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交往在俄罗斯付出代价?


  日前俄罗斯有关方面两天内3次扣押在俄经商的中国人,并没收、销毁大量中国“走私”商品,引发广泛关注,并引起许多关注海外中国人、中国货命运者的热烈争论。

  俄方“重拳出击”所持的尚方宝剑是“打击灰色清关”,而中国商人的“难言之隐”也正是“灰色清关”。“灰色清关”指俄罗斯一些官商勾结的“清关公司”,帮助进口商品以低于法定水平的税率进入俄市场。“‘灰色清关’所反映出来的深层次问题其实就是腐败问题。比如说有一批到莫斯科的货物,俄罗斯中间商在中国有站点,在中国只需一次性付费,接货人就能在莫斯科提货,这种方式流行已久,被称为‘一条龙’服务,费用比正常通关低,没有税票,其实就是走私。” 中国商人对“灰色清关”趋之若鹜的原因是“一方面为了尽快通过海关,另一方面为了多赚点钱。”但不排除中国式的交往手段带到外国去而产生的后果,一些国人不喜欢依法办事当然应付点代价。中国产品在俄罗斯有很旺盛的需求,且这种需求是刚性的,暂时很难扭转或被替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