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抗御秋风,傲然挺立的菊花,顽强矫健的迎春花,抗寒耐热、生机勃勃的带刺仙人掌,潇洒乐观、四海为家的蒲公英花,出淤泥而不染的清高荷花,只需一抔清水、几粒碎石足矣的冰清玉洁的水仙花。……其实,上述的花都是纤弱的、易碎的,但散文家将花的形象升格为意象,花便有了铮铮硬骨,凛然正气,花便有了人的精神,人的品格,人的追求。
三、传统的“殇花”已成为落花的赞歌。
盛开的鲜花是一种美,落花残花也不失为美。中国自古以来就有“殇花”的文化传统,“流水落花春去也”,“无可奈何花落去”,“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成为千古名句。古代文人借花喻人,抒解愁肠,这落花的诗文也多为伤感哀怨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