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耗增效 改变产高利低现状


 

强化物资减耗增效   改变产高利低现状
 
中铁十五局集团五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宫 元 生
 
工程项目物资减耗增效,是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指导企业科学发展,改进企业管理中不符合科学发展的管理理念和管理办法,探索如何提升工程项目盈利水平,实实在在地寻求破解工程项目产高利低的有效途径。
 
一、要充分认识减耗增效工作的重要意义
 
资源约束功能,功能整合资源,功能释放于架构。工程项目减耗增效工作属于微观经济管理的细分要素。它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管理向标准化、制度化、流程化和精细化管理转变的重要基本途径。是防止市场风险、财务风险、安全风险、质量风险、突发性事件风险、法律风险的重要手段。成本核算是侧重于算,减耗增效是算与干结合、节流与开源结合,实现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目的。它融于工程项目全面管理之中,既是工程项目全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增产节约、增收节支、开源节流,全面提高经济社会效益的管理模式。经济社会效益是企业的命脉,提高经济社会效益,既是国有企业的经济责任,又是国有企业的政治责任、社会责任,更是工程公司专注工程管理、项目管理、创造利润的着力点和落脚点。提高工程项目的经济社会效益是施工企业科学发展的内在需求和必然要求。只有强化项目管理、提升管理水平,才能提高经济社会效益。减耗增效工作就是强化项目管理、提升管理水平的实实在在抓落实的工作,是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企业信誉的统一。它直接影响到工程公司整体盈利能力、良性扩张、规模经营、科学发展的质量和命运。
 
二、要进一步探索思考工程项目物资减耗增效工作的关节点
 
1、物资决定工程项目的效益和质量。工程项目中的材料费用占建安投资的60%以上,材料减耗增效潜力大、空间大、漏洞也大,物资招标采购势在必行。材料质量决定工程质量,工程产品中价值60%以上是经过采购由供应商提供的材料组成,即工程产品“生命”的60%以上取决于材料的质量。来货质量控制、过程质量控制、发货质量控制的三个环节,是材料质量控制的关键,是物资管理工作的重点。
2、物资招标采购投标人二次报价将会有力地促进工程项目的增效。在物资招投标采购过程中,要注意不应以第一次开标报价为唯一报价,而应该以开标报价和二次报价相结合,允许投保人在开标后,对自己原投标书标价进行适度调整,进行二次报价,以较低标价为中标价格,工程项目将会获得比原标书报价更好的增效效果。
3、要防止工程项目部在物资招标采购过程中承担市场价格波动风险。在物资招标采购过程中,要注意不应该以市场价格波动因素影响招标采购,而应该以中标价格一次性确定采购标价,合同中不留缺口,防止和杜绝因市场价格波动带来的风险。如钢绞线和钢材市场价格波动频率较高,在招投标采购定标价时必须一次性锁死,不预设浮动价格,市场价格波动因素的风险由物资招标采购中标人承担化解。
4、要防止物资招标采购最低价格的潜在风险。在物资招标采购过程中,要注意不应以中间商最低价格为唯一选择的供货商,而应该以尽量考察选择生产厂家直接供货为首要选择的供货商。减少中间环节,把投标者预期利润降到最低极限。有的项目部由于钢材加工数量限制和项目部周转资金限制,而选择了中间商供货。但是,一定要注意选择有雄厚资金实力和良好信誉的中间商。没有实力和信誉的中间商,价格压得再低也不能选择为供货商。他的材料质量不一定靠得住,有的是小厂生产的产品,以劣充优,有的供货商在检测产品时提供的样品是优质材料,供货时掺入劣质材料,给工程质量留下隐患和潜在风险。
5、要防止物资招标采购过程中中标人的弃标风险。在物资招标采购过程中,要注意不应该以小额定金作为招标人履约的保证金,而应该以中标人中标价格的20%左右作为中标人履约保证金,防止和避免中标人因市场价格波动较大或因其他因素而造成中标人自我弃标。如果中标人弃标,供货则无保证,将直接影响到施工生产进度,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有的项目部让中标人只缴纳1-2万元的履约保证金,将难以制约中标人的弃标行为。同时,应该注意规范合同文本,强化经济责任、行政责任、刑事责任的履约条款。
6、要防止物资招标采购过程中承担外委检测费用。在物资招标采购过程中,要注意项目部不应该承担外委检测费用,而应该有投标人承担。由投标人承担外委检测费用应该写进招标文件,防止互相扯皮。
7、要防止物资招标采购过程中按时间周期付款。物资招标采购过程中,要注意项目部付款程序和付款方法,不应该按照时间周期分批付款,而应该按照实物供货款数量分批付款。有的项目部与供货商协定每月20日至25日付款。特别是在施工生产急需材料时,供货商会乘时投机迫使项目部先付款后供货,不付款不供货,造成施工生产进度因缺材料而受到制约。
8、要防止工程项目部存在物资记账式管理。物资管理应该由记账式管理向实物实供实耗过程管理转变。项目部物资管理人员不应该把功夫用在物资购耗账目平衡的记账式管理方面,而应该以施工生产需要进行实购实耗、实用减耗的过程管理,防止和避免虚购虚耗和假票据列入物资消耗。要特别警惕项目部管理人员与工程队、架子队、专业公司物资管理人员联盟制造不实报销凭证,套取资金、化为私有。因此,必须坚持智者治于未病,否则,秋后将会颗粒不收。
 
