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实用人才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支重要队伍和主要力量。一直以来,各级党组织对农村人才队伍的建设都很重视,但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农村人才队伍的建设还是不尽人意。最近,我们对农村实用人才进行了一次摸底调查,掌握了一些基本情况,通过分析,觉得农村实用人才的问题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
一、农村实用人才的现状
根据农业部门设计的表格,我们按照标准,分十九类进行统计,分别在湖北仙桃市120个村进行了抽样调查和统计。从统计结果来看,农村实用人才的量还是很小,占农村总人口不到5%。就这些人才进行分析,存在三大问题:
一是管理不够。农村人才普遍缺乏管理,十九类人才中,能够以协会、合作社等方式有组织地进行管理的非常少,从120个村来看,仅有养鸡协会等极少数组织存在,而且是徒有虚名,缺乏组织领导,有的甚至还没登记。行政部门在管理和引导上缺乏手段,大多是任其发展,自生自灭。因此,农村实用人才实际上处于散兵游勇的状态,未能正常发挥作用。
二是交流不够。由于缺乏管理,农村实用人才大多是独打鼓,独划船。同行业之间缺乏交流,仅限于本村活动,与外面联系不多。至于不同行业、专业之间,交流更少。这样,既不利于农村实用人才的发展状大,也影响其整体素质的提高。如农产品流通经纪人,大多数村庄都有这类人才,但因为处于无组织的状态,加上生意场上的特点,都是各有各的经营门道,同行之间,很少交流,不愿透露商业秘密。
三是培养不够。农村人才的形成过程是复杂的,大多处于自生自灭的状态,没有经过严格的训练。这些年,各级政府虽然有所重视,开办了各类培训班,但大多是流于形式,培养人数很少,很多时候只注重了学习一点技术进行劳务输出。因此,从行业上看比较单一,门类不全,还有许多人才培养基本处于空缺的状态。另外,在对这十九类人才的统计中,有很多实际需要的人才处于一枝独秀或缺位状态。我们在一个城区办事处了解到,该办郊区农机大户仅有一户,农村能源建护员仅有2名,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负责人、农村劳务经纪人等行业,基本处于空缺状态。其他农业大镇情况好一些,但农机大户每村也不足一户,农村能源建护员不足一人。至于其它门类,多数处于空缺状态。
二、农村实用人才的远景需求
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推进,农村各类实用人需求量将大幅增加,不仅要多,而且要全,要精。
一中需求量大。从统计情况来看,农村实用人才占农村人口比例很小,不到5%,而且很多急需的人才空缺,如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负责人等。还有一些人才远远不够,如农产品流通经纪人、农村能源建护员等。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这些人才需求量将会大大增加。从目前的状态来看,农村实用人才的比例至少要占到总人口的10%—15%。
二是专业性强。现在的农业实用人才都是自学成才。有很多技术还达不到要求,素质有待提高。譬如,规模种养殖户,其专业知识还处于很欠缺的状态。有很多只掌握到基本的技术,一旦出现比较大的问题,就容易造成损失,这就容易导致自信心不够,发展后劲不足。
三是门类齐全。十九类人才中,在很多村都不全,有的村只有十类左右人才,多一点的也不够全。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各类人才不仅需要量大,而且要全,特别是一些新型行业以及与未来发展趋势对口的人才尤其急需。因此,多而全的农村实用人才对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是十分需要的。
三、对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的建议
一是加强管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农村人才队伍很有必要加强管理。怎样管理?各地可根据不同情况,从实际出发建立相应的制度,如由民间自发成立各种协会:养鸡协会、养鸭协会、养鱼鳝协会、合作社、农产品经纪人才协会等等。有些则可通过政府组织形成网络,如畜禽防疫组织、农村驾驶员组织、农村经纪人组织、农民企业主组织等等。同时,要建立制度,加强交流,互通有无,共同提高。只有这样,才有利于人才队伍的发展状大。
二是加强培训。培训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各级组织只有通过比较规范的培训,才能培养出合格的农村实用人才。要通过办夜校、办培训班、办职业学校等方式,结合“阳光工程”等现行政策进行辅导。同时,培训人数要达到一定数量,门类也要齐全。
三是发挥作用。目前的农村实用人才基本处于封闭的状态,活动范围很小,不少人仅限于本村活动。从长远来看,这些人才要进行充分地交流,这样才能共同提高。不仅如此,同行业之间要加强合作,形成合力。不同行业之间也可形成人才链,相互配合,相互促进,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最大限度地发挥农村实用人才的作用。
关于农村实用人才的调查与思考
评论
2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