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感于“嘉州画派”的继承和发扬


有感于“嘉州画派”的继承和发扬

刘星

 

    大概是1984年吧,我认识了四川著名画家李道熙先生。当时,他陪伴他的结发妻子在西安看病,为了照顾他们,郭琦先生在西安外国语学院的一个专家楼为他们安排了住处,道熙先生经常在住所的二楼画画,我也就经常去那里看他画画。这期间,道熙先生给我介绍过李琼久和嘉州画院的事,并说李琼久画的很好,他的画吸收了一些李琼久的东西,这是我第一次听说“李琼久”的名字和“嘉州画院”这样的事。之后有一次,我在陕西师范大学图书馆老馆长任天夫先生先生家里看到过一幅五言对联,字很大,笔势纵横若万马奔腾,墨象老辣若枯藤老树,颇有汉魏的感觉,任先生给我介绍说那是李琼久给郭琦写的,郭琦转赠给了他。任老介绍说:“郭琦给我讲,李琼久是四川的石鲁。”这大概是我第二次听到了李琼久的名字。又有一次在江文湛先生西安国画院的家里,我看到了一幅六尺大对联(好像也是五言联吧),字写得很好,江先生给我介绍说是李琼久前一日来他家时写的。这是我第三次听到李琼久的名字,第二次看到他写的字。从此,我对李琼久先生的书法和画艺就留心了起来。

    2010年9月25日,程峰先生打电话给我说乐山市将于9月30日举办嘉州画派学术研讨会,认为我和嘉州画派代表画家李道熙先生有过交往,便建议我参加这次会议。我知道官方举办这样的会议,邀请专家肯定已经定局,我个人怎么好意思提出去参加这个会呢?然而程峰先生热情向会议承办方乐山文化馆推荐,馆方也很快给我打来电话发出邀请,我也就顺势答应参会了。

    9月29日,我和妻子乘飞机到达成都双流机场,经中国美网老总廖峰接站,转而又将我们送到乐山。

到乐山的第一件事,就是看《嘉州画院优秀作品展》。这个展览可以说是汇集了嘉州画院优秀画家的最新优秀作品,基本上反映了乐山画坛目前的创作力量。给我的第一印象是,像乐山这样的一个地级市,能有这么多水平不错的画家,这在陕西的地级市里还是找不到的;第二个印象,乐山画坛的画家们,其创作风格是存在一个基本的共同特征的,其源流,都可以在李琼久的作品中找到源头,反映出比较明显的师承关系。因此,从画派的意义上,要说“嘉州画派”,我认为还是存在的。

    当然,在研讨会上,林木先生提出了画派成立的四个最基本的条件,此前,在2010年5月10日《艺术镜报》第23期上,我通过《画派匮乏的时代》这篇文章也提出过画派成立的五个最基本的条件:一、它必须是一个经常在一起活动的群体;二、这个群体信奉着共同的艺术思想,有着基本接近的审美价值观;三、有共同的师承,或者说有一位共同的宗师;四、有大致一致的风格取向;五、在某个地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有众多的追随者。根据这五点衡量,“嘉州画派”的确存在有几个条件不完全具备,但是是否就因此否定“嘉州画派”的存在呢?我认为这还需要慎重。怀疑者主要集中在两点上,一是“嘉州画派”没有自己明确的理论主张;二是它的影响力还没有走出乐山,甚至在四川都没有得到广泛的认同,更谈不上全国范围的认可。林木先生的发言虽然没有直接说出上述的两点怀疑,但大家也都基本听明白了他所指出的问题所在。林木先生似乎更加强调一个画派之所以能够成立它必须要在全国产生重要的影响力、并得到全国广泛的认同这一点。我这里不妨对这两点谈点自己的看法。

从一个画派能够成立所必须具备的艺术思想来讲,嘉州画派虽然没有发表于报刊的明确理论主张,但我从李琼久先生、李道熙先生的众多画面题款中,发现了不少论艺术的观点。这些观点,或许正是李琼久、李道熙经常教导自己的弟子们经常谈论的艺术观点。换言之,李琼久、李道熙他们并不是没有自己的艺术主张,只是他们的主张没有通过著述的形式发表出来,而是表述在他们的绘画作品上。我认为,这也是可以的。一个画派的艺术主张,未必表现为鸿篇巨著,画家的日记、谈艺录、画面题款等,也都可是画家表达自己的艺术思想的地方,不管以什么方式,只要他们有思想主张,这个画派也就有了理论主张。当然,他们在画面题款中所表达出来的艺术思想是否自成系统,是否和其它画派的艺术思想拉开距离,这就需要嘉州画坛的画家、理论家们在日后的研究中做进一步整理;如果没有,嘉州画风要称之为“嘉州画派”当然是成问题的。

