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科“金玉赋”全称《识病辨症详明金玉赋》祖遗手抄本“眼科各症”中收录有该文(详八幅附图)。
由于“眼科各症”抄本(160x160x20mm)已经残破(尚有112叶200多页)了、又缺字多处,经细心拆开、认真修补后,寻找网上版《审视瑶函》借以补充缺字时,才发现两者很多文词是有差异的,手抄本则有许多欠缺的。为此,又向友人医家借阅拍摄《傅氏眼科审视瑶函》(秣陵傅仁宇允科纂辑,小酉堂刻本)卷一中“金玉赋”进行了三种“版本”之校读,出校注107条如下:
识病辨症详明金玉赋
论目之病,各有其症,识症之法,不可不详。故曰∶症候不明,愚人迷路;经络不明盲子夜行,可不慎乎?
凡观人目,而无光华神色者,定是昏矇①,男子必酒色劳役②,女子气怒③郁结,多因④气血虚损,则目疾昏花,因之而起⑤。
注:
① 矇,网络版作“蒙”。
② 劳役,网络版作“气怒”。
③ 气怒,网络版没有,而该句作“女子郁结风多”。
④ 多因,网络版没有。而连贯上句作“女子郁结风多,气血虚损”。
⑤ 因之而起,四字抄本无。
故宜先察部分形色,次辨虚实阴阳,更别浮沉,当知滑涩①。看形色之难易,详根脚之浅深。经云∶阳胜阴者暴,阴胜阳者肓②(huang)。虚则多泪而痒,实则多肿而痛,此乃大意然也③。
注:
① 更别浮沉,当知滑涩。八字抄本无。
② 肓(huang),网络版作“盲”(mang)。
③ 此乃大意然也。六字抄本无。
夫血化为真水,在脏腑而为津液,升于目而为膏汁,得之,则真水足而光明,眼目无疾;失之,则火邪盛而昏矇①,翳②障即生,是以肝胆亏③弱目始病,脏腑火盛眼④方痛。赤而且痛火邪实,赤昏不痛火邪虚,故肿痛涩而目红紫,邪气之实;不肿不痛而目微红,血气之虚。大眥⑤赤者心之实,小眥⑤赤者心之虚。
注:
① 矇,网络版作“蒙”。
② 翳,抄本写作医。
③ 亏,抄本作虚。
④ 眼,网络版以“HT”替代?
⑤ 眥(zi),网络版两字处空缺着。
眵①多热结肺之实,眵多不结肺之虚。黑花茫茫肾气虚,冷泪纷纷肾精弱。赤膜侵睛,火郁肝,白膜侵睛,金凌木。迎风极痒肝之虚,迎风刺痛肝邪实。阳虚头风夜间暗,阴虚脑热早晨②昏。日间痛者是阳邪,夜间痛者是③阴毒。
注:
① 眵(chi),温州俗称“眼污”,“污”意为“屎”。
② 晨,抄本作“辰”。
③ 是,抄本作“而”。
肺盛兮白膜肿起,肝盛兮风轮泛高。赤丝缭①乱火为殃,班②翳③结成气为④滞。气实则痛而燥闷,气虚则痛而恶寒。风痰湿热,恐有瞳神散大丧明之患,耗神损肾,必主瞳神细小昏盲之殃。眸子低陷伤乎血,胞胪突出损乎精。左传右兮阳邪盛,右传左兮阴邪兴。
注:
① 缭,网络版作“撩”。
② 班,网络版作“斑”。
③ 翳,抄本亦作“医”(下同,不出注)。
④ 为,网络版无。而全句作:“斑翳结成五气滞”。
湿热盛而目睛黄色,风热盛而眼沿赤烂。近视乃火少,远视因水虚。脾肺液损,倒睫拳毛,肝肾邪热,突起睛高。故睛突出眶者,火极气盛,筋牵胞动者,血虚风多。阳盛阴虚,赤星满目,神劳精损,黑雾遮睛。水少血虚多痛涩,头眩眼转属阴虚。目昏流泪,色欲伤乎①肾气;目出虚血,邪火郁在肝经。病后目②昏,气③血未足,小儿害眼④,营卫之虚。久视伤睛成近视⑤ 因虚湿热⑥变残风,色⑦欲过多成内障,七情太伤定昏盲。
