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源“管理学”》之:中国古代管理思想——秦汉至隋唐五代时期的管理思想(十一)
诸葛亮的管理思想
诸葛亮(公元191——234年),蜀(shu)汉政治家、军事家,幼年父母相继去世,潜心读书,留心世事,公元207年,在刘备“三顾茅庐”的感召下,协助刘备建立蜀汉,官拜丞相。诸葛亮管理思想主要特点是善于审时度势,根据实际形势决定对策。
(一)“图难于易,为大于细”。刘备去诸葛亮隐居隆中三访时,他提出了占据荆、益两州,安抚西南各族,联合孙权,整顿内政,伺机从荆、益两路北伐曹操的策略,以图统一中国,恢复汉室的战略目标。他分析形势说:“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以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民附,贤能为用,此可为援而不可图也。”接着又指出:“荆州北据汉、沔(mian),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益州塞险,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而成帝业”。诸葛亮的“联吴抗曹”是他的“图难于易,为大于细”策略中的重要一环。孙权称帝,蜀汉不少人认为无法接受,但他始终坚持这一方针,而形成了魏、蜀、吴三国鼎足而立的局面。
诸葛亮的管理思想显于战略和布局,擅于审时度势,对于企业和组织管理尤其具有借鉴意义。企业之于激烈的市场竞争与国家之间的战局大同小异,其正确的战略决策是决定成败的根本所在。(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