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你为什么不争辩?


1、中国人,你为什么不争辩。很多东西你们不去争辩,就没有人去质疑,以致许多年来,有多少错误的观念都被大家接受了。比如节约土地资源,这句口号本来就有问题,土地作为一种资源就应该好好利用,创造出最大的价值出来,而不是把它们藏着掖着,让他们长满杂草才开心,才是以人为本,才是科学发展观是吧?

2、蒙牛之前一直说他们是民族企业,但直到蒙牛出问题了,网友人肉之后,才发现蒙牛一直打着民族企业的旗号赚得盆满钵满。2005年,IT界最著名的蛇吞象并购案例----联想全面购买了IBM的PC业务,很多中国人为之自豪,觉得联想为中国人争了口气。其实蒙牛和联想成功有着一个相同点,就是对外部资本市场的依赖程度非常高,那联想和蒙牛的成功,并不是民族的成功,也不是依靠我们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而成功的,相反,他们是依靠中国之外的资本主义制度。

3、很多人认为吸引外资导致了我们经济的繁荣。其实从我们为了吸引外商投资而制定的各种政策就可以看到,为了外商,我们可以歧视自己的企业,甚至是压抑住本土企业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不停地招商引资,敞开国门让外国资本家进来,却不让我们的企业家成长起来,这是明显的『卖出』中国。

4、了解中国一定要定居在中国吗?很多人总是先入为主去判断某些现象。比如我们碰到外国人,或者是外国的华人评论中国的事情,其中有些观点让我们心里很不舒服,于是只能找一些很低劣的理由辩解,『你不在中国,显然对我们中国国情不是很了解』。一个本土中国人天天生活在中国土地,当然对中国具体的情况知道得比别人多,但是就意味着这个中国人能做出准确的判断吗?

5、我们是需要依靠事实说话,但是事实本身并不能说话,也不是观点。形成观点得首先把事实收集起来,依靠科学、合理的分析方法才是得出观点。往往我们注重事实而不注重观点,但观点是远远比事实重要的。也就是说方法论决定你的制高点,也说明了并不是要知道每一个事实才能做出正确判断。管中窥豹,也可以让我们得出正确的判断。

6、打倒牛鬼蛇神之后,中国人又陷入了另外一个极端,凡是追求最宏大的目标,而不愿意做一些最为实际的事情。现在国内有些学者的研究题目大的吓死人,好高骛远,比如某些学者说他正在修正凯恩斯主义。而美国著名的大学MIT的一些学者却做着收集资料的工作,比如他们花了一年的时间,把中国科学家在海外科学期刊上发表的超过八十万分的文章收集起来,做了一个信息库。

7、凡是外国的都是不好的吗?凡是从姓『资』的国家出来的东西都是不好的吗?现在有些人一看到有些学者维护西方的制度和价值观,宣扬普世价值,就开始攻击说这些是资本主义国家的东西,不适合中国,中国有自己的特色文化。那千百年来中国女人都是裹着脚布的,1949年以后被中国政府抛弃,那抛弃的是不是特色文化或传统呢?而现在中国政府信奉的马克思主义还是西方的,严格说还是欧洲的。

8、有些国人以为做学问一定要有惊人结论,其实对于缺乏常识的国家来说,远远不必惊人结论,依靠常识就可以了。比如中国疯狂吸引外商投资,这些事情会发生并不是仅仅因为我们需要资金,而是我们的金融制度出现了问题,但有人认为这不是惊人结论就不觉得奇怪。事实上,作为一个最基本的常识,却没有人提出来过。为什么这么简单的问题这么多年来一直没人提出来,或者说一直说不出来。源于在于我们不去争辩。

        9、邓小平作为一个传承者,只是从国家意志的层面上确立了所谓的『中国特色』。骨子里,中国人一直认为自己与众不同,非得要走出一条与别人不同的路才能显示出自己的力量一样。其实中国有什么不同。与自己的文化一脉相承的韩国、日本、中国台湾、香港、新加坡,在地理上他们与中国多处于东南亚,或者说,他们都是吃大米的国家或地区。也就是说,这些国家的经济起飞在很多方面是一致的。同样,中国经济起飞,不是说走了一条与众不同的路,相反,跟其他国家或地区基本相似。

        10、没有活力的制度会让一个富裕的国家走向贫困,一个良好的制度可以让一个贫穷的国家走向富强。最明显的例子就是韩国与朝鲜。他们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的时候,朝鲜比韩国更富有,工业化程度也更高。但是今天的韩国和朝鲜相比,差异相当巨大。他们的区别在什么地方,相信天底下的人都知道,是制度,包括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一个坏的制度就像癌症一样导致所有人死亡一样,导致一个国家如朝鲜走向衰败,不可能让另外一个国家兴旺发达。

        11、中国并不存在着特殊的国情,如今中国面对的情况在很多国家中早就遇到或者正在遭遇。巴西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跟中国现在的情况几乎一样,外资企业非常发达,内资企业难以生存;圈地运动与城市拆迁殊途同归,都是人为城市化,把农民赶走,然后用政府的权力建设城市。那个时候的巴西跟现在的中国极其相似,一个执政党,收入悬殊,城市化类似等等。但后来巴西走向了停滞和危机,那中国呢?

