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罗裕
在中国汽车界众多营销老总中,一汽马自达的于洪江绝对算得上是个敢作敢为的人。
昨天,他以“我做了一个艰难的决定”为题,发布了一篇微薄:“Mazda8价格纠结的结果:定低7万。按照我们常规的定价逻辑(如下图所示),带双侧电动侧滑门的Mazda8至尊版,比照新GL8 2.4AT舒适版(28.8万)和2.4AT行政版(32.8万),应该定价为32万,最终定价24.98万。”
与马自达8发布会现场,在马8旁边摆放GL8相同的是,这次于洪江又将子弹飞向了新GL8。
更令人叫绝的是,于洪江甚至将马8与GL8 2.4L行政版(32.8万元)及GL8 2.4L行政版(28.8万元)的装备进行了的全面对比。
如此装备“大暴晒”之下,其实只能得出两种“刺刀见红”的结论:
其一,是马8的装备对比缺乏依据,不靠谱。
其二,就是依赖品牌强势,新GL8的刀磨得实在太快。两款跟马自达8构成竞争的2.4升车型,28.8万和32.8万的价格与自身配置极为不符,不但安吉星、DVD、电动尾门等亮点配置都只在3.0升车型上,就连单侧电动侧滑门也没有。
究竟是哪种结论将更占上风呢?
作为一流的乘用车企,笔者相信上海通用和一汽马自达都有充分的MPV市场调查作为定价依据。
相比上海通用摆出的品牌主导型营销策略,于洪江这次摆出的显然是价格主导型的营销策略。
但在高端MPV市场,客户是否重视性价比更甚于品牌呢,这将决定这场口舌之争的天平倾向归属。
笔者的观点是,两者硬碰硬的话,马自达8的最大优势在于第二排、价格,短板在于4速变速箱。新GL8低端车型的最大优势在于车身空间、品牌和渠道,短板在于油耗和性价比。
进一步论述,GL8作为MPV市场上的老大哥,是最早进入这一市场,还有着多年的品牌、口碑积累和成熟的营销策略。而马自达一直主攻家用车市场,这样的品牌形象要转换到公商务用车市场,不但需要消费者重新认知,一汽马自达自身目前也为缺乏相关的营销经验和资源。
另外,相比新GL8一口气把两张牌打完,马8尚有后手。若马8在日本本土的2.3T涡轮增压发动机能尽快完成测试并引进,就能补充马8的产品序列,也好在全面战线上与新GL8开战。
不过,几乎可以肯定的是,马8放低身价——“定低7万”,一定能将子弹射向新GL8,但能否击中新GL8要害,则要看上海通用如何自圆定价说了。(by
danieluo)
(独家供稿新浪汽车,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欢迎广大网友指正、赐教,email:[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