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察实战训练研究》特稿
用忠诚和责任谱写进行曲的人
——记惠州市公安局警训处原主任、调研员陈汤輝
文/王先琳
在红花紫荆与勒杜鹃交相辉映的惠民之州,威武雄壮的《东江亮剑之歌》响彻云际,画眉伴着激越的进行曲穿行于“半城山色半城湖”之间……惠州的同志告诉我,这首惠州警察非常喜爱并广泛传唱的《东江亮剑之歌》正是由公安局警官训练处原主任,现任副调研员陈汤輝同志创作完成,在海內外众多参选歌曲中独占鳌头而脱颖而出的。惠州警方和惠州电视台专门请香港著名演员何加劲来演唱这首歌,并拍摄成MTV,惠州电视台还制作了一期特别节目:“《东江亮剑之歌》背后的故事”,介绍陈汤輝创作这首歌的心路历程和MTV拍摄花絮。
陈汤輝何许人也?请先看一看他的工作简历:陈汤輝,男,1954年6月出生,籍贯广东兴宁,出生地广东龙川,本科学历,1970年6月参加工作,1970年12月入伍,1974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79年参加对越自卫反击作战荣立三等功一次,1987年、1990年因工作成绩突出各立三等功一次,1990年被广州军区评为“军地两用人才先进个人”,1992年12月任某师政治部副主任(正团职,上校军衔),1995年8月转业,任惠州市公安局政治处正科级侦察员,1998年6月任市公安局政治处副主任,2002年3月任惠州市公安局警官训练处主任,2009年11月改任公安局警官训练处副调研员,1996年、1999年、2001年、2002年因工作成绩突出各立三等功一次。
陈汤輝笔名汤辉,系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广东省音乐家协会理事、惠州市音乐家协会主席。曾任广州军区业余演出队作曲、编配、指揮,1988年举办个人声乐作品音乐会,1993年《汤辉歌曲选》由解放军文艺出版社出版,200多首声乐作品中50余件获奖,其中,男声表演唱《写封信给妈妈说》、《小老板从军记》、女声独唱《南方的风》等获总政治部优秀节目奖;女声表演唱《赵燕清的三件宝》、男声小合唱《啊,志愿兵》、歌舞《当兵铁了心》等获广州军区优秀节目奖;器乐曲《海望》、独唱《朋友请到惠州来》等获广东省业余音乐作品一等奖;组歌《英雄花开》、《战地与故乡》在北京、广州等地演出受到好评;合唱曲《放飞你的辉煌》在珠江三角洲城市合唱节获优秀创作奖;队列歌曲《神枪手就是我》、《打靶谣》、《战士的美》等在军警中广为传唱。1990年被总政治部授予“全军优秀业余演员”称号,1992年被广州军区授于“两用人才先进个人”称号,1995年《汤辉歌曲选》一书被广州军区授于“战士文艺奖”。《解放军报》、《南方日报》、海峡之声广播电台、广东人民广播电台等曾专门推介汤辉的作品。
从以上描述中,我们可以看出,陈汤辉一直是在军营和警队中度过的,可以说是行武出身。而他又颇具艺术细胞,在乐器演奏、配器指挥、书法方面造诣精深,特别是在歌曲创作上成绩颇丰,硕果累累。据此,完全可以说,陈汤辉是个多才多艺的文武奇才!于是,我萌生了采访他的念头。2009年11月18日,也就是陈汤辉卸下惠州市公安局警官训练处主任重任的第三天,我来到惠州采访了他。
陈汤辉虽然退到了二线,但精神仍然昂扬,行事依旧干练。办公室里除了各类书籍和公文外,剩下的就是他的书法作品。陈汤辉勤练书法,现在已是广东省书协的会员。
说起自己半生的经历,陈汤辉用了简单的六个字來概括:从军、从警、从艺。淡淡的、没有修饰,更没有夸耀。那份从容与淡定,不得不令人肃然起敬!于是,我们的话题便由这“三从”谈起。
从军——用忠诚报效祖国
陈汤辉从军25年,从特招战士到师政治部副主任(正团职,上校军衔),长期从事部队政治思想工作,三次荣立个人三等功,多次代表广州军区参加全军汇演并获奖,并举办了个人专场音乐会,解放军文艺出版社出版了个人歌曲专集。谈起从军经历,陈汤辉告诉我,这些故然难忘,但更难忘的是参加对越自卫反击作战。“这是一次宝贵的经历,人生难得的财富!每当想起在战争中牺牲的战友,就仿佛增添了莫大的力量,鞭策自己克服困难,勇往直前!”陈汤辉说。
“那时,我在一个炮团政治处任干事。开战前,政治处人员奉命全部下到连队配合连长、指导员作战斗中的思想政治工作,我被派到四连。”陈汤辉接着说:“就在开战前,突然接到父亲病逝的电报,我心中悲痛万分,仿佛山崩地裂。因为父亲就是我心中的山!”说到这里,虽时愈多年,仍然明显感觉到陈汤辉的悲痛之情。是的,他对父亲是敬爱的,在他心里慈父陈衍是偶像更是榜样。父亲温文尔雅,对教育情有独钟,生前系龙川县第一中学国文教员,桃李满天下,也培养了他们尧、舜、禹、汤、夏五兄妹,基本都是从事教育与艺术工作的。
然而,自古忠孝难两全。陈汤辉在这两难之时,毅然选择了精忠报国!“这也是父亲从小对我们的教诲”陈汤辉说:“当祖国有危难的时候,我们应该尽忠报国!”这就是陈汤辉的忠孝观!他把对祖国的忠诚体现在日常生活,更落实于生死危难之中!践行对祖国的忠诚,他无怨无悔!
