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石油天然气合作的新态势1


中俄石油天然气合作的新态势

中俄两国的石油合作由来已久,我国目前已经通过铁路运输从俄罗斯购入大量石油,以缓解石油供给不足的状况。而且目前两国政府都在加大石油合作力度,两国合作无论从运输手段、贸易量、合作模式上看,还是从地域、参与主体、融资渠道上看,都呈现出向全方位的多元化、深层次方向发展的趋势。

随着20063月普京的到访,中俄能源领域的合作揭开了新篇章。321,中国石油分别与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俄罗斯石油公司和俄罗斯管道运输公司签署了三个能源合作文件。从此,中俄两国石油天然气合作进入了实质性的项目落实阶段,这标志着中俄石油天然气合作向前迈出了坚实的一大步。

一、从石油天然气的运输手段看,将从以铁路为主逐步转到以管道为主

俄罗斯是中国重要的能源进口市场,两国通过铁路运输进行合作的形式由来已久。随着两国合作规模的扩大,发展管道运输已成为历史的必然。目前远东输油管道建设已经启动,而且2008年俄罗斯开始建设保障俄罗斯向中国西北出口天然气的阿尔泰输气管道。据俄新网报道,2006年俄罗斯经由西伯利亚铁路向中国输送石油超过1000万吨(7330万桶),同比增长33.6%。另据东西伯利亚铁路公司新闻处提供的资料,从2006年初开始经过外贝加尔斯克向中国输出的原油量大大增加。第一季度通过这一通道运输了171万多吨,比上年同比增长了53.5%中国是亚洲最大的能源需求市场,因此,俄罗斯需要这样一个持久而稳定的石油市场,俄罗斯也希望通过一条石油管道在稳固中国市场的同时打开亚太市场。

中俄之间一直以来就对石油管道的建设进行着磋商,在安大线安纳线之争后,最终敲定泰纳线(东西伯利亚-太平洋输油管道)(见图9-1)。 2006428开始,俄罗斯输油管道泰纳线开始铺设。管道主线通往纳霍德卡,其中从斯科沃罗季诺修建一条的支线通往中国的大庆。向大庆输出石油,俄罗斯可以实现原油出口路线多样化,把石油卖到整个亚太地区,从而避免俄罗斯依赖单一石油客户的局面。同时,泰纳线也是对中、日、韩甚至大洋彼岸美国的兼顾,使普京的远东战略得以深化。而且,如果泰纳线干线于2008年顺利完工,西油东输,加上远东不断增加的石油,不仅能满足远东对原油及其衍生产品的需求,提升该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而且还能扩充俄罗斯东部地区与东北亚国家合作的资本。

东西伯利亚-太平洋输油管道能够将西伯利亚各油田的石油输送至亚太地区市场。 东西伯利亚-太平洋输油管道项目分两个阶段实施。第一阶段铺设泰舍特至斯科沃罗季诺2400公里的输油管道,并在太平洋沿岸修建年输油量为3000万吨的石油转运港。第二阶段计划铺设斯科沃罗季诺至太平洋沿岸的管道,将第一阶段输油管道的通过能力将增至8000万吨。预计,如果东线管道中国支线输油量为3000万吨,那么斯科沃罗季诺至太平洋沿岸的管道的输油量则为5000万吨。目前俄罗斯石油管道运输公司已经铺设了940公里管道。俄罗斯石油管道运输公司总裁谢苗·魏因施托克称,东西伯利亚-太平洋输油管道中国支线造价为4.36亿美元[1]20077月,俄罗斯石油管道运输公司同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签署了有关建设中俄石油管道的协议。温家宝总理在11月初出席中俄总理第12次定期会晤时与俄方约定:双方将确保中俄石油管道在2008年年底同期建成并投入运营。此前,双方已就中俄石油管道进行线路设计和论证,中国石油的施工队伍已加入到俄远东输油管道的一期工程建设中。俄罗斯驻华大使拉佐夫1029在北京表示,双方已经启动勘查工作,目前在技术层面合作顺利,时间表已落实。中国驻俄罗斯大使刘古昌1030则在莫斯科证实,该工程目前进入工程设计、施工前期准备阶段[2]

中国商务部2007123在其网站发布公告称,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已派代表赴俄罗斯商讨参与修建从东西伯利亚至太平洋的输油管道事宜。中国的参与将帮助该油管运营商OAO Transneft (TRNFP.RS)加快泰舍特至斯科沃罗季诺段油管的修建进程。由于缺少合格工人,加上该地区的地形十分复杂,泰舍特2008年年底实现该段油管开通的计划有可能会被推迟。该公告援引俄罗斯当地媒体报导称,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国际事业部主任章欣已率代表团前往俄罗斯远东地区的萨哈共和国与当地政府洽谈油管修建事宜[3]根据俄罗斯工业和能源部估计,泰纳线投入运营后,俄罗斯在亚洲石油市场所占有的份额可达到6%6.5%[4]