注:
① 抄本破损,据刻本加了“伤乎”。
② 目,网络版无。全句作:“大病后昏”。
③ 抄本破损,据刻本加了“昏,气”二字。
④ 眼,网络版无。全句作:“小儿初害”。
⑤ 视,网络版作“觑”。
⑥ 热,网络版无。全句作:“因虚胞湿变残风”。
⑦ 色,网络版无。全句作:“六欲过多成内障”
暴躁者外多紫脉,虚淫者内多黑花。隐隐目朱①疼,只为精虚火动,绷绷皮急,皆因筋急气壅。迎风泪出,分②清分浊,天行赤热,有实有虚。目赤痛而寒热似疟,小便涩乃热结膀胱,脑胀痛而涩痛如针,大便闭乃火居脏腑,三焦火盛,口渴疮生,六腑火炎,舌干唇燥。目红似火,丝脉忌紫如虬,泪热如汤,浊水怕稠如眵。脑胀痛,此是极凶之症④。连眶肿,莫言轻缓⑤之火。
注:
① 目朱 ,疑为刻本时自造,即“珠”字。网络版缺,全句连作上句为“虚淫者内多黑花隐隐HT 疼”。断句号应在“花”字后。抄本没有“隐隐目朱 疼,只为精虚火动,绷绷皮急,皆因筋急气壅。”二十字。
② 分,网络版作“厘”。
③ 抄本无:“三焦火盛,口渴疮生,六腑火炎,舌干唇燥。目红似火,丝脉忌紫如虬,泪热如汤,浊水怕稠如眵。”
④ “脑胀痛,此是极凶之症”,抄本作:“然脑痛,是极凶之症”
⑤ 缓,抄本写作“煖”。
⑥ 火,网络版作“灾”。
脑筋如拽若偏视,当虑乎目朱①翻之患,目朱①疼似击若鹘眼,须忧乎眸突之凶。鼻塞生疮,热郁于脑,当和肝而泻肺,耳鸣头晕,火盛于水,宜滋肾以清心。嗜酒之人,湿热熏蒸精气浊②,多赤黄而瘀肉③,贪淫之辈,血少精虚气血亏④,每黑暗以昏矇⑤。
注:
① 目朱 ,网络版两处缺。以HT替代。抄本无:“脑筋如拽若偏视,当虑乎目朱 翻之患,目朱 疼似击若鹘眼,须忧乎眸突之凶。”廿八字。
② 浊,网络版作“弱”。
③ 多赤黄而瘀肉,抄本该句作:“而多赤黄”。
④ “气血亏”三字,抄本无。
⑤ 矇,网络版作“蒙”。
孕中目痛非有馀,乃血气之亏①耗,产后目疾为不足,因荣卫之衰虚。水少元虚或痰火②,则天行赤热,燥急风热并劳苦,则暴风客热③。瘀血滞而贯睛,速宜开导,血紫赤而侵瞳,轻亦丧明。睑④硬睛疼,肝风热而肝血少,胞胀如杯,木⑤克土而肝火盛。黄膜上冲,云生膜内,盖因火瘀邪实,赤膜下垂,火郁络中,故此血滞睛疼。凝脂翳生,肥浮嫩而易长,名为火郁肝胆。花翳白陷,火烁络而中怟⑥,号为金来克木。
注:
① 亏,抄本作“虚”。
② “水少元虚或痰火”七字,抄本无。
③“燥急风热并劳苦,则暴风客热”抄本作:“因急风而劳苦,暴风客热”
④ 睑,刻本作“脸”,宜从网络版改为“睑”
⑤ 木,抄本写作“水”。
⑥ 怟,网络版作“低”。抄本无:“火烁络而中怟”六字。
鸡冠蚬①肉,火土燥瘀,鱼子石榴,血少凝滞。胞浮②如球,血不足而虚火壅。皮急紧小,膏血耗而筋膜缩。实热生疮,心火炽而有瘀滞③。迎风赤烂,肝火盛④而多⑤泪湿。迎风冷热泪流,肝肾虚而精血弱。无时冷热泪下,肝胆衰而肾气虚。大小眥漏血水,泻其南而补其北。白轮丝膜红黄,红则热而黄则湿⑥。
注:
① 蚬,抄本写作“现”。
② 浮,网络版作“虚”。
③ “实热生疮,心火炽而有瘀滞”十一字,抄本无。