三、要加强施工现场物资减耗增效工作
 
1、要精心优化具体施工方案。方案决定成本,成本约束方案。工程队、架子队、专业公司具体施工生产方案的制定和优选,是在工程项目整体施工组织设计指导下开展和完成的,主要是选择合理施工方法,抓住施工重点难点,合理配置生产要素。它既影响到整体工程项目的施工生产,又直接影响到分单项工程的施工进度、安全、质量、效益、机械设备、人工消耗、材料、能源消耗,防止和避免返工现象的发生。因此,优化具体施工方案是施工生产过程减耗增效工作的首要环节和基本前提,必须在认真审核熟悉工程图纸、施工组织设计、进行实地考察、了解地质水文、地标地貌情况基础上,进行细化优选施工方案,对减耗增效将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具体施工方案优选确定后,要组织技术人员对全体职工进行施工方案和实用技术培训,提升施工能力,加快施工进度,缩短施工工期,扩大减耗增效成果。通过培训,全体参加施工人员要做到对施工方案了如指掌,明白地质水文情况,明白设计意图和施工技术方案及各种预案;明白施工生产过程中的主要矛盾、最关键部位和工序之所在,明白重要的节点工期,明白最可怕的问题是什么。使职工在施工生产过程中人人心中有数、心中有大局,在施工生产中知道干什么、怎么干,以保证工程质量、安全、进度、效益目标的实现。
2、要实行日清月结。工程项目消耗资源是在施工生产中的消费。经济发展一般要经历建设、产业、消费三个阶段。资源在施工生产过程中的消费,是建设阶段的消费,处于初期阶段。资源在施工生产过程中消费,主要是直接用于施工生产所需要的工程量的人工、材料、机械台班、临时设施、周转材料、能源等方面的需要量。施工生产过程中减耗增效工作,就是要求施工单位在施工生产过程中以最小的资源消耗来建设达到符合质量安全工期效益要求的工程。作为作业层的工程队必须建立资源消耗成本核算总账,实行日清月结,比较精细地计算当日物耗成本,估算当日成本盈亏,与工资挂钩。每月25日全面结算减耗增效费用。
3、要全方位减少材料消耗量。材料消耗量的多少,取决于材料管理水平。要落实物资询价、采购、运输、保管、回收全过程的管理。工程队在施工生产过程中要突出抓住抓好抓实施工现场物资保管、发放、回收、核算四个环节。管理的好可以减少材料的损耗,对于模板、脚手架等周转材料,要根据具体施工方案核实核准,加快周转次数,以减少加工制作和租赁的数量。材料费在材料单价和用量不变的情况下,要尽量降低运输费用,特别是尽量防止和减少二次倒运带来的人财物浪费。同时,如果合同规定或经实验后业主批准应用代替材料,可以满足功能上的要求,异料同效将会促进材料费用的节约。减少施工现场库存或不要库存,建设标准化施工现场,落实实耗实进、工完料净,加强施工现场各种物资保护、及时清理、规范堆放、实物消耗登记等现场物资管理工作,都是减耗增效的基础性工作。
4、要开展以增产节约、增收节支为主线的劳动竞赛活动。要以保工期、保质量、保安全、保效益为主体,以节约一斤水泥、一个钢筋头、一铲沙石料、一滴油、一个机械台班、一个扒钉、一寸铁丝、一个螺丝钉、一米电缆线、一把铁锹为载体,全员全过程全面开展增产节约、增收节支为主线的劳动竞赛活动,确保减耗增效具体指标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