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2000年之后,随着南勇在中国足协的话语权越来越大,求他办事的俱乐部、经纪人以及希望承办比赛的公司也越来越多,忙的时候,南勇一天要赶好几个饭局。如此一来,南勇的家人索性开了一家民族风味浓郁的特色餐馆,面积不大,装修一般,地理位置也不算特别好,不过这些并不会影响饭馆的营业额。所谓生财有道,
在这里,就不得不提到南勇的妻子。此人曾是国家体委下属科研所的一名工作人员,上世纪90年代后期辞职“下海”,于是才有了所谓的“南家菜馆”。或许,当初南勇同意家人开设这家餐厅时,压根就没有想到——这里会成为许多足球人必吃的一家餐厅,甚至成为变相“行贿”的好去处。
稍微年长的裁判都很清楚——如果是外地裁判,一旦被安排到北京执法,上场之前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来这家餐厅用餐。虽然南勇当时并非足协裁判委员会的直接负责人,但在几位副主席中,他却是分管裁委会的。于是,原本一顿非常简单的“工作餐”,吃出一两万甚至十来万就成了非常正常的事。而且,其中“吃法”也大有讲究。一般餐厅都有贵宾打折卡,但这家餐厅的贵宾卡却不是用来打折的,到酒店吃饭的都是为了“办事”,办什么样性质的事情,就要买什么样的卡。表面上看,客人到餐厅吃饭买的是卡,而且此卡下次吃饭时还可继续使用。但一般而言,吃一次之后,一年之内恐怕就不可能再用第二次了。名义上,买的是“贵宾卡”,实质则无需多言。
不仅足球裁判到餐厅“吃饭”,其他足球圈内外人士需要办事,进京之后也会光顾这家餐厅。当时,有求于南勇的单位和个人,按照南勇的提示,请客的地点都被放到了这家餐馆。根据所要办的事情大小和难度,在南勇点头同意之后,请客之人会被要求在该餐馆购买金额不等的充值卡,但起点为5万元左右。当然,此后没有人会再到该餐馆使用充值卡,就这样,权钱交易完成。
2002年世界杯结束,有关方面曾对举报信中所提到的问题对南勇进行调查,但由于当时情况复杂,餐馆的情况也被南勇推到了家人身上,最终,他涉险过关。不过,这家有着嫌疑的餐馆,在南勇被调查过程中也自动关门大吉。
2003年“反赌扫黑”风暴中,身为裁判的龚建平就是那只最倒霉的“替罪羊”。虽然龚建平承认曾接受俱乐部的“好处费”,但有一点却从未公开透露——他也是迫于无奈。当年,身为副主席的南勇在事后的新闻发布会上,曾信誓旦旦地表示:只要裁判主动坦白、退回收到的好处费,可以既往不咎。但是,南勇却从来不曾想到,自己也应退还裁判们的“饭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