④ 盛,网络版作“赤”
⑤ 多,网络版作“脾”
⑥ “白轮丝膜红黄,红则热而黄则湿。”网络版作:“阴阳漏分黄黑,黑则温之黄则凉;”
神水将枯,火逼蒸而神膏竭,睛①光外越②,孤阳飞而精气亏。视定为动,水虚火盛来攻击。皮翻米古脸③,气聚血壅风湿滞。色似胭脂,血④热妄侵白睛赤。焦肺火盛⑤,肝邪蒸逼气轮蓝。火郁⑥风轮,则旋胪泛起;血瘀火炽,则旋胪尖生。精亏血少虚损,则起坐生花;竭视酒色思虑,则昏矇⑦干涩。
注:
① 睛,网络版作“神”。 抄本无:“睛光外越,孤阳飞而精气亏。视定为动,水虚火盛来攻击。”廿二字。
② 越,网络版作“现”。
③ 米古 脸,网络版作“粘睑”。宜从之。
④ 胭脂血,三字,抄本破失,已经据刻本补写上。
⑤ 焦肺火盛,网络版作“白HT 俱青”。
⑥ 蓝火郁,三字,抄本破失,已经据刻本补写上。
⑦ 矇,网络版作“蒙”。
暴盲似祟,痰火思虑并头风。赤痛如邪,肝肾亏损荣卫弱①。枣花障起痰火色酒②怒劳瞻。萤星满目,辛燥火痰劳酒色。眼若虫行因酒欲,悲思惊恐怒③所伤,云翳移睛见旗斾④,蝇蛇异形虚所致⑤。淫欲多而邪气侵,则膜入乎水轮。肝心热而痛流泪,则睛出乎目朱⑥外。或血少而或哭泣,津液枯而目涩痛,或酒欲而或食毒,脾肾伤而眼赤黄。风热邪侵⑦眉棱骨重而痛;风热邪盛,眼胞睛眶硬肿。
注:
① 抄本无:“暴盲似祟,痰火思虑并头风。赤痛如邪,肝肾亏损荣卫弱”廿二字。
② 色酒,抄本作“酒色”。
③ 怒,抄本无。
④ 斾,网络版作“旆”(pei)
⑤ 抄本无:“云翳移睛见旗斾,蝇蛇异形虚所致”十四字。
⑥ 目朱 ,网络版缺。以“HT”替代。抄本有改写“珠”为“目朱”之痕迹。
⑦ 抄本无:“或血少而或哭泣,津液枯而目涩痛,或酒欲而或食毒,脾肾伤而眼赤黄。风热邪侵”三十二字。
风木克乎脾络,故迎风即作①赤烂;血虚不润肌肉②,故③无风常作烂赤。血少神劳精气衰,则④瞻视昏渺⑤。火邪有余在心经,则痛如针刺⑥。五脏毒而赤膜遮睛,脾积毒而胬⑦肉侵目。水晶障翳,瘀滞寒⑧凉,片脑所因,鱼鳞形异,歪斜气结,膏凝难愈。逆顺生翳,内有瘀滞。白星乱飞,血弱精虚。
注:
① 即作,肉,网络版无。此句作:“血虚不润乎肌”多出“乎”字
② “血虚不润肌肉”
③ 故,抄本无。
④ 则,抄本无。
⑤ 渺,抄本写作“化”。
⑥ 抄本无:“则痛如针刺”五字。
⑦ 胬,网络版缺。抄本写作“努”。
⑧ 寒,网络版无。整句作“水晶障翳瘀滞。凉剂片脑所因,鱼鳞形异歪斜,气结膏凝难愈。”多出“剂”字,断句存疑。抄本无“寒凉”二字。
火胀大头,须分风热风胀,痛而热湿①泪。怕热羞明,要辨②虚实③,实火燥而虚血少④。怕热涩痛知脾实⑤。羞明不痛是脾虚,目虚乃血少⑥,肾亏多昏暗⑦。积年目赤号风热,两目赤肿名风毒。
注:
① 热湿,二字,网络版作“湿热”,而且在“风热”之后。全句作:“须分风热湿热,风胀痛而湿热泪。”断句存疑。
② 辨,抄本写作:“分”。
③“虚实”二字网络版无。而此句作:“要辨血虚火燥。”。
④“实火燥而虚血少”七字,网络版无。
⑤“怕热涩痛知脾实”一句,网络版作:“血少羞明,火怕热,又当知脾实亦怕热,”。
⑥“羞明不痛是脾虚,目虚乃血少”,网络版作:“羞明涩痛,脾虚,乃血少,”。
