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丞相说管仲(十六)


我们话说回来,管仲就当相国了、就真的没事了?他当相就能让国家强大起来?就他一个人?肯定不行,手下总得有一些人,俗话说得好,众人拾柴火焰高,一个英雄的背后一定有一个英雄的群体。管仲他确实是有才能,但是他自己也干不了安邦济国的大事,除了前面我们讲的鲍叔牙、国子、高子之外,那个时期还有很多很多有才能的人,比如说我们讲的隰朋、东郭牙、王子成父等人,我们讲这八个人,刚才说了五个,加上前面的三个,这八个人紧紧团结在以管仲为首的相国周围,这样齐国才能强大起来,这中间我们要注意,前面的鲍叔牙、国子、高子不说了,后面这五个人,历史上有一个专署名词,叫管桓五杰,也叫桓管五杰。是齐桓公和管仲手下五个有才能的人,这中间有两个人的记载不明确,比如说王子成父,宾胥无,历史上记载不是很明确,所以我们这里就简单介绍一下其他的这三个人,东郭牙等等,各自有各自的才能。
这王子城父和宾胥无历史上记载不多,我们介绍一下其他的三位,首先咱们要介绍谁呢?就是这东郭牙,我们前面给大家讲过,有的人说东郭牙就是鲍叔牙,但是从我们前面讲的故事当中能够看出来,不对。因为你看,在酝酿杀公孙无知的时候,那时候东郭牙就在场,而鲍叔牙那时候应该在国外,所以这是不对的。我还是认为他们是俩人。话还得说,从哪说起呢?从管仲和齐桓公三天三夜的谈话说起。俩人三天三夜没出门,在一个小屋子里躲着说话,说完了之后齐桓公推开宫门马上就说,诸位,我现在要立管仲为仲父,你们同列队两厢。一左一右。很多大臣进来了,同意的站左边,不同意的站右边,这回就轮到东郭牙,意的进门站左边,不同意的进门站右边,东郭牙大摇大摆进了门一看,左边人不少啊,右边人也挺多,看来没有地儿了,那我站中间吧。齐桓公说你到底左边的还是右边的?中间的啊。你啥意思?我没意思,我就想问问您,我站中间是离您近,离您近我想请教您个事,您觉得这个人能帮您称霸天下出主意想办法?能啊!您觉得这个人能带兵打仗实现您称霸天下的愿望?对啊!所以你就让他当仲父?是啊。那我现在要问问您,就您这么聪明,连他这样的人都敢用的人,您自己肚子里得有多少才能?您还用人家帮您?您这么能征善战,他都将您射不死,您还需要他,现在您把所有的权力都给了他了,我现在倒想问问将来这天下是姓姜啊还是姓管?您不怕他将来有取您代之的那一天吗?你说得有道理,这样吧,命令管仲管理内政,隰朋管理外交。你看东郭牙,人家齐桓公想了把所有的事都交给管仲,东郭牙三下五除二就把管仲的权力削下去一半,这叫本事。这还没完呢,东郭牙还在跟管仲作对。
话说有一天管仲和齐桓公又关在一个小屋子里密谋,密谋什么呢?想灭掉莒国。起因是什么呢?起因是齐桓公即位,从莒国奔跑回齐国,即位以后各国都应该祝贺,派人到齐国热烈祝贺他当国家领导人,给送点礼,莒国没来人,这不明显瞧不起齐国吗?
你想,不是瞧得起瞧不起的问题,现在的问题是你继位了,是我帮你继位的,你应该先拿点东西来看我,对不对,你那么多年在我们国家逃难,吃我们的、喝我们的,没跟你要钱啊。这你做了国君了,你送我点什么礼啊。所以人家有这么一个想法,当然你不给我送礼我就不看你,齐桓公觉得自己挺牛,你不看我我灭你,对不对,你不来庆祝我就灭你。跟管仲在一个小黑屋里密谋,密谋完,刚一打开门,转眼之间就听说,听说什么呢?听说街上人都传开了,齐国要派大军灭莒。他手下人告诉齐桓公,咱们俩刚密谋完啊,就咱们俩在一个小黑屋子里说的话,街上怎么人人都知道?这时候管仲说咱们朝廷有高人。高人是谁?齐桓公说我进来的时候,我看路上有一个人拿着杵舂米呢,别是他吧。找来!一找来,问问手下今儿谁跟这儿拿一杵子舂米呢?手下说东郭牙,把他找来!找来齐桓公说:“这街上说我要打莒国,是你说的吗?”“是啊,是我说的。”我这跟屋子里刚议论,我还没定论呢,你怎么就知道了?这您不知道了吧,我跟您不一样,君子常谋划,小人常猜测,我是猜的。你怎么猜的啊?不知道吧,君王脸上有三种表情,第一种表情悠悠欣喜,那是您要继位;第二种表情忧郁冷清,那您要死亡;第三种表情红光满面,您要打仗。那你知道我打莒国?我是这么猜的,两个原因我猜您要打莒国,第一个原因您看见我舂米,微微张口想说话又没说,没说出来,为什么压住了?被什么压住了呢?我猜是头发,头发是草。压住哪儿呢?压住嘴了。嘴是什么呢?是口。草头两个口念莒。所以我觉得您打莒国。第二您不是没说话吗,您当时手指一抬,指的正是莒国那个方向,所以我猜您要打莒国了,我就跟他们老百姓说了,咱们主子要打莒国了,要征兵了,要打仗了,你们家要死人了。我就告诉他们了。消息走漏了,结果莒国就没打成。就这么一个人,当时齐桓公就说你真是很有才啊。从你如此细致的表情观察来看,你很有本事,将来我要用你。我让你干什么呢?到时候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