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政策不应偏食,五谷杂粮统统得吃


产业政策不应偏食,五谷杂粮统统得吃

\周丽君

《时代周报》记者余跃尖锐指出:“我国汽车产业政策类似一家家车企的长期规划,除了快速提升产销量外,诸如城市拥堵、燃油紧张、道路建设、停车困难等涉及民生的问题统统被抛在脑后。”

包括余跃在内,虽然有不少人士都已指出,我国汽车产业政策存在偏食现象,但令人担忧的是,这种现象可能愈演愈烈。

《北京青年报》记者王澈报道:近日,中国汽车行业的十二五规划草案的初稿已经制定完毕,总体目标强调我国汽车工业发展要从汽车大国向汽车强国转变。规划中有一项目标是:将提高自主品牌国内份额。2015年,中国自主品牌汽车市场比例将进一步扩大,自主品牌乘用车国内市场份额超过50%,其中自主品牌轿车国内份额超过40%。大型汽车企业应具备接近世界先进水平的自主产品平台开发能力。

提高产销量,尤其是自主品牌的产销量的确是好,的确是件好事,不仅可创造大量GDP,而且还能解决社会就业等。但就像人,如一味吃人参,肯定不好,被人参补死的不在少数。

汽车评论员auto达人认为:对于保有量的不断增加,一方面表示中国经济在进一步推进,另一方面也是在为中国的汽车行业预警,为中国社会预警,道路交通设施和驾驶素质远远跟不上了,节能减排技术远远跟不上了,污染日益扩大化,社会的承载能力已经到极限了,目前的保佑量已经是人们生活中的沉重负担了,并且这个负担还在继续加重。

不仅评论员auto达人有这方面的感受,笔者也是,曾在北京居住的四五年里,一提到交通,那简直就是噩梦。

情况已经愈演愈烈,改变产业政策的偏食现象,已是时不我待。

很多善事专家指出,搭配着饮食,才是健康的饮食,五谷杂粮一个都不能少。在新的汽车产业政策中,发展自主品牌自然不能少,诸如城市拥堵、燃油紧张、道路建设、停车困难等涉及民生的问题,不仅应统统被提上议事日程,而且还得认真实践。这样一个产业政策,才更健康,在这样的环境里,自主品牌才能更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