⑦“肾亏多昏暗”一句,网络版作:“或明或暗。”抄本无:“目虚乃血少,肾亏多昏暗。积年目赤号风热,两目赤肿名风毒。”廿四字。
粟疮湿热椒风热,椒疮红硬粟黄软。肝经有邪,故玉翳浮睛。肾脏风①热,亦羞明生花。聚开之障,时圆缺而时隐见,症因于痰火湿热,聚星之障,或围聚而或联络②,疾发于醇酒厚味③。青眼膏损,皆因火炽,瘀血贯睛,总由凝滞。故房欲烦燥辛热多,则火炙神膏缺损。久视劳瞻郁风烟,则瘀滞赤丝脉乱④。胎风兮小儿赤烂,胎毒兮小儿癍⑤疮。血气滞兮星上,火邪实兮障遮。痘症多损目,浊气来损清和之气。疳病亦伤睛,生源而失化养之源。小儿青盲肝血虚,小儿白膜肺气⑥热,小儿雀目肝不足,小儿目疮胎污秽。
注:
① 风,抄本写作“丰”。
② 络。网络版作“系”。
③ “疾发于醇酒厚味。”一句,网络版作“疾发多见于痰火。”
④ “聚开之障,时圆缺而时隐见,症因于痰火湿热,聚星之障,或围聚而或联络,疾发于醇酒厚味。青眼膏损,皆因火炽,瘀血贯睛,总由凝滞。故房欲烦燥辛热多,则火炙神膏缺损。久视劳瞻郁风烟,则瘀滞赤丝脉乱。”一段抄本无。
⑤ 癍,网络版空缺。
⑥ 气,网络版作“实”。
青盲①内障,肝风炽②。二目赤肿,脑热冲③。老幼同发天行邪④,时常害眼心火盛。痰火并燥热,伤睛之本,头风用艾⑤炙,损目之宗⑥。为怒伤睛,怒伤真气,因哭损目,哭损神膏⑥。酸辣食多损目,火烟冒久伤瞳。劳瞻竭视,能致病而损光华。过虑多思,因乱真而伤神志⑦。目中障色不正,急宜早治;睛内神水将枯,速图早医。
注:
① 盲,抄本写作:“肓”。
② 炽,网络版作“热”。
③ 脑热冲,网络版作“热冲脑”。
④ “老幼同发天行邪”一句,网络版作“每年必发是天行”。
⑤ 用艾,网络版作“兼烘”。
⑥ 之宗;神膏,四字,抄本破失,已经据刻本补写于相应位置上。
⑦ 抄本无:“酸辣食多损目,火烟冒久伤瞳。劳瞻竭视,能致病而损光华。过虑多思,因乱真而伤神志”三十四字。
原夫目之害者起于微,睛之损者由于渐①。欲无其②患,防制其微。大抵红障凹凸,怕如血积肉堆,白障难除,喜似水清脂嫩。瞳神亏③损,有药难医,轮廓破④伤,无方可救。外障珠不损,何必多忧,内障瞳虽在,其实可畏。勿以障薄而为喜,勿以翳厚⑤而为忧,与其薄而沉坚⑥,不若厚⑤而浮嫩。红者畏紫筋如线⑦,白者怕光滑如磁。故沉涩光滑者,医必难愈,轻浮脆嫩者,治必易除。颜色不正,详经络之合病并病形状稀奇,别轮廓之或克或生翳⑧有正形。风无定体,血实亦痛,血虚亦痛,须当细辨,病来亦痒,病去亦痒,决要参详。识经络之通塞,辨形⑨势之进退。
注:
① 抄本无:“原夫目之害者起于微,睛之损者由于渐”十六字。
② 其,抄本写作:“大”。
③ 亏,网络版作“若”。
④ 轮廓破,网络版作“眸子若”。
⑤ 厚,网络版两处均作“浓”。
⑥ 坚,网络版作“损”。
⑦ 如线,网络版作“爬住”。
⑧ 翳,网络版作“漏”。
⑨ 形,网络版作“情”。
当补当泻,或止或行,内王外霸,既了然于胸中,攻守常劫,其无误于指下。知病症之虚实阴阳,熟药性之温凉寒热。症的治当,百发百中,惟宜①药代刀针,未可轻为切割,妙道更入乎神化关节②,于兹而③备陈④且⑤,当熟读而深详,宜潜思而博览,则症之微甚⑥,皆为子识目之安危,尽系于君矣。名曰散金碎玉,不亦宜乎!
