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军节前夕,济南时报的记者采访关于山东省军事文学的情况,文章在八月一日这一天发表了。图文并茂,正好一版。文章思路清晰,点面得当,记者好手笔。文章牵扯到《侦察连》改编的事情,我正好借此在这里说几句。
(其实我一直没断了与海润的联系,看到近期他们《杀虎口》、《黑三角》还有《沧海》等一部部电视剧出来了,我也略有些急。不过我知道他们改编得确实很艰苦、很认真。面临着兄弟公司推出一部部叫响的军事剧,海润有心把《侦察连》打造成品牌剧,成为《亮剑》后的又一大剧,再造海润军事剧的高峰。于是修改、否定、修改,不知改了多少遍了。昨夜给他们发短信联系,今晨得到回信,口气有些歉疚,表示一定会改成一部好剧,让我放心。其实他们根本不用歉疚,我知道他们想改成一部好剧的愿望,一点也不亚于我。我反倒非常佩服他们的创作精神。真是精益求精啊!祝愿我们共同的愿望成真!)
山东军事文学,期待再亮剑
八一建军节之际探访我省军事文学创作
2009-08-01 臧文涛
□本报记者臧文涛:山东军事文学有着辉煌的过去。
●《铁道游击队》、《苦菜花》、《闪闪的红星》、《高山下的花环》曾是中国军事文学前几次浪潮的引领者,如今以《亮剑》、《激情燃烧的岁月》、《我的团长我的团》等为代表的第四次浪潮汹涌而来,山东军事文学创作却面临叫好不叫座的尴尬。
●专家认为,如今军事文学的“影视化生存”非常明显,山东军事文学之所以“失声”,与影视改编不力有很大关系。
●国内影视业巨头瞄上山东军事文学,苗长水的《超越攻击》10月即将开拍,瞿旋的《侦察连》也正在改编中,山东军事文学面临再次起飞的契机……
继《亮剑》之后,目前,《我的团长我的团》、《我的兄弟叫顺溜》等军事题材电视剧相继在荧屏热播,同名小说也借着电视剧的东风畅销书市。记者发现,山东的军事文学作品却与这股热潮“绝缘”。长期以来,曾经辉煌过的山东军事文学一直处于不温不火的状态,原因何在?八一建军节前夕,记者就此进行了采访。历史:山东军事文学曾是全国标杆
谈到中国当代军事文学,山东是其中浓墨重彩的一笔。刘知侠的《铁道游击队》、冯德英的《苦菜花》、李心田的《闪闪的红星》、李存葆的《高山下的花环》都曾在全国产生过广泛影响,其中有的作品更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山东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牛运清对军事文学颇有研究,他曾在国内率先提出中国当代军事文学“四次浪潮”的理论。昨天,牛运清教授对记者说,前三次浪潮山东军事文学都是“弄潮儿”,是全国的标杆。“1953年和1954年,当代军事文学出现了第一次浪潮,山东作家刘知侠的《铁道游击队》与《保卫延安》、《风云初记》等一起,成为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品。第二次浪潮产生于上世纪的五六十年代,这个时期的军事文学名篇,大家记忆犹新的有‘三红’——— 《红日》、《红岩》、《红旗谱》,还有《林海雪原》、《野火春风斗古城》等作品,山东作家冯德英《苦菜花》也是其中的代表作品。而第三次浪潮是在上世纪的七八十年代。一场对越自卫反击战,激发了军事文学第三次浪潮的到来。其中最优秀的作品,就是山东作家李存葆创作的《高山下的花环》。过去的军事文学写的都是正剧,都是胜利,都是鲜花,都是红旗,《高山下的花环》开始写悲剧,这是一个很大的突破,在全国影响很大。”谈起山东军事文学的光辉历史,牛运清如数家珍。现状:在新浪潮中有些“失声”
近年来,山东军事文学新作佳作不断涌现,如苗长水的《超越攻击》、瞿旋的《侦察连》、方南江的《中国近卫军》等,在文学界赢得了很多赞誉,也在社会上引起一定反响。但客观地说,影响力还没有达到以前几部作品的高度。
“长篇小说《亮剑》的出版及同名电视连续剧的热播,象征军事文学第四次浪潮已经到来。《士兵突击》、《狼毒花》、《我的团长我的团》、《我的兄弟叫顺溜》等都是第四次浪潮中引人注目的作品。”牛运清表示,在这汹涌而来的第四次浪潮中,山东的军事文学有些沉默了。
