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十二五规划:大跃进三千万辆大卫星?


汽车十二五规划:大跃进三千万辆大卫星?

    ——宏伟蓝图勾画出来,怎么实现光靠理想吗?

    1015日,汽车十二五规划如期“泄漏”,在一遍抑制产能过剩,不再注重产量目标的呼声中,我国到2015年的汽车规划产能预计仍然将超过3000万辆!——“工信部公布工信部组规划十二五期间汽车产能,到2015年规划产能为2300-3100万辆,与中汽协预计的2500万产能一致”。——2500万辆与3100万辆的差距可是600万辆,这怎么也不能算一致。而且不管是好大喜功也好,预埋提前量也好,中国车企总是要比规划多算一点的,一个例证就是在此前的中国汽车产业论坛上,发改委陈斌就“提醒车企”——“坚决抑制汽车工业产能过剩!”因为“根据调查,2015年年底汽车企业规划产能3124万辆。” 

    3000万辆是个什么数目呢?虽然环比增速连降,但今年以来汽车产销依然保持了不错的态势,预计到年底也就1700万辆,去年全年是1300万辆,也就是说,到2015年,一年的产量将为“历史上最好的”2009年加上2010年的总和!——多么惊人的数字!——历史总是会重复吗?看到这接近疯狂的产能,虽然没有经历过,但笔者不由得想起了几十年前让中国经济几乎毁于一旦的大跃进!

大跃进?放出三千万辆大卫星?

    笔者在危言耸听吗?要知道,产能的疯狂必须有其“群众基础”的,十二五期间,汽车群雄无不磨刀霍霍:

    20105月份,吉利宣布在兰州建设年产12万辆车的生产线项目;当月,“长城汽车天津30万辆乘用车项目”启动,而根据规划,长城未来5年将在天津、保定新增产能150万辆;2010年产能达到50万辆、销量目标40万辆;2015年产能200万辆、销量目标180万辆。接下来,奇瑞汽车鄂尔多斯项目开工,规划形成年产30万辆SUV、皮卡、商务车、改装车的生产能力。奇瑞及其合作伙伴将为此投入资金200亿元,也是计划“十二五”期间完成投资。然后是,长安汽车在江西景德镇初步规划年产整车50万辆,发动机30万台……

    上面说的是国内的,国外企业、合资外方又何尝不是如此?大众汽车日前宣布,对华投资再增加16亿欧元,主要用于南北大众即将在广东开建的两家新工厂,至此大众在中国的新投资总额将达60亿欧元。产能?产能至少50万辆罢。一汽通用在建的哈尔滨整车厂投产后,其总产能将达到20万辆。长安福特在重庆建造第三工厂,计划于2012年竣工,项目初期完成后,长安福特的总产能将从目前的41万辆扩充至60万辆。

    与欧美企业相比,日韩系汽车厂商“胃口”也是不小的。本田宣布的新扩张计划上看,其番禺增城工厂将增加12万辆产能;此前,日产在全球最大的新工厂——东风日产花都第二工厂已经开始投入建设,日产还计划在华年产能从67万辆提高至100万辆;现代已在中国兴建第五座工厂,定于2012年前投产,规划年产30万辆……

头脑要清醒,千万别掉入陷阱!

    ……这么多车卖给谁?!对此,郎咸平说,“‘大跃进’一窝蜂思想又来了。所有的学习、研发、积累通通都不要,干嘛呢,从0跳到100,就像当初的‘超英赶美’。”或许有人要说,这里面有不少是新能源车,应该很有销量。但新能源车真的有前途吗?对此我们不妨再思考思考郎咸平的话——“汽车发动机真正领先的是哪个国家?美国、日本和德国。新能源方面领先的又是谁?欧洲领先,美国其次。这两项我们都不如人家,如果这真是个可行的项目的话,这些发达国家为什么不做?你不觉得可笑吗?”

    在发展经济,发展产业的过程中,要从实际出发,做到实事求是。1958年大跃进,最惨痛的教训是脱离了实事求是的精神,说大话搞弄虚作假。农业放高产“卫星”,亩产万斤粮,甚至12万斤粮食,又有那个是真实的呢?或许有人要说,我们错了,合资企业精明,不也错了?别忘了,合资企业外方可是掌握着核心技术的,它用技术入股,你投入的可是真金白银,出了问题,它一拍屁股走人,你投入那么多,怎么办?

    深思吧!

 

授权状态:本文已经授权搜狐网独家刊发,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