注:
① 惟宜,网络版作:“吾辈能以”。
② “未可轻为切割,妙道更入乎神化关节”一句,网络版作:“则技之精妙,更入乎神。”
③ 于兹而……,网络版整句作:“以上关节备陈,奥妙尽载,当熟读而深详,宜潜思而博览,则症之微曲”。
④ 症的治当,百发百中,惟宜药代刀针,未可轻为切割,妙道更入乎神化关节,于兹而备陈
⑤ 且,网络版无。
⑥ 甚,网络版作:“曲”。抄本无:“则症之微甚,皆为子识目之安危,尽系于君矣。”十八字。
附录:网络下载版全文以便参阅 识病辨症详明金玉赋
论目之病,各有其症,识症之法,不可不详。故曰∶症候不明,愚人迷路;经络不明盲子夜行,可不慎乎?凡观人目,而无光华神色者,定是昏蒙,男子必酒色劳役气怒,女子郁结风多,气血虚损,则目疾昏花,因之而起。故宜先察部分形色,次辨虚实阴阳,更别浮沉,当知滑涩,看形色之难易,详根脚之浅深。经云∶阳胜阴者暴,阴胜阳者盲。虚则多泪而痒,实则多肿而痛,此乃大意然也。夫血化为真水,在脏腑而为津液,升于目而为膏汁得之则真水足而光明,眼目无疾,失之则火邪盛而昏蒙,翳障即生,是以肝胆亏弱目始病脏腑火盛HT 方痛。赤而且痛火邪实,赤昏不痛火邪虚,故肿痛涩而目红紫,邪气之实;不肿不痛而目微红,血气之虚。大 赤者心之实,小 赤者心之虚。眵多热结肺之实,眵多不结肺之虚,黑花茫茫肾气虚,冷泪纷纷肾精弱。赤膜侵睛,火郁肝,白膜侵睛,金凌木。迎风极痒肝之虚,迎风刺痛肝邪实。阳虚头风夜间暗,阴虚脑热早晨昏。日间痛者是阳邪,夜间痛者是阴毒。肺盛兮白膜肿起,肝盛兮风轮泛高。赤丝撩乱火为殃,斑翳结成五气滞。气实则痛而燥闷,气虚则痛而恶寒。风痰湿热,恐有瞳神散大丧明之患,耗神损肾,必主瞳神细小昏盲之殃。眸子低陷伤乎血,胞胪突出损乎精。左传右兮阳邪盛,右传左兮阴邪兴。湿热盛而目睛黄色,风热盛而眼沿赤烂。近视乃火少,远视因水虚。脾肺液损,倒睫拳毛,肝肾邪热,突起睛高。故睛突出眶者,火极气盛,筋牵胞动者,血虚风多。阳盛阴虚,赤星满目,神劳精损,黑雾遮睛。水少血虚多痛涩,头眩眼转属阴虚。目昏流泪,色欲伤乎肾气目出虚血,邪火郁在肝经。大病后昏,气血未足,小儿初害,营卫之虚。久视伤睛成近觑因虚胞湿变残风,六欲过多成内障,七情太伤定昏盲。暴躁者外多紫脉,虚淫者内多黑花隐隐HT 疼,只为精虚火动,绷绷皮急,皆因筋急气壅。迎风泪出,厘清分浊,天行赤热,有实有虚。目赤痛而寒热似疟,小便涩乃热结膀胱,脑胀痛而涩痛如针,大便闭乃火居脏腑三焦火盛,口渴疮生,六腑火炎,舌干唇燥。目红似火,丝脉忌紫如虬,泪热如汤,浊水怕稠如眵,脑胀痛,此是极凶之症连眶肿,莫言轻缓之灾。脑筋如拽若偏视,当虑乎HT 翻之患,HT 疼似击若鹘眼,须忧乎眸突之凶。鼻塞生疮,热郁于脑,当和肝而泻肺,耳鸣头晕,火盛于水,宜滋肾以清心。嗜酒之人,湿热熏蒸精气弱,多赤黄而瘀肉,贪淫之辈,血少精虚气血亏,每黑暗以昏蒙。孕中目痛非有余,乃血气之亏耗,产后目疾为不足,因荣卫之衰虚。