后面的故事很简单。他随四连上了战场,和战士们并肩连夜挖掩体,扛炮弹;同指导员一道作宣传鼓动工作,树立榜样。他发现一名战士很有宣传才干,便热心扶持,大胆启用为连宣传员,此后又将其推荐到团放影队。由于他工作成绩突出,战后,他成为团政治处下连干部中唯一荣立个人三等功的人。
从警——以责任精心铸剑
结束了波澜壮阔的军旅生涯,陈汤辉又开始了崭新而富有挑战的警队生活。他在惠州市公安局做过侦察员、也被派到农村当过基层组织工作队长,还任职过市局政治处副主任。靠着强烈的责任感,他干一行爱一行,干好一行,工作成绩十分突出,分别于1996年、1999年、2001年、2002年荣立三等功四次。
责任,在他任惠州市公安局警官训练处主任的几年间表现的更加充分。
惠州市公安局警官训练处是从“惠州市人民警察学校”改制而来的,陈汤辉是改制第一人。“2002年,我受命来警官训练处任主任工作,开始时还有些不习惯,压力也很大,但职责所在,只能从头学起!任河南省商业高等专科学校校长的大哥陈尧辉和任惠州大学党委副书记的二哥陈舜辉对我帮助和支持很大。而共产党员的责任迫使我不能像其他领导那样提拔、使用干部,反而要分流、精减人员和编制。误解、埋怨在所难免。然而靠责任,我坚持下来了。通过学习实践,感到公安教育训练非常有意义。”陈汤辉这样开场。
陈汤辉说:“上任伊始就面临改制,从学历教育向岗位培训转变,从事业单位向公务员转变,从理论教育向实际操作转变,千头万绪,首先要解决好定位问题。”陈汤辉接着说:“我对警官训练处的方向定位是:以条令为指导,以素质为目标,以学员为导向,以教官为关键,面向实战,突出实用、实效,服务队伍建设,争当粤东排头兵。”
正是靠着这种崇高的共产党员的责任,陈汤辉不断创新训练思路、不断创新训练机制、不断创新训练模式;大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大力加强训练条件建设,使惠州市公安局警官训练处一步一个台阶,一年一番风景。
经过陈汤辉的不懈努力、改革与创新,警官训练处教研室更名为技战科,改善了训练格局,从而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战性;增设了维稳机动大队,增设了心理咨询中心,在硬件建设上,投资2000多万元建立了四馆合一、战训合一的综合训练馆,据悉,孟建柱部长在惠州考察时,也在综合训练馆小试身手,一连做了二十多个引体向上,尔后,孟部长称赞这里的训练器材好。投资70万元建立了可容纳56名学员的电脑培训室;配置单警装备160套、训练车2台、摩托车50辆;实现了办公电脑自动化。尤其难能可贵的是,在经费缺乏的情况下,陈汤辉以自己的影响力和人脉资源,积极向社会募捐到100台电视机、100部空调和热水器,为学员宿舍安装了电视、空调、热水器和通风设备,极大地改善了学员培训生活条件。同事们夸赞说:陈主任是以责任精心铸造着雷霆利剑!
从艺——靠执着追求完美
陈汤辉的从艺之路完全是业余而自觉的,因此,仅靠兴趣是不能持之以恒,更不可能成就辉煌的。陈汤辉对艺术的追求靠的是一种精神,这种精神就是执着。而正是这种执着的精神让他的作品在反映新时期军警风貌时,既注重催人向上,激越昂扬的旋律,又追求体现民间音乐淳朴自然、委婉清丽的特点,极富军警人情味。正是这种执着的精神,让他在艺术的道路上永不停歇,追求完美!
其实,陈汤辉参军前喜欢和擅长的是吹长笛。通过部队的培养,在参加广州军区作曲学习班学习后,他恋上了作曲。尤其是有幸被派到星海音乐学院作曲系进修两年后,更为他的声乐梦想插上了金色的翅膀,让他自由地在声乐的苍穹上飞翔,博风击雨,牵来彩虹,迎来朝阳!
陈汤辉与艺术有难解之缘!一生酷爱声乐的他,6年前又迷上了书法,从此展开艺术双翅,相信他在艺术的蓝天上会飞得更高、更远。这从他规划未来的退休生活时也能找出佐证。“再过几年退休后,我准备重操旧业:吹长笛。”陈汤辉一脸向往,略有所思地对我说:“主要是教授长笛演奏,培养新人。还要继续歌曲创作,向民间艺术如东江漁歌等吸取营养,同时,多参加一些民间艺术节、漁歌节,发现好苗子,扶持后来人。另外,就是练书法,陶冶情操。”陈汤辉停了一会儿,继续说:“当然会用多一些时间陪伴家人,特别是为高堂老母尽孝,不留遗恨在人间。”
陈汤辉有一个幸福的家,最让他津津乐道的有三点:一是他儿子如今已是惠州一名警察,子承父业他很自豪;二是孙女乖巧,他称之为其乐无穷;三是高堂老母健在,尽孝有径无遗撼。
陈汤辉的话朴实无华,但令人信服。听后,我不禁在心里默默地祝福他:健康长寿。同时,我更相信,陈汤辉在人生的旅途上,一定会伴着激越的进行曲,一路高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