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事业博客营销


  • 公益事业博客营销本月初,厦门网友自发组织,利用博客圈举行“拯救鼓浪屿”的公益活动,很有感触。

    自网络经济发展以来,博客正式成为公益团体的载体工具。许多公益团体抓着博客(网络)营销的热潮,纷纷邀约博客响应相关活动。参与许多有关公益团体的博客营销讲座、公益博客聚会、公益短片首映会。

    但问题也随之而来,虽然公益团体可以预见网络的力量,却不懂得如何有效运用它。原因就在于公益团体对于博客营销所知的有限性,让相似形式的网络公益活动不断复制,让活动效益日趋递减,假如过度动员网络力量,接下来必须承担“效益疲乏”的后果。公益团体必须有所警醒,从反省中找到新出路,才能让公益营销能够为组织创造更多影响力、资源与支持。

    一、博客内力

    很多公益团体都误将“公益营销”等同于“募款”,其实公益营销还有更多层面的目的与意义。对于公益营销的未来,除了对外社会教育、募集资源的功能外,内部营销更为重要。

    经营博客,不仅是对外营销。通过图文分享的力量,有时更是公益团体凝聚内部共识、酝酿行动力的一个值得尝试的创新方式。做好内部营销,将是外部营销能量蓄积最重要的基础,公益团体不可忽视博客内部营销的力道与影响力。

    二、整合创意

    勇于尝试新的博客、网络工具,会有更多创意涌现。Web 2.0时代,公益团体懂得运用博客价值只是一个开始,博客本身不是万灵丹,需要配合更多Web 2.0时代的网络工具,去尝试与运用。

    如开始流行的微博客,甚至帮助了美国新任总统欧巴马赢得年轻族群选票的Facebook。这种具有网络社群能量的网站或工具都尚未被公益所用,值得公益团体开发、勇敢尝试,找出可以运用在公益事业上的模式。

    其实在数年间,公益团体乃至企业团队也似乎完全忽略了诸如“维基百科”等的影响力。值得学习与运用的网络工具可以延伸很多,甚至是实时通讯工具的营销,仍有成长的空间。如果公益团体懂得活用博客网络工具,相信是公益团体创造优势的重要关键。

    三、马上行动

    每次参与相关公益营销课程或讲座,台下总是满满的公益伙伴,但是听完分享后,真的尝试与投入的却是少之又少。

    要做好网络时代的公益营销,观望就要挨打。有任何想法与创意,勇敢去实践它才是正确选择,从做中学。

    网络时代的公益营销并不难,难得是创意加行动。只有勇敢为之,努力经营自己的公益品牌,才有机会成功。 

    更多博客营销方法的细节操作,请光顾—-博客经济学及商业博客营销

  • 转载请注明原作者新智诚和原文地址。新智诚是博客经济研究和商业博客策略专家,也是注册商标。版权所有,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