水少元虚或痰火,则天行赤热,燥急风热并劳苦,则暴风客热。瘀血滞而贯睛,速宜开导,血紫赤而侵瞳,轻亦丧明。睑硬睛疼,肝风热而肝血少,胞胀如杯,木克土而肝火盛。黄膜上冲,云生膜内,盖因火瘀邪实,赤膜下垂,火郁络中,故此血滞睛疼。凝脂翳生,肥浮嫩而易长,名为火郁肝胆。花翳白陷,火烁络而中低,号为金来克木。鸡冠蚬肉,火土燥瘀,鱼子石榴,血少凝滞。胞虚如球,血不足而虚火壅。皮急紧小,膏血耗而筋膜缩。实热生疮,心火炽而有瘀滞。迎风赤烂,肝火赤而脾泪湿。迎风冷热泪流,肝肾虚而精血弱。无时冷热泪下,肝胆衰而肾气虚。大小 漏血水,泻其南而补其北。阴阳漏分黄黑,黑则温之黄则凉。神水将枯,火逼蒸而神膏竭,神光外现,孤阳飞而精气亏。视定为动,水虚火盛来攻击。皮翻粘睑,气聚血壅风湿滞。色似胭脂,血热妄侵白睛赤。白HT 俱青,肝邪蒸逼气轮蓝。火郁风轮,则旋胪泛起;血瘀火炽,则旋胪尖生。精亏血少虚损,则起坐生花;竭视酒色思虑,则昏蒙干涩。暴盲似祟,痰火思虑并头风。赤痛如邪,肝肾亏损荣卫弱。枣花障起痰火色酒怒劳瞻。萤星满目,辛燥火痰劳酒色。眼若虫行因酒欲,悲思惊恐怒所伤,云翳移睛见旗旆,蝇蛇异形虚所致。淫欲多而邪气侵,则膜入乎水轮。肝心热而痛流泪,则睛出乎HT 外。或血少而或哭泣,津液枯而目涩痛,或酒欲而或食毒,脾肾伤而眼赤黄。风热邪侵眉棱骨重而痛;风热邪盛,眼胞睛眶硬肿。风木克乎脾络,故迎风即作赤烂;血虚不润乎肌,故无风常作烂赤。血少神劳精气衰,则瞻视昏渺。火邪有余在心经,则痛如针刺。五脏毒而赤膜遮睛,脾积毒而 肉侵目。水晶障翳瘀滞。凉剂片脑所因,鱼鳞形异歪斜,气结膏凝难愈。逆顺生翳,内有瘀滞。白星乱飞,血弱精虚。火胀大头,须分风热湿热,风胀痛而湿热泪。怕热羞明,要辨血虚火燥。血少羞明,火怕热,又当知脾实亦怕热,羞明涩痛,脾虚,乃血少,或明或暗。积年目赤号风热,两目赤肿名风毒。粟疮湿热椒风热,椒疮红硬粟黄软。肝经有邪,故玉翳浮睛。肾脏风热,亦羞明生花。聚开之障,时圆缺而时隐见,症因于痰火湿热,聚星之障,或围聚而或联系,疾发多见于痰火。青眼膏损,皆因火炽,瘀血贯睛,总由凝滞。故房欲烦燥辛热多,则火炙神膏缺损。久视劳瞻郁风烟,则瘀滞赤丝脉乱。胎风兮小儿赤烂,胎毒兮小儿 疮。血气滞兮星上,火邪实兮障遮。痘症多损目,浊气来损清和之气。疳病亦伤睛,生源而失化养之源。小儿青盲肝血虚,小儿白膜肺实热,小儿雀目肝不足,小儿目疮胎污秽。青盲内障,肝风热。二目赤肿,热冲脑。每年必发是天行,时常害眼心火盛。痰火并燥热,伤睛之本,头风兼烘炙,损目之宗。为怒伤睛,怒伤真气,因哭损目,哭损神膏。酸辣食多损目,火烟冒久伤瞳。劳瞻竭视,能致病而损光华。过虑多思,因乱真而伤神志。目中障色不正,急宜早治;睛内神水将枯,速图早医。原夫目之害者起于微,睛之损者由于渐。欲无其患,防制其微。大抵红障凹凸,怕如血积肉堆,白障难除,喜似水清脂嫩。瞳神若损,有药难医,眸子若伤,无方可救。外障珠不损,何必多忧,内障瞳虽在,其实可畏。