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民工荒”


李嘉诚:人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你对人好,人家对你好是很自然的,世界上任何人也都可以成为你的核心人物。

 
 
解读“民工荒”
火炬-电子-郁金 10:41:26
我现在看到女孩子两眼到发绿!
 
南朗-塑胶-秋白 10:42:11
我老婆再三礼公司做人事,被逼去车站或1+1商场门口摆地摊招聘,结果被保安当乞丐赶过来赶过去的,我再一旁陪着,深感窝囊啊,结果一点效果都没有,一个鬼都没有上前询问 
 
火炬-电子-郁金10:43:34
也不是,我们还是有效果的,总比让员工到职介交钱更直接,三礼需要的人太多了...现在这个时候学校不一定有人出来的..
 
东区培训李培山 10:44:19
大家都在谈表象,招不到人,我们应该探讨一下招不到人的实质原因是什么?
 
南朗-塑胶-秋白 10:44:51
我觉得更应该想法设法留人 
 
南朗-塑胶-秋白 10:45:04
我早就分析了啊 
 
东区培训李培山10:45:07
如何留人?
 
南朗-塑胶-秋白 10:45:14
三个层面来考虑 
 
火炬-电子-郁金 10:45:20
对,怎么留?
 
南朗-塑胶-秋白 10:45:28
外部因素
内部因素
个人因素 
 
黄圃-电器-凉茶 10:45:56
哈哈最主要是薪资待遇
 
黄圃-电器-凉茶10:46:24
福利和公司的娱乐设施,员工归属感
 
南朗-塑胶-秋白10:46:30
外部因素
1、薪酬对比,行情方面
2、企业性质,地理位置,交通方面
3、工时制方面
4、企业文化方面 
 
南朗-塑胶-秋白10:48:10
内部因素
1、没有发展空间
2、受到不公正的待遇
3、没有及时关怀与慰留
4、得不到温暖与关注
5、工作环境方面 
 
南朗-塑胶-秋白 10:49:35
个人方面
1、家庭内部方面
2、朋友同学之间攀比
3、个人疾病健康方面
4、婚姻状况方面 
 
港口-咨询-帮主 10:50:55
秋白真是想得很细啊,佩服·! 
 
火炬-电子-心镜 10:50:55
秋白给中山市政府写信,反应目前企业的用工难。要求政府帮助。由政府出面去各地做宣传工作。 
 
东区培训李培山 10:56:02
刚才 秋白兄 谈了那么多,客观原因分析出来了,但主观原因没有找到
 
南朗-塑胶-秋白 10:56:16
呵呵,我也很烦,现在我正和几家劳务在联系,实在不行远走广西穷困山区拣人去 
 
火炬-电子-郁金 10:56:36
唉,可惜在生产计划不均衡的企业做起来确实有困难,现在企业的经营成本很高,老板在需要人的时候恨不得是个人就抓来用,不需要的时候就说减员,如何让员工当企业是家?
 
南朗-塑胶-秋白 10:57:02
内部的管理因素导致人员流失 
 
南朗-塑胶-秋白 10:57:19
基层管理不懂得珍惜人才 
东区培训李培山10:57:24
这才是真相
 
南朗-塑胶-秋白 10:57:28
不懂得关怀 
 
火炬-电子-郁金 10:57:34
是的,生产不忙会放假...忙的时候员工加班要死..
 
