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值得行 晚去30年
傅一河
欧洲行,四国游,法、德、意、瑞士,顺路扫描奥地利、梵蒂岗、圣得堡,12天行程,一路感慨,时若哑巴兴奋啊啊啊,千言万语一句话:晚去了30年。
我敬佩邓小平等老一辈领导人早年出国留洋见识了西方。如果毛泽东也出过国,中国还会不会爆发“文化大革命”?值得一说。我相信:没有改革开放,中国人出不去;改革开放没有取得巨大成就,世界也不会对中国刮目相看。本团签证顺利,无一人被电话抽查,被叫到领事馆审查或销签。签证官一看教师团便OK。
飞机落地成老外。
窗外,大片的良田铺展到天边,草坪湖水般沉静,精巧的小镇镶嵌其中,美得令人不想走。相机频闪,心潮澎湃,无法用语言形容。这么说吧,眼中的情人有多美,它就有多美;婴儿的睡眠有多香,它就有多香。没想到世上居然有这样美丽的地方。一万多元的团费,只看这一眼便值得了。什么叫爱自然?什么叫爱家乡?什么叫爱国?这一副副风景展现在你面前,你作何感想?曾经在西湖边,羡慕范蠡乘舟,退隐江湖。曾经在大海边,吟诵“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无论是花好月圆,还是把酒当歌,都不失却值得尊敬的境界。英雄有酒,红袖添香,一溪风月共清明,都是一种不错的诱惑。然而在琉森湖边,那一体浑然的和谐,以无声的美丽,震撼了我。能去瑞士一游,是我一生中的幸运。
过去唱过一首歌《我们的祖国是花园》,今天才发现花园在哪一边。曾经僵化与固执的观念,可以被自然的美丽无声的消融,灵魂安静地接受它的抚摩与洗礼。我愿意留在这里教汉语。在铁力士山下的精美的小镇,年轻、漂亮、未婚的女教师想留下来做服务员……
铁力士雪山上,投身雪道往下滑,不能将笑声从山顶拉到山脚。
威尼斯的魅力一半在水上,一半在水下。水下是一个烂泥巴池子,用几百万根木桩撑起来,怪不得人走在威尼斯广场上,总有一种摇晃的感觉。
单就山水而言,中国的九寨沟,黄山毫不逊色。但人家那种“大美无言”的境界,人与自然和谐的意境,却难以超越。庐山已经没有了“遥看瀑布挂前川”……我知道,欧洲风景美,得天独厚,一是地广人稀,二是阳光充足,三是雨量充沛。中国,这样的天时与地利曾经有过,后来失去了。我还发现今天中国的高楼大厦,大大超过了西方。欧洲大城市里的小车,还没有重庆的小车高档。中国已经进入了世界奢侈品第三大消费国。
说点人文。
罗马文化是欧洲文化的发源地。罗马当时便是拥有百万人口的城市,此时其他国家才开始进入城市化。当年罗马军队的兵站,后来发展为伦敦、维也纳等大城市。“条条道路通罗马”,说的是罗马军队纵横天下,将道路修到了自己门前。这次几个老师把孩子带出来看卢浮宫,看教堂,看建筑,看几眼想来留学,有这个愿望就好。
趟徉于乡村小镇,街道笔直,树木成荫,整洁宜人;入夜万籁无声,处于一种自然的状态,美极了。而在中国不少乡村,“取暖基本靠抖,交通基本靠走,治安基本靠狗,通讯基本靠吼……”
欧洲的市政基础很好,许多建筑百年后依然使用得很好。在欧洲几个四星级的酒店,我居然乘过只装得下三五个人的老式电梯,用了几百年了还在使用。政府从来不搞毁灭性的“旧城改造”。越老的越要保护好。买一个古城堡并不贵,但维修费很高。途中下车休息时,我见到旁边一条小公路的混凝土厚达几十公分。而国内的一些公路的路基,用手指头戳得出几个窟窿。钱被奸商与贪官搞走了。人家的政府不是铺张浪费型,不是奢侈享乐型的。
欧洲劳工享有很好的权利。
本团12天行程,前后两个司机。规定不允许用一个司机长途疲劳驾驶。每天,司机驾车不得超过12个小时,中间必须休息两次,一次15分钟,一次30分钟,也可以合在一次休息。警察是要查验司机的工作记录的,一旦查出违规,惩罚很严。如果每天驾车超过了12个小时,司机把车钥匙一拔,把一车人甩在路边可以不负任何责任。工作不马虎,休息不打折。
在欧洲买商品,导游从来没听说有一起投诉。如果卖了假货怎么处罚?从领取执照开始营业的那一天计算,以每天的营业额累计罚款,不逼死你算命大,倾家荡产那是肯定的。中国要是这样,就不会有毒奶粉三聚氰胺了。
