捂紧真相群众咋监督?


 

捂紧真相群众咋监督?
 
7日18时许,重庆市招生自考办公室发布《关于对2009年高考招生中少数民族加分问题处理情况的通告》,明确表示取消31名违规更改民族成分的考生的录取资格。为依法保护未成年人,重庆市招办表示,在为考生更改民族成分责任人已被严肃处理的前提下,不再对外公布31名民族成分被违规更改的高考考生名单。
不得不佩服重庆招生部门将考生民族身份造假事件真相保密到底的执著和罔顾民意的勇气,一个“依法保护未成年人”的藉口,就掩饰了所有的真相和内幕。而教育部随后的表态又使得这样的藉口变得更为冠冕堂皇、底气十足。
然而,无论是重庆招办的一纸通告,还是教育部的高度肯定,都没有能够消除民众心头的疑惑:31名违规更改民族成分的考生的录取资格真的取消了吗?是不是有更深的“社会背景”?替他们弄虚作假的家长有没有受到相应的责任追究?
保护未成年人是全社会的责任,但保护不等于溺爱,诚信教育原本就应该从小抓起,何况这些学生恐怕多属“已届”18周岁的年龄了吧?因此,有关方面的“善意”不知道到底是为了保护“未成年人”还是袒护他们身后的监护人?
某些敏感事件引发广泛关注、猜测、质疑乃至不良后果后,少数官员总是习惯性地把责任归咎于“不明真相”的群众,而他们往往又不主动、不及时把真相告知公众,甚至压根儿就不愿意、不希望公开真相,这才是导致事件越来越复杂、工作越来越被动的关键。
政务公开透明,接受社会监督,既是对政府工作的基本要求,也是政府官员的应有姿态。重庆市招办虽然表示欢迎社会各界继续监督重庆市高考招生少数民族加分问题,但其紧捂真相不肯披露的做法却让人看不到一点诚意。试问,“不明真相”的群众咋去监督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