结构、财务管理,绝少去认真的面对竞争力,什么行业有机会就往什么行业跑,绝没有考虑这种多元化自己现有的能力对其具不具有驾驭力。也正是这种原因,大量的企业在面临这轮危机的时候,生意减少,于是不得不大量破产,关门了之。说到底,这些企业充其量不过是在当初低利率环境下,靠着便宜钱而活下来的一群沙丁鱼罢了。大危机下死掉的不少,苟延残喘的也不少,对于这些个不死不活的沙丁鱼企业,我个人到是认为,现下该是放几条鲶鱼的时候了,而杠杆收购或许就是其中不错的一条。

所谓的杠杆收购(Leveraged Buy-outLBO)是指公司或个体利用自己的资产作为债务抵押,收购另一家公司的策略。 交易过程中,收购方的现金开支降低到最小程度。 换句话说,杠杆收购是一种获取或控制其他公司的方法。 杠杆收购的突出特点是,收购方为了进行收购,大规模融资借贷去支付(大部分的)交易费用。 通常为总购价的70%或全部。同时,收购方以目标公司资产及未来收益作为借贷抵押。 借贷利息将通过被收购公司的未来现金流来支付。

正是因为这条鲶鱼主要是靠借钱来购买企业,并以此来获取未来一个固定的收益。因此如果他要避免银行催账的话,资金的流动性就显得尤为重要,资产负债表是他的塔罗纸牌,资金流动预测成了他占卜用的水晶球。因此这条鲶鱼这时候显得特别苛刻:他必然无情地削减成本,卖掉无价值的企业,积攒每一块钱去归还债务。从欧美的历史来看,在这条专吃不死不活的沙丁鱼的鲶鱼的倒腾下,那些沙丁鱼企业经营效率得到了大大提高。

  杠杆收购这种鲶鱼效应对于政府这个“渔夫”来说,他的意义是积极地,我们完全可以将其视为一种激励手段的应用。渔夫---也暨政府通过采用鲶鱼来作为激励手段,促使那些个沙丁鱼企业不断游动,以此来保证他们能够活着,并以此来获得其利益的最大化---税收和就业。

杠杆收购这种鲶鱼效应对于沙丁鱼企业来说,在于建立起他们的忧患意识。沙丁鱼企业忧患意识太少,盲目过多,好高务远,但如果有这样一条鲶鱼,那么那些沙丁鱼企业就断乎不敢再忽视他们本身的公司治理、他们的财务管理,断乎不敢去盲目的扩展,而不得不正视企业本身的核心竞争力的建立。因为如果他们不这样做,其结果必然会被那些张着嘴四处游动的鲶鱼所吃掉,进而失去对原来企业的控制权。

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我认为,在当下还颇是沉闷的经营环境下,杠杆收购,或是条不错的鲶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