济南军区政治部创作室主任、山东省作家协会副主席苗长水是目前山东军事文学的领军人物,他对记者表示,与过去的辉煌相比,山东军事文学的现状的确不尽如人意。“这有多方面的原因,以前文学是大众化的,改革开放后文学的探索性非常明显,军事文学也吸收了现在世界上的先进流派的东西,这就导致离大众的要求有一定距离。”苗长水对记者说,“另外,具体到山东而言,老作家们淡出之后,山东军事文学的一些中坚作者近年来相继调走,出现了青黄不接的问题。” 原因:山东作者在影视化中落伍
除了人才断档的问题,苗长水还谈到,现在军事文学领域出现了一个新现象——— 影视化。“如今几部叫得响的作品,比如《亮剑》、《士兵突击》等,很大程度上是依赖于电视剧的成功。”
牛运清教授也表示,与影视联姻是军事文学第四次浪潮的一个显著的特点。“影视更大众化,更容易被大众接受。”牛运清说,“改编成影视作品后,反过来对原著小说是一个促进。”现在有一种观点认为,影视化对文学本身是一种伤害,对此牛运清并不认同,他说:“有的作品改编成电视剧后,的确没有原来深刻,比如《亮剑》,它非常好看,但400多页的小说改成100多页的剧本,肯定要牺牲一些对人物心理世界和命运的描写;但也有相反的例子,《狼毒花》电视剧就既比小说好看,又比小说深刻。”
牛运清认为,山东军事文学要有突破,也应该在影视改编上下工夫。苗长水对山东军事文学影视改编的落后也深有同感,他表示:“山东军事文学作者缺少与影视圈的交流,尤其是与南京军区的同行相比,我们落后了。” 榜样:引人注目的“南京现象”
谈到军事文学作品的影视化,“南京现象”不能不提。近来,一批引人注目的电视剧都出自这里:《人间正道是沧桑》、《我的兄弟叫顺溜》、《战地浪漫曲》……南京军区政治部创作室的编剧,前线文工团的导演、演员,江苏广电总台的拍摄实力,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制造了这些热播的军事题材电视剧。尤其是南京军区政治部创作室,用评论家王干的话说,简直是个“编剧窝子”,朱苏进、江奇涛、邵均林等人,都曾编出影响力巨大的电视剧。
“朱苏进的转向是一种现象。”苗长水对记者说,朱苏进是改革开放后军事文学的旗帜性人物,他以前对文学作品的影视改编非常抵触,后来却渐渐转变,如今甚至完全放下小说创作,专注于编剧事业。“朱苏进带动了一批编剧人才,南京军区政治部创作室的这批作者可以说是名利双收。”苗长水说,“上世纪80年代,济南军区与南京军区是创作力量最强的,如今,他们借影视之力,已经遥遥领先了。江奇涛曾经不无得意地对我说,他‘破译了电视剧的密码’。” 契机:《超越攻击》10月开拍
与南京的同行相比,山东军事文学的作者们普遍比较保守,不太善于“营销”。但近来这种情况也在悄悄改变,目前,《亮剑》的幕后推手、国内最大的电视剧制作机构海润影视就盯上了山东军事文学。苗长水的《超越攻击》、瞿旋的《侦察连》都被海润买了下来,其中《超越攻击》已经确定10月份开拍,激动人心的国庆大阅兵实拍镜头将会成为剧中的素材,非常令人期待。
苗长水向记者透露,《超越攻击》目前正在紧锣密鼓地修改剧本,定于10月份开拍,将由著名导演赵浚凯担任总导演,播出平台则瞄准央视。记者了解到,与原著相比,《超越攻击》变化不小。“小说主要以中俄联合军事演习作为背景,而电视剧加入了国庆大阅兵,另外,还增加了抗震救灾的内容。”苗长水介绍说,《超越攻击》把关注的目光对准了当前的部队生活,基层部队出身的高级指挥员与博士、硕士出身的新型指挥员之间有没有矛盾?80后、90后进入军营后能否挑起大梁?网络游戏的一代能否经受住抗震救灾的考验?这些问题在其中都有解答。最令人期待的是,电视剧把“猛虎师”参加今年国庆大阅兵作为结尾,大阅兵的实拍镜头将出现在电视剧中。
日照市作协副主席瞿旋的作品《侦察连》在文学圈内评价很高,也颇受读者认可,在新浪网读书频道连载的点击率高达3000多万,网友的评论有2000条之多。瞿旋昨天向记者透露,海润影视买走《侦察连》之后,想将其打造成品牌,仅大的改编就有四次,《人间正道是沧桑》的编剧江奇涛也参与了一稿。瞿旋的另一部作品《武训大传》也被小马奔腾影视公司买下,电视剧将由高希希执导。瞿旋对文学与影视挂钩非常赞同,“在当今这个信息时代,不这样做不行。影视作品对文学会起到促进作用。”
《超越攻击》和《侦察连》改编为电视剧,对山东军事文学来说也许是个契机。如今是一个“酒香也怕巷子深”的时代,当优秀而低调的山东作者插上影视这双强有力的翅膀,我们有理由相信,具有巨大潜力的山东军事文学重振雄风、再现辉煌并非遥不可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