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中医不是医学的独门之学。
中华中医是天地人合一之学,合的是天元一气,名之为道,此学广大旁通,主要之理不在人体结构医学之中,而是在人体框架平衡和天理自然之中,在科学上旁及尖端物理对最小物质粒子的阴阳变化性能的认识、生物化学对最小物质粒子的阴阳变化的影响、天文气象的周期变化对最小物质粒子的载能变化的影响,天体旋运的周期变化对最小物质粒子的能态变化的理性认识。气体动力学流体力学等理学对最小物质粒子的阴阳变化和载能变化的影响。这些变化和影响,也即是对人体状态变化的主要影响,这个影响,即牵涉到中国大一统的学说,太极理论的阴阳学说,对于这个问题的整体认识唯有易学能够广含,并能从数理上,从通天之本在于阴阳上,给予了阴阳不测为之神的通天以断的天机。这个天机阴阳变化表达一套和电脑利用阴阳变化的表达一套很相像。人脑的自然应用是中国人首先开发的。近代的电脑的应用是被外国人首先开发的,可以说电脑的开发是在科学发展到现代后,在开发人脑方法的启示下逐渐发展形成的。电脑的表达主要是象声,人脑的表达还要多一个内在的力学联系之道,这个力学联系之道即牵涉到最小物质道子的天性之道,阴阳调整之道。
至于医学之中的方药配伍的阴阳变化,必须是在上述之理的指导下才能准确的进行。否则即是盲然所为,即是沿习祖方,结合人体试验而得经验效方。而今天的医学即被局限在这个应用范围内,老式中医是把易学转用到脉学中而求易学之理的大向,详细入微那脉学又是不可能有易学直接表达得清楚。
中医之道是大道也,旁及各个学科,而主要指导之理又不在目前所划的医的范围之中,指导医学之理已经被当今的医学体制排斥在外,所以中医在此情况下,道理不清,只能逐渐趋亡,科学的准绳开发人脑的大一统易学丢失,必然走向迷途无往。易学精典文化不复,养生效法必失,中华医理无根,向往中医发达,在做梦矣,要想美梦成真,精典易学大道必须盛旺。
要想易学兴旺,必须在全国修练易道的各种工科出身:物理、化学、力学、水利、电讯、气象、电力、机械等各科出身的将成为医学来源的主力军,才能把中华的中医推向高级阶段,才能培养出中医大家。中医才能快速的发展起来,若固守中医一门,则中国的中医离亡不远了。
2010/12/13庚寅、戊子、丁酉、丁巳。
73岁 高品山奉献,QQ173438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