勿以障薄而为喜,勿以翳浓而为忧,与其薄而沉损,不若浓而浮嫩。红者畏紫筋爬住,白者怕光滑如磁。故沉涩光滑者,医必难愈,轻浮脆嫩者,治必易除。颜色不正,详经络之合病并病形状稀奇,别轮廓之或克或生漏有正形。风无定体,血实亦痛,血虚亦痛,须当细辨,病来亦痒,病去亦痒,决要参详。识经络之通塞,辨情势之进退。当补当泻,或止或行,内王外霸,既了然于胸中,攻守常劫,其无误于指下。知病症之虚实阴阳,熟药性之温凉寒热。症的治当,百发百中,吾辈能以药代刀针,则技之精妙,更入乎神。以上关节备陈,奥妙尽载,当熟读而深详,宜潜思而博览,则症之微曲,皆为子识目之安危,尽系于君矣。名曰散金碎玉,不亦宜乎!
看此“内障眼”图,不免联想起余外婆陈氏(1897~1989)正是因为白内障,视力极其微弱,限于当年(文革)前,温州没有条件作“白内障”手术,要到人地生疏的上海去做!近七旬之老人自然有顾虑,一拖再拖,以致度过三十多年昏暗的生活。1989年,九十三岁逝世。她老人家晚年之口头禅是:“哦!有眼是天堂,无眼是地狱,呐!”。
谨此,读校“金玉赋”以纪念余外婆陈氏云云!
自大雪(12月7日)开始,陆续修补残破中医古旧书籍名目有:
12.7 浙江民间常用草药(一) 128·95·10 横式
12.7 上海常用中草药 128·95·25 横式
12.9 御纂医宗金鉴(卷下) 181·131·10 直式
12.9 灵验良方汇编 182·128·9 横式
12-10绘图重增幼学故事琼林 190·128·12 直式
12-10学生小字典(已第三修) 90·65·15 直式
12-11中医外科学 180·126·12 横式
12-11常见病验方研究参考资料 184·128·22 横式
12-19叶氏女科证治 附钉《达生篇》 197·130·11 直式
12-19增广大生要旨 147·90·10 直式
12-20舜氏临症手稿 庚申立(1920)142·226·11 直式
12-20胎产金鍼 光绪辛巳秋刻印本 246·154·14 直式
12-24 “女科指掌”摘抄本 177·156·05 直式
还有,正在修补、装订之中的:
“眼科各症” 抄本160·160 直式
“验方杂记”(一)抄本177·117 直式
“验方杂记”(二)抄本113·198 直式
“眼科最要方” 抄本207·136 直式
“备急良方” 油印本258·144 直式
而《医学心悟》《医家四要》《本草备要》《增广本草纲目》卷十一、十二、十三;石印版《御纂医宗金鉴》(全十五卷);《万氏妇人科》《笔花医镜》《外科正宗》以及1953年2月上海千顷堂书局出版增订3版的《实用中医治疗学》等等,也都被安排入这次等候“大修”之列。
以上亦视作本人发表2010年年终汇报。感谢认识或并不认识的“关注”着我动态的朋友们,谢谢!明年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