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我国在努力实现“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惠民生”目标的同时,积极稳妥地推进资源能源产品价格改革。
1、我国水资源短缺和水污染的问题日益严重,成为制约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突出问题。目前我国人均淡水资源量约为2100立方米,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 一,而且地区间和年际间分布严重不均衡。北方和沿海地区的水资源供需矛盾尤为突出。全国655个城市中,400多个城市缺水,100多个严重缺水。由于水价偏低,我国有限的水资源得不到合理利用和保护,水污染和水资源浪费问题十分严重,以至于出现水乡缺水的怪事。
2、为确保水价改革稳妥实施,近日,发展改革委与住房城乡建设部联合下发通知,要求各地在调整水价的过程中,要统筹考虑供水、污水处理行业发展需要和社会承受 能力,合理把握水价调整的力度和时机,防止集中出台调价项目;积极推行居民生活用水阶梯式水价制度,减少水价调整对低收入家庭的影响,提高居民节水意识。
3、为推进电力用户与发电企业直接交易工作,今年3月份,发展改革委明确放开20%的售电市场,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用电电压等级在110千伏以上的大型工业 用户,允许其向发电企业直接购电,鼓励供需双方协商定价。这些政策的出台,进一步推进了电价改革,有利于引入竞争机制,增加电力用户选择权,促进合理的电 价机制形成。
4、我国石油消费对外依存度已经达到50%以上,而且还在逐年上升。但由于我国经济结构不合理,经济增长方式粗放,石油资源消耗过多,浪费现象突出。因此,推 进成品油价格改革,理顺成品油价格,有利于发挥价格杠杆作用,促进石油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有关部门将继续坚决执行经国务院批准的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为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出贡献。同时要充分考虑社会各方面的承受能力,适时调整并适度控制成品油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