南朗-塑胶-秋白 10:57:41
我早就恨死这帮混蛋了 
东区培训李培山 10:57:44
员工因企业而来,因上司而走
 
东区培训李培山 10:57:56
恨有用吗?要培训和引导
 
火炬-电子-郁金10:58:11
基层管理的素质确实需要提升
 
“民工荒”给很多企业造成了极大的困扰,通过上面HR交流QQ群的谈话,就把这个问题全面的呈现出来。很多HR都在忙着招人,想尽了千方百计,说尽了千言万语,但效果不彰,是因为没有找出事情的真相,不能有的放矢,事倍而功半。
笔者曾在企业工作十余年,现从事咨询培训行业,针对企业的“民工荒”现象,和社会各界多次交流后,特将真相剖析如下:
一、80后不愿加班,90后不愿上班。
80、90后的特点是:一是自我:主张自我的权利,缺乏感恩之心;二是张扬:喜欢表现自我的机会;三是贪玩:不喜欢日复一日的工作,喜欢变化;四是脆弱:面对压力,抗挫折能力弱。这些问题的实质是:教育缺失,缺乏关爱,培训不够。
大陆经济的发展,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员工不是在为一日三餐而打拼,特别是90后的孩子,一般是父母没有本事,他们才会做普工,有点本事人家的孩子,谁会让孩子做普工呀?父母没有本事,往往也不懂的教育孩子,还有更多的是把孩子交给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来带,老人的惯纵和溺爱,造成孩子的刁蛮和任性。他们进入企业后,喜欢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想要他们成为优秀的产业工人,不是一般的难度。如何引导和教育他们充满责任感的工作,是要有领导艺术的。
很多90后宁可在家里“啃老”,也不愿上班,这才是真正的问题。教育的缺失就凸显出来,我们的教育只是为了考试,而没有考虑实用价值,没有引导孩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教育成为真正的人。
QQ和各种游戏的危害也不浅,90后的孩子喜欢上网,这本来也无可厚非,但网上有太多垃圾,不懂得辨别是非,受到误导是最可怕的。贪恋游戏不去上班是更可怕了。我们不缺民工,但缺的是愿意上班,工作努力的民工,才会造成“民工荒”。
二、企业管理方式简单粗暴,员工关系紧张。
很多企业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准低下,方法简单粗暴,造成员工关系紧张,员工无法承受时,只有离开了,员工大面积的流失造成了“民工荒”。员工因企业而来,因上司而走,作为打工者,没有多少愿意频繁的跳槽换工作,流动率高的企业,要好好检讨一下了。
就像上面秋白兄的企业,基层管理人员不懂得珍惜人才,不懂得关怀,造成人员的流失,HR都快恨死了,但抱怨不能解决问题呀!如何提升管理人员的素质才是关键。
三、企业不重视管理和培训
企业的经营管理有四个系统,很多企业的系统建设不全面,存在很多的漏洞:
(一)是团队建设系统,如何从无到有,把团队拉起来。联想柳传志的管理三要素是:搭班子、定战略、带队伍。讲的重点就是团队建设。很多公司的领导班子搭配不好,内部矛盾重重,团队建设就有难度了。
(二)是经营系统,如何从有到优,企业的经营系统重要在定战略和流程设计,战略简单的来讲就是战胜别人的策略。好的战略可让员工看到前景,激励员工,提高公司的凝聚力。很多公司的战略定位不清晰,流程设计混乱,员工看不到前景,自然就流失了。
(三)是管理系统,如何从优到最,使管理更加人性化和合理化。流程管事,制度管人,要制定规范化、系统化、合理化、人性化的制度,并能有效执行。很多公司的制度不能与时俱进,管理人员的素质也没有提升,用对待60后70后批评指责命令的管理方式,80后和90后如何受得了呀!
(四)是培训系统,培训是沟通润滑,搭建交流的平台,提升员工的素质和技能。很多企业对员工从来不培训,甚至很多企业连管理顾问也没有请过,有病不求医,企业能留住人才,可能吗?
四、企业福利和待遇较低
国家对农民的政策越来越好,当个快活的农民的收入和外出打工的收益差距不大时,谁愿意出来打工?俗话说:人离乡贱,货离乡贵。远离家乡,难免有这样那样的不习惯,出来的目的更多的是想多赚一点钱,如果企业的福利和待遇较差,即使能招进人,但能留住人吗?2000年前,中山有一些外资企业一天的餐费都是十元了,他们现在提到十七元,而还有很多企业一天的伙食费是六七元一天,再加上承包商的盘剥,员工吃的那么差,会呆在您的企业吗?
 
以上个人浅见,仅供参考。你的企业为何缺人,答案也许只有自己知道。现在在中山的一些世界500强企业,如佳能出现“民工荒”了,随着经济的复苏,“民工荒”还会进一步加剧,是改善企业内部管理,还是产业结构升级,你想好了吗?
 
 
另附:广州网友企管沉默者见解
每一次产业革命都是生产模式发生变化都是因为生产资料。而今的生产资料已包括很广,如人脉、企业文化、技术、模式、资本、项目、决策等, 现在不缺少普工,是缺少会用普工的老板或企业主,如果用工模式不加以改变,未来会更缺人,更招不到人。
这在中国是个经济怪圈 ,哪一个国家有岗位而人不愿工作,各位可以想一下,政府倡导的经济型强势发展,却少了国教这一环,30年的高速开放发展,已将高峰期的中国人口推向社会,再加盲目的扩招,导致太多的“水”“花瓶”“人才”流向社会,企业一时间没有准备和适应的时候,我们的宝贝“新新人类”已到了HR们的面前。
原因一、教育设立专业与国家经济发展的产业未紧密配合,经济社会应当培养具有经济价值的人才,而非有学历而不太适用(是说不太适用)的毕业生;
第二、经济导向给人的感觉是物质,而社会文化导向给人感觉是浪漫、档次、面子等,经济导向和社会文化导向严重的不平衡或失重。
1、聪明的企业重新建立报酬体系和福利分配体系
2、优化管理能效,平衡直、间,管理与操作的层次差别
3、平衡普通员工与间接岗位的利益差和福利差
4、产业升级,提高产品附加值
中国未来不缺少技术,也不缺少管理,最后就会和西方发达国家一样,形成高人力成本的社会,而这个高人力成本会导致大批企业死去。
未来,谁先有稳定和富有向心力的基层员工,谁就是真正的实力派企业。HR人熟悉了这个道理,还担心职业没有方向才怪。
所以,综上所述,目前对于整个产业链来讲,招不到人,确切的说是暂时的好事:
1、从内部管理上讲,该HR人出场了;
2、有机会让企业内部明白此敏感性问题(基本薪酬)才有机会让企业主抽空考虑了
(以上两点,HR人一定要注意,1、事前做好相关的统计、分析、预测,准备好成熟的人力资源规划书(一定要详尽精准),2、组建好内部配套的流程、制度、规则,以备未来应对人员的管理;3、做好相关的测评系统(如能力素质模型等),应对未来的淘汰人员工作。
开心的等着吧!人力成为“资源”在中国,一场残酷而血腥的厮杀和求存,在中国的人才市场马上开始了。所以个人感觉,除非提前改变用工策略或战略整合调整,否则,此一问题会让一个企业很轻松的“掉队”!,甚至说已经开始了,而且是现实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