8-1  俄罗斯东部输油输气管道示意图

俄罗斯铁路公司(下称俄铁”)副总裁瓦季姆·莫罗佐夫20071123表示,2008年经过铁路对华原油运输量将不会超过2007年。而2007年的这一数据是约900万吨,2006年约1030万吨。但中俄双方2006年曾商定,将目标提高到不少于一年1500万吨。不过,他也表示只要两国的能源主管部门能达成一致,俄铁还是希望将对华石油的铁路运输量提升至每年1500万吨。在俄新社举行的莫斯科北京视频连线记者会上,莫罗佐夫说,俄铁承担的石油运输量是由俄罗斯工业与能源部和中国发改委签订的相关文件确定的。在这份文件中规定,从2006年到2010年,俄罗斯用铁路运输每年向中国出口约900万吨原油。俄铁副总裁、第一货运公司总经理巴巴耶夫也曾对媒体透露,2008年经铁路向中国出口的原油将减少为880万吨。在2006年的中国俄罗斯年里,中俄在石油天然气合作方面达成一系列共识,约定自2006年起俄方通过铁路向中方供油每年不少于1500万吨。但近两年的对华原油的铁路运输量还远没有达到上述水平。2007年,俄罗斯石油公司曾同中国石油签署途经蒙古向中国年出口250万吨石油的合同。这样,加上目前后贝加尔满洲里口岸每年出口到中国的900万吨石油,俄罗斯石油公司每年向中国出口1150万吨的原油,然而该合同最终未果。因为在运费问题上,俄罗斯石油公司、俄铁就俄蒙合资的乌兰巴托铁路股份公司能否愿意以优惠价格承担蒙古境内的石油运输业务上未达成一致。铁路输油费用比管道输油成本高许多,但由于俄罗斯通往中国的石油管道至今尚未建成,目前铁路仍是俄罗斯石油出口到中国的主要运输手段[5]

俄罗斯东西伯利亚太平洋石油管道中国支线的建设工作将于2008年开始。中国支线的建设原计划2007年下半年开始。俄罗斯工业与能源部长克里斯钦科表示,在完成所有方案必备工作以及中方完成合同规定的付款义务后,中国支线的建设工作才可以开始。根据中俄两国预先签署的合同规定,该支线铺设应当于收到中方第一笔方案投资款208个工作日后开始动工。而中方项目承包机构的第一笔款项于20076月份到账。俄罗斯工业与能源部长克里斯钦科200779率俄罗斯代表团至北京,与中方代表团就中俄能源合作问题举行了一系列会谈。克里斯钦科10日在北京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东西伯利亚太平洋石油管道中国支线的运输能力将达到3000万吨。他介绍说,从斯科沃罗季诺到中国的支线运力计划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该支线的运输能力为1500万吨;而第二阶段,随着整个管道系统的发展,支线运输能力将提高到3000万吨。克里斯钦科说,东西伯利亚太平洋石油管道一期工程建设将于2008年底结束。对管道第一阶段的石油供应问题已经解决。东西伯利亚太平洋石油管道建设的目的,就是把俄罗斯西伯利亚石油产地的石油运往有长期发展远景的亚太地区市场。泰纳线计划于2008年完工,造价为110亿美元,计划分两个阶段铺设:第一阶段铺设长度为2800公里的泰舍特(伊尔库茨克州)-斯科沃罗季诺输油管道,年输油能力为3000万吨,并建设科济米诺专门油港;第二阶段铺设长度为2000多公里的斯科沃罗季诺-科济米诺输油管道,年输油能力为5000万吨。届时,泰舍特-斯科沃罗季诺输油管道的年通过能力将增至8000万吨[6]。同时还计划在这个方向建设一条到中国边境的年运输能力为3000万吨的中国支线。该管线总长度为4770公里这说明到2008年底,我们仍有可能把俄罗斯的石油运到太平洋沿岸。克里斯钦科表示,尽管成本激增,但这不会影响到从俄罗斯运到中国的石油的价格。他解释说,造价之所以提高,原因在于我们把线路延长了一些。远东输油管道原计划在距贝加尔湖800的地方施工,但因环保等问题,后改道至贝加尔湖汲水区(距湖40多公里)以外区域;再加上采取了其他一些先进技术,项目自开工以来,115亿美元的整体工程预算已几次增长。其中一期管道工程由原来的66亿美元计划再增加近50亿美元,中国支线的造价也将超过4亿美元。克里斯钦科表示,石油的交易主要发生在交易所,输油管道成本的增加不会转嫁到中国市场。俄罗斯石油公司与中国的两个石油巨头还将在石油勘探开采上进行广泛合作,双方打算共同参与竞标,开发俄境内的油田[7]2007年在黑龙江省漠河县兴安镇的黑龙江江面上,国家重点建设项目中俄原油管道工程进入全面的勘察阶段。进行线路实地勘察是为了提取拟寻的中俄原油管道沿线地址、水文等方面的详细资料,为下一步原油管道设计提供科学依据。中俄原油管道工程是中国能源安全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中俄原油管道工程在中国境内的部分起点为:漠河县连营口岸,终点为大庆市林源镇,全长965公里,总投资8.4亿元人民币,工程设计能力为每年输送原油3000万吨。中俄两国发展油气合作,将对东北振兴起到巨大的作用。拟议中的泰纳线石油运输管道的中国支线通向大庆后,原先修成的通向秦皇岛的输油管线可得到充分应用,炼油和石油化工可得到充足的原油供应,市场经济会更加活跃。作为世界最大能源出口国之一、中国的最大邻国,俄石油目前仅占中国石油进口的8.8%,而天然气更是少得可怜。

