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微调和规范贷款带来的影响
针对大幅投资特别是信贷资金天量投放导致的股市楼市过热和泡沫累积的情况,针对市场流动性泛滥引发的各种问题,特别是通胀预期上升的现象。最近,中国银监会和中国央行接连出招加以应对。最先是央行和银监会纷纷表示并出台了严格二套房贷政策,特别是强调要严格准确执行第二套住房按揭贷款首付款40%的比例。接着,最近一周银监会加强贷款用途管理和流向管理的措施不断出台。
继7月27日公布《固定资产贷款管理暂行办法》后,银监会30日又发布了《流动资金贷款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据了解,《个人贷款管理办法》等文件也将陆续出台(7月31日《京华时报》)。这三个办法的核心点在于,采取贷款人受托支付方式,严格执行贷款约定用途,防止将贷款挪作他用。虽然,没有明确提出是防止贷款绕道进入股市楼市,但是,其目的在于严控贷款流向是非常明确的。在目前来看,严控贷款流向不言自明是防止贷款流入股市楼市。
更加值得高度关注的是,继29日股市暴跌之后,央行网站当日深夜发公告重申,中国要坚定不移地继续执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虽然这是央行在6天内第三次做出如此表态。但是,我们注意到,央行在口头表态的同时,实际操作上却与此相反,却在悄然收紧流动性,加速回笼货币。近期,央行频频通过公开市场操作来控制市场流动性,其中包括重启一年期央票发行、正回购和计划向部分贷款增速过快的银行发行定向央票。同时,正回购利率和央票利率双双突现上涨。本周二,央行发行了150亿元一年期央行票据,参考收益率上升至1.6984%,同时正回购500亿元。30日,央行再发450亿元三个月期央行票据,参考收益率继续走高至1.2473%。以上动作均被市场视为货币政策微调的信号。投资者应该从央行的“口是心非”策略中悟到一些东西。
这不,央行有关负责人指出,下一阶段,中国人民银行将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统一部署,继续落实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根据国内外经济走势和物价变化进行动态微调(7月31日《京华时报》)。关键在于深刻理解“动态微调”的含义。实际上,这种动态微调如上述分析的,早就开始了。笔者认为,下一步货币政策要在“适度”上做文章。对于“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要看怎样解释了。上半年7.37万亿的信贷投放,是全年计划投放5万亿的147%,如果照此下去,全年信贷投放超过10万亿不成问题,那么,将是全年计划投放的200%。从去年11月份,国家就确定实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然后,今年初确定全年信贷投放计划为5万亿,结果上半年就完成计划投放的
147%,这是“适度宽松”吗?这是“过度宽松”。下半年与其说适时动态微调,倒不如说要从“过度宽松”回归“适度宽松”,把握好“适度”二字的尺度和火候。
当前的股市楼市是在“过度宽松”货币政策下出现的流动性暴涨行情,货币政策一旦回归“适度宽松”,市场一定会抽走大量血液,对后市的影响可想而知。同时,一些信贷资金是变相、绕道、挪用用途进入股市楼市的,而现在中国银监会三道金牌令箭已经发出或马上就要发出,必将纠正贷款被挪用和流向股市楼市情况,必将严格限制新的贷款流行股市楼市。这对于市场的影响非常之大。
综上所述,货币政策的动态微调和银监会三道金牌令箭规范贷款用途和流向,对于受益于流动性泛滥的股市楼市带来的影响最大,广大投资者必须清醒认识到其中的风险,冷静把控好自己的投资行为。
新闻链接:http://www.chinanews.com.cn/cj/cj-gncj/news/2009/07-31/1798211.shtml
http://finance.sina.com.cn/roll/20090731/02282982544.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