        12、有关部门统计说,中国的储蓄率非常高,但是大家有没有想过中国储蓄率高是政府储蓄和企业储蓄高,而不是普遍的中国百姓高。甚至连中国央行的官员也承认,虽然居民储蓄是最大的一块,但是没什么增长,倒是政府和企业储蓄的增长率非常高。宣传一直说我们百姓很有钱很有钱,经济危机下就应该拉动国内消费,但是事实上怎样呢?有社会学者调查过,如果政府统计一个中国百姓有100元的话,实际上只有40元。也就是说中国百姓根本不是很有钱,拉动内需,首要是增加每个国民的收入。是不是每个人都知道这个?不,这就是不争辩的后果。

        13、事实上,居民储蓄是占最大的一块,但是典型的百姓手中却没有那么多存款,那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收入分配不均,大部分的财富掌握在少部分的手中。说10%~15%的家庭控制着中国50%~60%的存款或许还不够说明问题,但近期的数据,0.4%的人掌握了中国7成以上的财富就足以显露出贫富悬殊。

        14、政府现在大张旗鼓搞社保搞医保,宣传上甚至在法律上都在宣扬这是民生举措,是惠及全民的制度。但是有没有想过我们的社保制度和医保制度的实质呢?实质就是政府不出钱,或者出很少的钱,让百姓自己出钱为自己做保障,这要来干嘛?比商业保险还不如。更可怕的是,为了全民的社保在制度上将中国农民排除在外。欧美发达国家的社会保障通常是国家财政占了大块头,且全民惠及。不争辩的话,我们了解这些常识吗?

        15、中国政府现在推出大规模的『家电下乡』政策,为了就是拉动国内消费,让百姓的钱不要放在银行里。但这样的前提成立吗?不成立。普通百姓没钱。另外,对通货膨胀的恐惧也会让大家不将钱放在银行,而购买实物保值。但是手里没钱或很少钱,就根本无需考虑贬值的问题了。倒是通货膨胀会让富人的财富集体外逃。

        16、中国的股市不是投资市场,而是非常纯粹的投机市场。一般来说,穷人是不会去做投资,也就是说,不会去资产消费的,这种事情只有富人才去做。那全民炒股就意味着全民都很有钱吗?恰好是相反,每个人都希望从这个投机市场中实现一夜致富的梦想。中国政府十几万亿元的经济刺激方案下去了,居民消费倒是没怎么上升,但是资产消费上升了。说明什么问题?说明政府投资的资金只流向了一部分人,这些人只能将钱投进房地产和股市,造成股市和楼市走高,造成更大的泡沫。

        17、为什么只有我们朝着GDP看,举国上下,从平民到总理,开口闭口都是GDP,却没有多少人将就业经常挂在嘴边。而美国总统奥巴马讲话从来不提GDP的,他提的是就业。从常识我们就可以知道,要让一个社会稳定,不是说你经济增长多快,而是全民都能够就业。就业与社会政治稳定有着必然的联系,但GDP没有。我们现在追求的是没有就业的GDP增长,而不追求有就业的经济增长。所以导致垄断企业年年盈利,但失业的人到处都是。为什么我们只接受而不争辩这些看着有理的说法,追求常识而不是政策。

        18、即使国有体制最成功的新加坡,他们的国有企业利润也不及私有企业。国有企业是消磨人积极性的地方,对生产力的促进极其有限,但给国家带来极大的负担。很多人不明白,以为进了国有企业就解决了终生大事,但是同时它也束缚了你终生的自由和积极性。人进了国有,惰性泛滥,所以有通钢事件的发生。同时国有企业之间的联合和垄断,创造出了一个很大的利益群体,这对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没有任何益处。国有企业的横行,给民营企业的生存空间就极其狭小。总之,国有企业,只会给中国经济带来问题,而不是好处。但现在的很多人都只喜欢国有企业,誓死都要保护它,是因为传统的教育里面告诉我们『国』字号的都是好的。中国人为什么不争辩这个,国家的也就不是你的,你什么时候拥有了中国移动,中国石油(股票跌的时候还不是骂它狗血淋头)?虽然只有一台机器,但这间小小的公司就是属于你的私人财产,哪个才是你想要的?你选择吧。

        19、美国经济学家亚历山大·格申克龙在总结了德国、意大利等国经济追赶成功经验的基础上,于1962年创立了后发优势理论。中国人非得要走自己的路吗?现在的马克思主义还不是西方的,在发展的路上就不能参考其他国家吗?这是哪门子道理。反而,我们有后发者优势,因为可以避免走冤枉路。

        20、国民素质不高是不发展民主的理由吗?这种观点本身的逻辑出现了问题。如果你觉得国民素质不高,那你就应该大力投资教育,尽可能将资源调到教育上,让每个人都有机会上大学,接受好的教育,同时也不应该收那么高的学费。民主与素质的关系并不是很大,一个初中毕业生都知道协商是解决问题的较好方式,而民主本身就是博弈和协商。

        21、别看《新闻联播》里的中国农村景象,那是编导特意搞出来的。真正的农村你可以去世纪调查,这对你有帮助全民认识。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农村有着非常广阔和完善的金融网络,几乎每一个镇,主要是通过农村信用社和农村合作社,同时发达的还有当时的小额贷款业务。这些都给当时的农村带来极大的繁荣,涌现出一批又一批的乡镇企业。这些乡镇企业到了后面成了各个行业的民营企业。但是1998年农村合作基金会停止,1990年取消农村信用社的民主选举,减少金融网点(从85年的四十多万家减少98年的九万多家)等措施导致农村金融非常落后。金融落后了,导致的后果是什么,导致农民不能自主创业,但是耕田的收益又没有那么高,那怎么办?只能到外地打工,所以有了那么多外来工在广东等地打工。这些,又有几个中国人去了解过。别总是听到宣传说我们的农村有着固有的落后,那是胡扯。

        22、取消农业税是一定程度上可以激发农民耕田的积极性,但最终还远远不够,现在依然还有很多闲置的劳动力宁可去外地打工和耕地荒芜就说明了,耕田没出路。最终的出路在于取消农产品的价格限制,让市场决定农产品的价格。现在农民提不起种田的积极性是因为农产品的价格太低,还不如在外地打工赚个城市最低工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