饿死事小,面子最大


和从安徽回来的哥哥小聚,突然谈起蜜月旅行。我经常打着飞的五湖四海地横行,对于旅行当然也就没有了非常强烈的目标。如果给我机会,我倒想抓住大把的时间,徒步川西。哥哥回忆起他的遗憾的蜜月,因为和新婚的妻子意见不同意,她没去成海南,他也没去成重庆。他说,如果有机会去重庆,他想看看重庆的夜景,和丰都鬼城。

 

三年之后,再访重庆。我对重庆依然漠然地陌生。这个城市依然高楼林立,依然道路曲折。车和人在如此密集的高楼中穿梭,分不清东西南北,甚至终日看不见太阳。我确实不习惯。当然也不会喜欢。

 

和一个相熟的同行聊天,说起两地的区域文化。她颇以身作则地介绍起这个城市里年轻人的消费观。在她刚入职的不久,还发1000多工资的时候,就透支了2W的信用卡,最后不得不让老妈动用私房钱填补窟窿。我听得真是惊奇。在这个人均工资不会超过两千的城市里,姑娘们买个七八百的衣服正常,年轻人晚饭后跑到娱乐场所HIGN一下,更是正常。那么多的月光族,却撑不起一个直辖市的房价。买个奔奔的微轿可以,要是按揭买房,那是断然影响了自己的生活质量和品味。这在我,听起来倒也有趣。

 

重庆街头一家商场门口停着的12辆私家车中,竟然有7辆是奔奔。如果不是新旧不一,我还以为这是哪家4S店排在商场门口的促销车呢。同行说,在重庆奔奔每月的销量都在数百台,很多年轻人都喜欢把它当成自己的第一辆代步车。在济南,我估计绝对不会出现如此盛况。开着个按揭的QQ,用一位经销商的话说,那不是满大街地喊我没钱啊。饿死事小,面子事大啊。

 

今年以来山东车市放量爆发,几乎所有的车型都取得30%以上的增量,尤其是中级车,增幅更是明显。两头大中间小的“纺锤体”越来越明显。可处于“人生第一辆车”的微轿市场,却一直表现得不温不火。“买这个车,我还不如再加上三万买个比亚迪呢,那车多大气。”朋友看了一款推荐给他的微轿,颇为不屑地说:“开这车,丢不起那个人啊!”

 

定位为人生的“第一辆车”,按理说市场是不可限量的,可在济南,微轿市场的份额却一直在下滑。几家微轿相关经销商都认为,虽然现在对汽车的消费越来越讲求实用,但买车很大程度上顾忌到面子,这观念左右很大一部分消费者。一位微轿经销商说,“许多消费者到我们店里看车选车,看着看着就会加个两三万买部经济型的车子。微轿只能代步,体现不了身份,这是很多消费者在实际购买时最难以取舍的原因。”

 

微轿市场的潜在客户绝大多数是80后,车型外观在这些消费者面前占据主导地位。调查显示,60%的客户在挑选微车时,将外观视为首选要素。能否抓住这些追求时尚个性的年轻车主的消费心理,将决定微轿车型能否走俏市场的关键所在。

 

随着吉利熊猫、比亚迪F0、奇瑞QQme的推出,微轿市场开始告别以前的单纯的“价格优势”时代,接下来,长安铃木新奥拓和天津一起夏利M2也将上市,微车市场逐渐进入一个崭新的个性化时代,微轿市场的格局正酝酿着变化。当精品微轿在微车总销量的比例迅速提高时,微车市场或将迎来新局面,破解当前“面子”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