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职场高端人物离职之谜
创业板的推出,创造了大批亿万富翁,他们曾激情满怀共同创业,他们曾经历艰辛共渡难关,而就在企业上市不久,他们却选择纷纷离开旧穴,远走他乡,究竟是企业内部存在不可告人的秘密还是急于将股票变为巨额现金,落袋为安,还是个人不能满足企业发展需求,究竟在他们背后发生了什么?
完成使命,急流勇“退”
焦点人物:彭清
入职时间:2007年3月
离职时间:2010年3月
公司上市时间:2009年10月30日
年薪:16万,持股:253.8万股,持股成本:大约31万,
离职时股价:33元,市值:8375万元。
46岁的彭清最早出道于互联网,后转投PE行业,曾在中国宽带产业投资基金
担任高级投资经理,并在多家IT公司担任过高管.2006年底,网宿科技在急需融资时,公司的创始人刘成彦等找到了彭清.
彭清于2007年3月加入网宿科技。 2个月后, 彭清当选为董事, 并开始担任网宿科技总裁。业内推测,邀请彭清加盟公司出任董事,总经理,正是看中了他在创投行业的能力,在彭清加盟后,网宿科技很快得到了两笔来自深创投、达晨创投的PE注资,各4000万。2007年12月, 彭清获得网宿科技部分股权转让,上市前已成为网宿科技第5大股东,2009年网宿科技成功上市。
业内人士分析,从种种表现来看,将网宿科技打造上市是彭清加盟网宿科技的终极目标, 现在其在公司的"使命"已基本完成,离职背后难掩利益动机,这也造成彭清"三年总经理,上市即请辞"的根本原因。彭清在接受采访时说:“业绩压力大是其离职主要原因。”
综合以上相关媒体报道结合目前公司现状,企业业绩问题是实情,作为职业经理人在面对业绩压力离职,多少对其未来的选择新企业有些羁绊,如果选择创业,同样会面对更大压力。这样分析,那请辞后,可以套现是其请辞的最好诠释。离职后,继续其创投行业老本行是其不错的归宿。
业绩压力?内讧?创始人“被”离职
焦点人物:邓国顺 朗科科技(300042)创始人、董事长总经理
创立时间:1999年5月
离职时间:2010年9月
公司上市时间:2010年1月8日
年薪:49.27万元,持股:1545万股,占比:23.13%,第一大股东
离职时股价:32.81元,市值:50691.45万元
资料显示,1999年,邓国顺与成晓华共同研制出世界第一款闪存盘,取名U盘,邓国顺也因此被业界誉为“U盘之父”。朗科设立以来,邓国顺一直担任董事长兼总经理,成晓华则长期担任朗科科技董事,其中1999年至2006年担任副总经理职务,但此后仅出任董事一职。
邓国顺和成晓华也是朗科科技持股量最大的两位股东。朗科今年1月8日登陆深圳创业板,上市后邓国顺持有公司1545万股股权,占总股本比例23.13%;成晓华持股1102.52万股,占比16.50%。
邓国顺9月10日提出书面辞呈,表示因个人原因希望辞去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董事会战略委员会委员和审计委员会委员等多项职务。董事会会议推选出新的董事长,公司的另一重要创始人成晓华接过帅印。
《时代周报》报道:“邓国顺离职其实早在业内预料内”,一位曾在朗科担任中层领导的人士介绍:此前朗科已出现至少4次以上的人事变动,2003年曾有数名经理级别人物集体辞职,而原因是邓国顺并不注重产品研发。
据此人士透露:“Frank是一个较为霸道和独裁的人,他只要作出了一个决策,其他人将很难更改。早前公司在未来发展方向上,内部其实就已经有了争斗,但最终还是邓占上风。”
在记者采访过程中,朗科内部员工对邓国顺的离职表现得极为平静,多人称此事件对员工没有任何影响,公司也未为这位朗科创始人举办任何的欢送仪式。
“Frank和Steven(成晓华)都是公司的创始人,谁来执掌其实并没有什么影响,并且Frank很久都不直接负责公司运营部分,朗科负责技术这一块的是我们的宗副总裁。”彭小姐称。
“成晓华还比较注重技术研发,如果当时是他在位,我们一批人也就不会走了,毕竟大家都是想干事的人,这也是朗科一直都存在着内斗的原因。”朗科前员工对时代周报如此说。
耐人寻味的是,自邓国顺发布辞职消息后,负责媒体联络的公司董秘王爱凤却显得异常低调。据彭小姐称:王爱凤目前正在休假。
“王爱凤和邓国顺的关系一直比较好,这是内部都知道的事情,Steven上台后,肯定会清洗一部分人。”对于董秘在公司处于风口浪尖的时候选择休假的异常现象,朗科前中层人士一语中的地指出。
综上可以看出:能让一个创始人离职,最大的还是内部关系,业绩压力只是幌子,试想你自己的亲儿子犯罪了,难道你就不认儿子了,舍不得吧。除非儿子弑父弑母,否则隔断这样的关系,难!
辞职成功创业,与老东家成为对手
招股说明书显示,乾照光电成立仅四年,其核心团队成员均来自三安光电大股东三安电子。董事长邓电明原为三安电子总经理,总经理王向武曾任三安电子副总经理、总工程师,董事叶孙义曾任三安电子财务部经理,上述3人分别持有乾照光电发行前22.6%、16.6%、7.5%的股权。此外,公司另有5人原来也在三安电子任职。
易联众董事长古培坚1989年7月至1999年2月曾任实达集团部门主管、总裁助理、副总裁,发行前持有易联众47.875%的股份,也是公司实际控制人。
星网锐捷高管也大都来自实达集团。董事长黄奕豪曾任实达集团董事、高级副总裁,副董事长阮加勇曾任实达集团董事、副总裁。此外,董事林冰、刘忠东、郑维宏等均来自实达集团,这五人分别间接持有公司210.5万股、145.6万股、144.4万股、63万股和131.6万股。
此外,新大陆董事长胡钢、副董事长王晶也来自实达集团。而第一家成功赴美上市的中国软件企业东南融通的董事长贾晓工原是厦门信达副总经理,公司董事、总经理、副总经理也都来自于厦门信达。
高级人才辞职创业,本无可厚非,历史上也不乏知名人士通过自己的努力,在原公司辞职后重新打拼出一片天地,但是如果在创业过程中,“透支”原来所在公司的人脉、信息、甚至资源的话,就不得不被人质疑了。同样对于原公司来说,对于高管辞职,同样也应该摆平心态,“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应小心加以戒备。此外也应反思公司对核心技术、商业秘密的保护措施是否到位。
无论是来自外部商业的压力,还是内部关系的压力,作为一名创始人或者高级管理人员,更应该从本源上去思考问题,上帝公平对待每一个人,而我们也应该从灵魂深处知道路在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