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小札:革命就是请客吃饭(二)


 

虽说饭局天天有,但是,能够改变历史的饭局却并不是天天都有的。

公元前475年,在现今的河北怀安、蔚县和山西阳高一带就曾经有那么一场改变了历史的著名饭局。当时那一带还属于一个名叫代国的少数民族国家,代国虽然是一个小国,但是地理位置却十分重要,它东接燕国、南接中山国、北边靠着匈奴,与楼烦、林胡接壤,同时其地非常适合养马,而在当时,马是重要的战略资源。这一切自然也就引起了其邻国——赵国的觊觎。

其时赵国当权的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赵襄子,也就是我们在《东郭先生和狼》那个寓言故事上所认识的那个赵简子。当时还在三国分晋之前,赵简子也只是晋国的四大权臣之一。赵简子想来代的原因很简单,那就是吞并代国、获得代国的马匹、草场等等战略资源,扩充赵家的势力,为最后从晋国分裂出来做最后的准备。但是想消灭代国也不是那么轻而易举的事情,作为生存在曾经的春秋五霸之一的晋国的旁边的一个小国,没有几把刷子的话,怕早就已经灰飞烟灭了。

于是,赵襄子不得不精心的设计了一场饭局来摆平这个强悍的近邻。

为了这个饭局,赵襄子可没少费脑筋,考虑到无缘无故的请人吃饭总不那么名正言顺,何况对方还是一国之君,而自己只不过是晋的一个卿,虽说大权在握,但至少名义上对方的地位还是在自己之上的。怎么办?赵襄子想到了联姻这一招。

赵襄子把自己的姐姐嫁给了代国的国君。并约定,两国从此以后,一切向前看,忘掉过去的那些小磨小擦,从此有福同享,有难同当。 

麻痹了代君的神经之后,赵襄子那场著名的饭局就正式开始了。赵襄子写信给代国国君,邀请代王到两国边境的一个叫做夏屋山的地方赴宴,好好的叙一叙两国之间深厚的友情。尽管代国有人提醒代王,赵襄子在晋国可非善良之辈,您老人家还是小心点为好,干脆推辞不去算了,要去也要多带些人马以防不测。

代王可没有考虑那么多,或许他想的是,到小舅子那里去赴宴根本没有什么,一场家宴而已。于是,只带了五十名武士就去兴冲冲的前去赴宴了。

而这一边,赵襄子早已经做了精心的安排,由斟酒师负责刺杀代王,由宴会上跳舞助兴的武士解决代王带来的那五十名武士。一切尽在掌握之中,代王还没有弄清楚怎么回事就成了酒师手中铜锤的枉死鬼,那些带来的武士则成了陪葬的,瞬间也随代王而去了。代国随即成了赵襄子的囊中之物。 

最后补充交待一点,代王被杀之后,其妻,也就是赵襄子的姐姐,听到噩耗之后是悲痛欲绝,自杀身亡,在自杀之前,这位被其弟牺牲了的女性,说了一段千古流传的话:以弟慢夫,非仁也;以夫怨弟,非义也。与其不“仁”不“义”,不如一死了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