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移动MM 意欲何为?(3)


 

一、      移动MM的几个新玩意

1.       Ophoneophone应用

 

移动2008年曾和apple谈判引入iphone,但iphone当年太火、太革新,谈判气势太牛,居然在国内要牛过一向骑在国人头上的CMCC,和移动分享收入?移动用户算iphone的用户 反了,王建宙当然不干了,结果移动引入iphone谈判失败,被今年联通捡了个便宜,100亿引入5003G手机终端。这是5003G wcdma用户啊!

 移动不能干等着啊,赶紧想辙吧,goolge中国李开复也因几年不得至于中国市场也郁闷着呢,两人一整吧,不挺合适吗。一个想开源、想在中国市场开点花,提开源手机供操作系统,一个像占领优势继续牛着。移动有钱啊,给TD终端厂商这个几千万,那个几千万悬赏,不是不支持TD发展吗?谁的终端号,老子给钱。新邮通、大唐不争气,还有逃跑的,国际厂商不给面子,联想还算民族些,一起搞吧,人家appleIPHONEGoogleGPHONE基于OMS开发的啊咱叫OHPONE OMS是基于Googlechrome开发的,Google也是出了血本的,该开放的开放了,不该开放的也给了。开复功不可没啊。

所以,这是OPHONE的来源和目的。

 

以前啊,手机应用大多根据OS开发,如诺基亚S60 微软的WM6 GoogleChrome,没有OS就基于kjava开发。OHPNE的呢,就基于OMS开发。OPHONE应用呢,就是基于OMS开发的小程序。

 想推OPHONE?除了工业设计、触屏和iphone比拼外,也要比应用啊?应用咋拼?要有应用商店,于是不得不搞MM,不得不打破封闭的移动梦网搞开放。

 

2.       JIT 和移动微技

  互联网有一项重要的技术就是widget,这个渊源长了,大家慢慢了解着。有桌面的,有互联网的,反正目的呢,就是做个小的应用,标准化接口,大家可以到处用。

 中国移动研究院有帮牛人和一些业界合作,开发了一套开发平台,能跨不同的手机操作系统使用,这不久方便开发者了吗?顺便用在OPHONE上,放在MMapp store上,不挺好吗?

 

二、      移动MM给我们的启示:

1.       SP业务的影响

传统SP业务最大的收入是短信、图铃。那些有CP资源和媒体推广渠道的SP们,你们代收费的资格使得在传统业务中还有存活空间。而那些单纯依靠梦网或强制订阅的SP们,去死吧。

对于新的无线互联网业务,比如手机游戏,应用软件,因移动MM的开放,SP的空间进一步被压缩,你想啊,CP以后绕开SP直接和MM合作了,MM借助移动的客户和资源销售,哪有SP啥事呢?

移动梦网将是移动公司的wap门户和推广平台,而移动MM只是他电子商务中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代收费将发展为移动支付的一个开放接口,随着移动百宝箱等业务和移动MM的此消彼长,SP终将逐渐作古!

 

 

2.       手机应用开发

1 手机应用开发越来越简单,开发者专注开发高质量应用即可,不用考虑计费和推广、结算的问题了,卖场到处有。

2 加上目前应用并不多,而互联网创意巨多,传播效应巨大,一夜暴富的神话并不是传说。看谁的创意好了,看谁的营销好了。

3)目前手机应用客户端并不是非常普及和多样化,将是一个分众的市场,不同的客户端占据不同的客户群,启动无线互联网的入口效应。浏览器并非是互联网的唯一入口,桌面、工具都有可能控制入口。

4)我们的机会在于开发一款能迅速普及的客户端。对于手机应用客户端,用户的黏着性非常强。

3.       3G时代,我们的机会 平台?应用?工具?

这是一个必须做,但短时间考虑不清的问题。

我们是否可以开发一个中立的第三方的应用商城呢?

我们是否可以做针对个人的应用呢? 比如 SNS、个人网址?

我们是否可以做终端的工具呢? 比如手机查查看?

产品中心的同志可以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