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移动互联网应用及经济危机的影响,从去年开始,在上网本的助力下,全球笔记本市场的增速超过了传统的台式PC市场,为此,作为处理器厂商的英特尔和AMD将重点纷纷转向了高端台式PC市场,希望从高端能够拉动台式PC的增长。例如英特尔就在去年首先将自己最新的Nehalem架构首次运用到台式PC的i7系列处理器中,时过将近一年,i7系列(主要是9系列)虽然在性能上一直处于领先对手的绝对优势,但从其拉动台式PC市场的增长看,并未取得理想的效果,这除了价格的因素外,更重要的是从目前台式PC的细分市场看,其受到笔记本冲击的主流市场鲜有合适的创新型的产品出现,而唯有把握这一市场,台式PC的市场才能得以持续的发展。
目前的台式PC市场主要分为高端(包括DIY)用户、商业用户、个人消费用户和Net top用户四大类。在这里,商业用户和个人消费用户构成了台式PC的主流市场,但由于笔记本价格的持续走低,使得这部分市场的部分新增和换机用户转向了笔记本市场。而Net top用户则部分转向了上网本市场。所以台式PC增长的放缓也是顺理成章的了。鉴于上述四个细分台式PC市场中的三个已经不能完全保证用户成为必选,故两大处理器厂商期望从唯一不受笔记本和上网本市场影响的高端市场寻求突破,以拉动台式PC市场继续增长的策略也在情理之中。
众所周知的事实,有竞争才会有发展,有竞争市场和用户才能享受到性价比更高的产品。但令人遗憾的是,之前在台式PC市场英特尔和AMD你来我往的竞争场面在高端市场没有了,从去年英特尔i7(9系)发布至今,AMD除了在今年的3月初发布了Phenom (羿龙)II X4外,在台式PC市场就没有任何的动静了,本以为定位在高端的羿龙II可以与英特尔的i7(9系)上演一场龙虎斗,无奈AMD羿龙II的性能与英特尔的i7(9系)根本无法相提并论,这让英特尔在高端台式PC市场继续上演高处不胜寒的独角戏外,也没有达到从高端拉动台式PC增长的目的。而在双方角力的主流台式PC市场(商用和个人消费用户),因为鲜见有创新型产品的推出,一方面让用户缺乏购买的动力,同时也让这些已有的产品的价格很难降下来,加上部分用户转向笔记本市场的影响,台式PC的危势更加明显,甚至出现了台式PC未来是否还能继续生存的论调。所以能否在主流的台式PC市场给用户以创新型的产品和合理的价格就成为提振台式PC市场的关键。
所幸的是,英特尔在经历了近一年的在高端台式PC市场的寂寞之后,似乎意识到唯有从主流市场发力才能真正拉动和满足台式PC市场用户的需求。为此,日前,英特尔发布了新的i7(8系)和i5系列处理器平台。有关这些新品的技术和性能指标专业的媒体均有评述,在此不再赘述。但这些新品给笔者印象最为深刻的是,与之前的i7(9系)相比,其在采用同样最新的Nehalem架构、性能和能效提升的同时,价格下降了许多。例如之前的i7(9系)价格在1700-2000美元,而新的i7(8系)价格在284—562美元,i5(750)196美元。为这让Nehalem这一创新型的产品在主流台式PC市场的应用变成了现实。与此同时,英特尔此举势必会引发自己和对手之前在主流市场产品价格的下调,激发对手新产品的推出,在给与市场和用户更新的选择之时,又会让用户得到性价比更高的产品。这对于在经济低迷之时,让用户产生需求和决定它们的选择取向是至关重要的。从这个意义上看,英特尔此次发布针对高端价格大幅下调的i7和主流市场的i5在填补近一年的在主流台式PC市场新品的空档外,势必为消沉的台式PC市场注入持续发展的强心剂。
通过近一年台式PC市场渐衰的走势,笔者认为,台式市场的细分是必要的,但市场的主流用户群应是相关厂商始终关注的重点,也是提振整个台式PC市场的关键。否则受损的不仅仅是用户,也包括这个市场产业链的厂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