欧洲各国政府很重视民生,财政收入大部分都投到公共福利上。穷人与富人都去旅游,都坐飞机,富人坐头等舱,穷人坐经济舱;富人多几辆高档车,穷人少几辆,如是而已。该有的都有了,而时间与生命都是一样的,一周工作三四天,然后做什么呢?耍!我们去的八月份,半个城市的人都出去旅游了,很多人都泡在咖啡馆里,泡在啤酒里,等太阳落山。
会耍的人,才是幸福的人。
“耍”在中国,自古以来便是一个贬义词。它表示懒惰,堕落,不思进取,不求上进,不务正业,没有出息,不是个好东西,如同瘟疫令人避之惟恐不及。而在西方发达国家,他们多么会耍啊。我亲眼见到在高速路上,不少小车载着自行车,还有不少房车,甚至还见到将两匹高头大马装上车出去旅行的。登雪山划雪,从高山顶上飞翔,在海滩上晒太阳,把身子象烙饼似的,谁晒得黑谁就最健康。
“耍”,是一种生活方式,一种高品位的人生幸福指数。欧洲人好耍,是因为耍得起,社会福利太好了。看病不要钱,读书不要钱。有房,有车,有时间,不耍做什么呢?导游举例,有对年轻夫妇吸毒,一对孩子不管了,政府给管起来,义工上门服务,政府按时送钱,有没有父母几乎没有差别。
而中国人,一怕买不起房,买了房的怕哪一天还不起房贷;二怕生大病,即使有几十万元也被搞成穷光蛋;三是将一个孩子从小学供到大学要花几十万元。四怕老了没人管。本团出来潇洒的多是单枪,老婆舍不得花一万三。
头几天购物,换成人民币筋叫唤。后来买东西就说几块几十块,便不觉得贵,也很开心。转变观念,仅仅只需几天时间,而经济实力并没有上去。管它呢!中国人从来不缺阿Q精神。如果回到国内,月薪几千欧元,那才真的说得起“不贵,才几十块钱”。三年前我去泰国,泰国人见到人民币两眼放光,我觉得自己是金子做的,钱给谁谁就发了。有一对年轻教师夫妇,吃了二碗意大利拉面,多少钱?总共是人民币300元。破了天荒!吃在中国。譬如重庆小面,冠绝天下。意大利拉面算什么玩意?
导游说,他问过许多西方人、东方人愿意生活在哪个国家,意大利人回答,如果有一个选择那是意大利,如果有两个选择那就是瑞士。中国人,该怎么选择呢?在几个景点的“地导”都是中国人,在当地安了小家,有房,有车,“地导”做兼职,既捞外快,又听乡音,是一种享受。而我觉得悲哀!从中国出去的人,还是挣中国人的钱,以江浙一带居多,开餐馆的多,换个地方还是个打工崽。挣外国人的钱,还是很难。
每天路途中,放水,加水,喝水,在一个个加油站的卫生间里完成。欧洲的自来水可以直饮。
法国人热情浪漫,德国人严谨认真,米兰人工作态度端正……导游走了许多国家,他感叹世界上确实有一些民族是优秀民族,中华民族即是。《论语》治国,夫妻之间称相公、娘子,唐人作揖。华人在东南亚很有成就感,在美国科技界做出了杰出的成就。慕尼黑人很骄傲,经济收入很高,走路仰望着天空,据说打开水龙头就能喝上啤酒。
进入梵蒂岗国,还没有北京天安门广场大。没有人口意义(人不足千人),没有领土意义,没有军队。但它有世界上最大的教皇,向世界各地派遣主教。中国政府没有承认它的地位。全世界有许多信徒为它捐款、捐献土地。在精神上,这是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民族都不敢轻视的。
我在梵蒂岗邮局买了两张明信片,一个月后,我将再次看见我写在它上面的文字:在世界上最小的国家,让我们共同拥有虔诚的信仰、爱心与善意。我在寄给儿子的古罗马“斗兽场”明信片上写下:勇敢、坚韧,将斗牛士精神发扬光大,做一个真正的勇士。
导游导第一天就是自费游圣得堡。车、时间都是我们包了的,不收门票。导游收取每人30欧,全落进了他的钱包,第一天便赚了个盆满钵满。一路上自费项目四个,再加上购物等明折暗扣,他这一趟至少赚3万元人民币以上。
有一个老师在威尼斯买了一对精美绝伦的玻璃烧制的酒杯,120欧。好酒杯啊。须喝法国红酒,须配银制餐具,须用上中世纪餐桌,须有美轮美奂的客厅,旁边还必须站着两个穿燕尾服、戴白手套的仆人。这两个玻璃酒杯怎么承载得起?谁能把这一切都买回家?
