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5000万品尝当洋官啥滋味?
22日,北京市东城区首次公布20年人才发展战略规划,提出要分期分批选送优秀人才到发达国家政府部门挂职。据介绍,此前东城干部国外挂职的主要目的地是韩国,今后打算增加去美国挂职锻炼的机会。此外,东城区每年为人才“投资”将不少于5000万元,七成以上的国企领导将通过市场化方式选聘,并将加大公务员考核日常工作业绩的权重。 (23日新华网)
http://www.ce.cn/xwzx/gnsz/gdxw/201011/23/t20101123_21989627.shtml
选派官员到国外挂职,的确很有创意,尽管据报道说,从2003年开始已经开始实施,但听起来还是让人觉得相当的新鲜。不过,一年选派一两个人,就得花上5000万元,却让人觉得不像挂职锻炼,反倒似品尝当洋官滋味的一种官员福利。
不是吗?既然是到对方挂职,那是要干事的,不拿对方报酬,反而还要倒贴,哪有这个理儿?当然这或许是国际上的惯例吧,不过,既然是友好城市、政府之间的双向行为,互派官员到对方挂职,各自享受各自的薪水,至多增加点额外生活等方面的费用,大家也就扯平了,何须支付5000万的天价培训费用?
诚然,官方也许自有考虑和道理,不是普通百姓所完全能够知晓和理解的,只是,这昂贵的培训费到底用在哪里,总该让纳税人明白吧?更重要的是,前往挂职官员是什么身份,到对方学到了啥经验,回来后在哪些方面得到应用,取得什么成果,总有必要按照透明政务的要求,满足下公众的知情权吧?
不然,大家走马灯似的轮流到国外当洋官,虽是以人才交流、培训的名义,却很容易让大家误解为去国外体验生活,品尝当洋官的滋味。
花5000万品尝当洋官啥滋味?
评论
3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