在天然气领域合作方面,进展似乎更加顺利得多。自2006年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同中国石油签署了《关于从俄罗斯向中国供应天然气的谅解备忘录》以后,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实现了天然气合作的跨越。俄罗斯之所以迅速决定修建俄中天然气管道,首先在于平衡欧亚市场,应对因欧盟制定能源多元化政策而可能减少对俄能源需求的挑战;其次,让欧亚形成价格竞争关系,使俄罗斯处于主导地位;此外,对规划中的土中天然气管道形成掣肘。从目前看,从西西伯利亚到中国新疆的阿尔泰线并不是唯一选择,不排除从东西伯利亚科维克京凝析气田、萨哈林岛进入中国黑龙江的中线东线上马的可能性。规划的中线探明储量为1.9万亿立方米,对中国、韩国以及日本长期稳定供应没有问题。俄罗斯计划到2020年实现对中国天然气年供应量达到680亿立方米,300亿将通过西线出口,380亿通过东线。西线出口将于2011年开始,东线从2016年开始。克里斯钦科表示,商业谈判的进展会影响出口的时间。克里斯钦科透露,目前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和中国石油正在积极进行谈判,只剩下合同的一些细节问题需要解决。西线谈判的停滞不影响东线[8]中俄两国天然气合作开始起步且潜力巨大。在天然气贸易中,中俄供需结构上的互补使合作成为主流。中俄天然气贸易增长的核心动力来源于双方在供需结构上的高度互补性,因此具有比石油合作更广阔的前途。

20077俄罗斯石油运输公司总裁魏因施托克对外界表示。俄罗斯石油运输公司和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正在制定方案,准备沿东西伯利亚-太平洋输油管道平行修建一条天然气供应管道。魏因施托克说,这一输气管道方案考虑了向中国和亚太地区国家出口天然气的可能性,俄罗斯石油运输公司和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已就该方案成立了专项工作组。俄罗斯经济发展与贸易部称,东西伯利亚的油田富含石油伴生气和凝析气,如果不铺设输气管道,富余的天然气就无法使用。因此与泰纳线平行铺设天然气管道,将充分利用油田伴生气并发展天然气加工业,将增加泰纳线的利润。俄罗斯经济发展与贸易部基础设施改革与国家价格调控司副司长费奥多西耶夫也表示,俄罗斯经济发展与贸易部已批准将该输气管道方案列入工业与能源部起草的、关于建立东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天然气开采、运输及供应系统一体化的方案中。其实,俄罗斯萨哈(雅库特)共和国政府2006年秋天就提出铺设该输气管道。雅库特政府在一份报告中指出,雅库特境内共有29个油气田,为使这些油气田得到有效开采,需要建设输送石油、天然气的基础设施。而如果仅建一条输油管道,那就只能烧尽油田里的伴生气。报告还说,未来50年内,萨哈境内的天然气田每年至少可出产天然气350亿立方米,加上东西伯利亚地区伊尔库茨克州的科维克金气田,以及东西伯利亚油田的伴生气,年出产天然气可达800亿立方米。雅库特政府在报告中除建议修建通往中国的天然气支线外,还建议在太平洋沿岸修建一座天然气液化厂,用以输出液化气。俄罗斯工业与能源部的数据显示,俄罗斯每年在石油开采中产生的伴生气不少于600亿立方米,其中150亿~170亿立方米被白白燃烧掉,另外约450亿立方米中,仅1/3进入了加工环节。因伴生气未获有效利用,俄罗斯每年蒙受的损失达70多亿美元[9]



[1] 俄高官表示东线石油管道中国支线将于08年开工[N].http://www.ce.cn/cysc/ny/shiyou/2007/07/11/

[2] 翟瑞民.高油价时代俄方提新诉求 中俄石油管道变数横生[N].财经时报,2007-12-14

[3]【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将与俄罗斯商讨修建输油管道事宜[N].华尔街日报,2007-12-14

[4] 臧文茜.俄罗斯欲沿泰纳线修建对华输气管道[N].第一财经日报,2007-07-17

[5] 俄方明确明年对华铁路供油上限 将不会超过今年[N].第一财经日报,2007-11-26

[6] 中俄能源合作借俄罗斯的中国年加速[N]. .http://energy.people.com.cn/2007-03-23  09:23

[7] 俄罗斯对华供油支线建设延至2008 不影响价格[N].第一财经日报, 2007-07-11

[8] 俄罗斯对华供油支线建设延至2008 不影响价格[N].第一财经日报, 2007-07-11

[9] 臧文茜.俄罗斯欲沿泰纳线修建对华输气管道[N].第一财经日报,2007-0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