我在法兰克福机场,给儿子买了一个包,340块。我知道买贵了。但绝不后悔。一,世界名牌,重庆没有这个牌子;二,耐用品,实在。三,疼得掉肉。这种感觉也很值钱。本团综合购买力在30万元以上,老佛爷里的一块名表在2000欧,被本团一位女士买走了。其它不赘述。
身为教师,自然关注教育。在欧洲上小学基本上是耍,上课就是画画,到了初中才正式学一点东西。但是想象力被保护下来了,兴趣发展了,业余活动能力强,为将来的发展卯足了后劲。与之相反,中国的小学生每天的时间都用在功课上作业上,每次考试都要考100分。而一个孩子将来是不是有出息,绝不是看他小时候的学习成绩。爱迪生上小学时,经常在全班考倒数第一。爱因斯坦小时候,满脑袋都是不切实际的幻想,不把心思用在功课上。还有华罗庚,一上课就捣乱,几门课考试不及格,他也不在意。但在他们当初的“自由好动”,成为以后成功的潜力。中国的小学生一上来就把潜力耗尽了。没有后劲了,怎么赶得上人家呢?但是中国人多,假如你在小学耍过去了,假如你在初中才开始发力,对不起,场上已经没有你的位置了,你已经输在了小学阶段的起跑线上,重点高中进不去,还有多少前途呢?
所以,中国的教育把学生逼死,把家长逼疯。即使明白事理的,也是身不由己啊。把孩子送出国读书的毕竟是少数有钱有势的人。导游讲他一个朋友的孩子,在中国读初中不行,到了美国爆发出惊人的能力,两次受到克林顿总统的接见,获得总统奖学金,现在做了大学教授。
在西方的华人,如今两头吃糖。既享受着发达国家完善的福利制度,同时享受着优美的风光环境,而中国强大了,他们更能获得精神上的享受,那种民族自豪感在外域异乡是特别强烈的。而有的华人在网上指责国内一些人不爱国。你爱国你就回来,我们一起成沙丁鱼罐头,看谁能忍受更多,忍受更久,坚持到最后也不出国,而且在自己的本职工作中为完善国家形象、为改善自己“低收入”的状况做出应有的努力。
吃饭,坐车,照相,睡觉,日日悠哉游哉。后来几天一想到要回去居然不适应了,单是要见到那么多蚂蚁一般的人,眼睛不习惯,耳朵不习惯了,心情怎么不烦躁呢?再往深处一想,把大把大把在国内用血汗挣来的钱,花在人家的土地上,虽说自己饱了眼福,开了眼界,但也看到自己身上的、自己国家的种种落后啊。为什么中国改革开放30好几年了,却还没有出现世界顶尖的人才?为什么没拿到诺贝尔奖?这与大国地位说不过去,尽到大国责任也说不过去呀?
回到家,回复邮件,对最好的一位编辑说:我出国晚了,晚了30年,便晚了一生,我的儿子也晚了。现在我希望我的学生更多的出国留学,至于回不回国,那有很多看的了……
人必须走出去,看看天有多大,地有多厚,海有多深,人心有多宽广,才知道自己该走一条怎样的路。
“立国自有疆,有民斯有土。”一个社会的进步,最终必须落实到人的生活质量上来,而不是把人变成一种为某个集团改朝换代、满足一己私利的工具。人的生活质量,是这个世界上最高的价值。人民生活的安宁,安心,闲适,舒适,则是最高尚的理想,也是最富裕的现实。
晚去30年,却也不虚此行!
(转载本文请注明“中国选举与治理网”首发)
来源:作者赐稿 来源日期:2009-8-24 本站发布时间:2009-8-24
【关闭窗口】【 打印稿】 【E-mail推荐】【我要评论】
欧洲咋就让人迷恋?
评论
6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