    从画家队伍来看,罗孟汀、李琼久、李道熙、杨风、李忠纯、余龙、程峰、卜敬恒等,明显地存在第一代与第二代的传承关系。如果说罗孟汀、李琼久为嘉州山水画风的确立开辟了技法与风格的先河的话,那么李道熙、杨风无疑给嘉州画坛的花鸟画画风奠定了切实的技法基础。嘉州画派如果说在理论上能够成立的画,那么山水画、花鸟画无疑是这个画派最具代表性的两个创作领域。这次在乐山,我切实地看到了几位代表画家的一些作品,罗孟汀的作品,传统功力深,画面经营精到,笔墨气息醇厚,有明显的文人画品格的继承。李琼久的山水画大刀阔斧,富有创新精神,虽然粗制滥造之作比较多,但其精品亦堪能为嘉州画坛扛鼎。李道熙虽然自己承认吸收过李琼久的笔墨长处,但就画面经营的成熟程度以及笔墨表现的深入程度来说,无疑比李琼久高出一筹。李忠纯的山水画带有比较明显的李琼久的影响,据说李忠纯是李琼久的嫡传弟子,其山水画无论是树的画法、山石的画法还是章法结构的特点,都带有李琼久的影子,只是在用色上,他比老师显得更加大胆,在画面的经营上,也显得比老师更加周到。程峰这几年热衷于画峨眉山,他经常深入峨眉山画那里的树、那里的寺庙、那里的水流瀑布,虽然从画面结构上来看,其山水画在章法特点上已经和老一辈拉开了一点距离,但是,树的画法,以及用笔习惯,仍旧没有脱出李琼久和李道熙两家的藩篱。余龙的画笔墨沉厚大气,在大气这一点上,他是继承了李琼久的作风的,但是,这几年除了继承嘉州老一辈的笔墨传统外,他还明显学了一些外面的东西,他的画,和传统的嘉州画风目前已经开始拉开了一点距离。可以看出,这个群体在笔墨风格上,有着比较明显的一致取向,现在大家都在尊推李琼久为这个画派的代表和宗师,我认为这是符合历史实际的。从影响上来看,李琼久、李道熙、罗孟汀等人的影响力覆盖嘉州,并波及四川全省,从画市大量的赝品来看,四川目前还是有相当多的跟随者的。所以,综合上述几点来看,我认为以李琼久为代表的嘉州画家群体,通过他们长期的团结和创作,已经形成了一个画派,这一点是无需置疑的。

    乐山市政府为了响应省委主要领导关于打造巴蜀画派的指示精神,目前着力于宣传和打造嘉州画派,我认为这对四川画坛无疑是一件极好的事情。但是,宣传要注意方法。从我这次在乐山的感受以及所见所闻来说,打造嘉州画派应该注意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画派是一个群体概念,宣传画派,一定要着力于画家群体的宣传和打造;在嘉州画派的形成过程中,李琼久、罗孟汀、李道熙等老画家都是功臣,都是现在的嘉州画派笔墨传统的创造者,如果在宣传中只着眼于宣传李琼久一个人,而忽视或有意躲开罗孟汀和李道熙等画家,我认为这既不符合历史事实,也不利于打造和宣传嘉州画派。二、罗孟汀、李琼久、李道熙等老一辈画家在他们的画面题款中表达了大量的艺术思想,这些思想虽然是散乱的,但它很可能涉及到艺术创作的方方面面,体现出了嘉州画派的艺术思想,这些,都需要现在嘉州的画家和理论家们认真梳理研究,以便为嘉州画派整理出一个系统的艺术思想和理论主张来。三、嘉州画派的成长和推出,离不开长安画派的影响和石鲁、郭琦、冯建吴等人的帮助,如果躲开长安画派谈嘉州画派,那既不符合历史事实,也不是一个应有的学术态度。四、第二代嘉州画坛的画家们必须团结,必须经常在一起活动,或一起出去写生,或一起讨论创作,或经常搞研讨,只有这样才能谈得上嘉州画派的继承和发扬,否则,重整嘉州画派将会成为一句空话。

 

                                            2010年10月5日于长安望山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