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忆璇,一位跳舞的女性,所以她以前可以被称为舞娘。现在则要在前面加上“平胸”两字——因为对自己身材感到遗憾,以平胸身份上了一档节目,希望赢得基金用来隆胸。估计马上又要改为丰胸舞娘,因为她刚成功做完隆胸手术,还把隆胸日记在网上公布。
我知道她是一位北漂的舞蹈老师,北漂就是个与辛苦、奋斗绑在一起的词,再加上搞艺术,那更是艰辛。她隆胸这件事上,我比较感兴趣的是人们的议论。
男同志们的看法——对于胸,确实喜欢大,但不喜欢假。“要是自己老婆这样,你不觉得别扭么?”女同胞的看法——其实很多人有这种隐约的年头,但还是有些心理身体上的恐惧,毕竟不是自己原装。但看到有人这样后,“脑中乒地一闪,觉得也不错,也想去隆!”然后不管男女同志,都有一类看法:隆就隆吧,但跳出来每天说自己是隆过胸的还贴日记,你这就有毛病了。
这些看法中,男女同志的可以对比着看。首先,文明社会毫无疑问是男性主导,女性形体的审美倾向,不是由女性自己,而是男性来决定。1000年前男人喜欢三寸金莲,女人就不得不裹脚;1000年后男人喜欢大胸,丰满的女性就下意识地自信满足。试图改变它是另一个领域的话题,我们现在先接受之。
其次,西方有荒蛮文明的光荣传统,不是说多野蛮,茹毛饮血,而是他们的表达更直接,更单纯,更坦率。我喜欢胸大——那我弄大——好,我喜欢。很干脆。而中国男性则是更纠结的一个群体。首先因为两千年的耳濡目染,我们的性格更含蓄、中庸;而生在这样一个价值观冲撞激烈的时代,我们又接受了很多西方的奔放思想和开放意识。结果就是弄得很多人喜欢大胸,但说不出口。“不管胸大胸小,还是感情重要。”然后一有傲人胸围的美女路过,眼神就都飘过去了。倒不是虚伪,这就是文化习性。
你看国外,一家子七口女性隆胸十数次的有,丈夫陪妻子去整形医院完善胸型的有,父母带女儿最健康隆胸手术的有。虽然也有人就是不喜欢隆的胸,喜欢原装,但整个社会风气是开明而坦诚的,没把这看的像“整形手术”一样严重,而是一项“美容美体”。中国就要纠结得多。男人喜欢大的不讲出来,看到大的要知道是隆的还心里别扭;女人有隆胸意愿,却又觉得这事儿可大了,在自己身体上动刀,拿父母上天赐予的肉体做实验,各种不是滋味都往上冒。
所以我觉得王忆璇的这个举动,很坦诚,很直率。当代中国,各种有关性的文学网络作品层出不穷,电影电视对于性的描写尺度越来越宽,但自家屋内陈设关于性文化的绘画摆件等,却还大不如一千年前。建国之后六十年,经历了对信仰、宗教、传统的毁灭性颠覆,我们变得极为封闭与内敛;改革开放三十年,我们又以令人生畏的速度接受当代西方性文化。我们的潜意识中还没有完全摆脱对性的禁忌,但生活方式上又充满了各种活色生香。以追求美的态度坦然应对性文化,其实是最便捷最合理的态度。
至于大声对世界说我要隆胸让所有人都知道,让很多人别扭了。我想说,同志们,这样的“别扭”大概会越来越多。如上所说,我们的文化传统是含蓄而中庸的,激进就会被削成平凡扔进箩筐。我们有一个习惯是沉默,有一种泯灭人的方法也是沉默。沉默代表不反抗,代表潜意识的趋同,代表对新生事物的拒绝。这对谁有利——皇帝啊,两千年的封建社会不是白来的。
但现代社会,价值观多元化,信息冗余化,需要自由和凸显个性。认识了解王忆璇,可以知道她是像上节目所说,是要突破自己,客服心理身体上的自卑,所以大声说出来,让这个世界给予她力量。但就算不认识不了解她,我也认为,这种方式本身就有积极的一面。表达自己的方法、与人沟通的方法,已经不是金字塔阶级社会的沉默与潜移默化,而是平行社会的出位与自由传递。人们不习惯,因为还有些根深蒂固的东西盘绕在我们脑中;人们会赞同,因为这种声音,平等而洪亮地唤醒了他们某些内心渴望。
何止隆胸,我们现在的社会有太多这种现象:虽然湖底波涛涌动,但沉默的湖面仍然没有半点涟漪,鱼儿都像怕上面有渔网守着般默不作声。这时一个人敢为天下先,冒着被三俗被鄙视的危险跳出水面发出声,然后很多也许暗自犹豫许久的人恍然大悟地跟着呐喊:其实我也这样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