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清海教授山水画;秦岭曲江揽古今


  

  中国山水画家季清海教授,早年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是当年学子中的佼佼者。在长期的山水画创作中,丰富的艺术经历深深烙印于他的作品之中,他是朴实的耕耘者,是不懈的追求者。今年“七一”前夕他完成了令人注目的巨幅中国山水画《胜境千秋曲江池》。

  《胜境千秋曲江池》,气势磅礴,宏伟感人。画长9.5米,宽3.1米。其笔墨酣畅淋漓,朴厚润泽,构图独辟蹊径,韵致精彩,这是季教授应西安市人民政府的邀请,为市政府北迁新址的会见厅而精心创作的巨幅国画力作。

  季清海是位沉静而又有激情的优秀山水画家。他的作品重写实、师造化、既有传统山水画的精神和风范,又能与时俱进,体现时代生活特征,追求大自然原始景观所具有的深沉浑厚,凝重博大的阳刚之气。他在《胜境千秋曲江池》的创作中,认真选择历史资料和开掘细节的资源,使作品外部饱满灵动,细节精致绵密,令人感到有清新、亲切和真实的境界。整幅作品观之大气醇厚,细察其表现小笔皴擦,更富写实感。使人大有身临其境、置身其中、抒发感慨之情。显示了画家敢想敢于实践的淳朴画风;彰显出画家善于思索善于创新的时代精神。

  季清海教授以丰富的观察力、创造力表现了“曲江池”这个世人心目中闻名千古的胜地。淡墨写真情,真情真境界。季清海多次深入曲江池遗址公园,进行了多层次多角度广泛而深入的构思,为寻找切入点,他出入图书馆、资料库,查阅核对唐王棨(qi)的《曲江池赋》和白居易名诗《曲江亭晚望》等历史资料。盛唐时曾有“北有大雁塔,南有曲江亭”遥相呼应之说,此为季教授的构思启开了一扇新的窗门。他取曲江亭为前景,向南眺望祈雨亭、阅江楼、黄渠桥、云韶居等景点,极目茫茫,远处秦岭云霞掩映,尽收眼底。一幅宏大的古典园林式的中国山水画终于构思而成,数易其稿后,季教授克服场地、酷暑等困难,历时50余天一幅反映西安“皇城复兴计划”的建设典范----曲江池遗址公园巨幅山水画作品终于大功告成。

  季清海教授是享有盛名的国家一级美术师,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专家,西安市文史研究馆馆员,西安财经学院教授,他论德于教育、培育后生,严谨笃实的治学态度,为美术教育做出了高尚的典范。他的创作和社会实践使他荣获众多的社会头衔。他的中国山水画作品数十次在文化部、中国文联、中国美协举办的全国大展中获奖。代表作品有:《中华颂》、《壶口惊涛》、《高源晨辉》等,并被上海世博会、国务院国资委、人民大会堂、中央文史研究馆、天安门国旗护卫队等收藏。他应邀为广州市、山西永济市、宁夏中卫市等创作《黄龙带水千秋秀》、《旷世盛举鹳雀楼》、《塞上明珠沙坡头》等众多的优秀山水画巨作。受到各界的广泛好评。

  季清海为人忠厚朴实。朴实的像黄土高原的农民,普普通通,厚厚道道,低调行事,不喜张扬,埋头苦干,谦虚和善。他说的少,画的多,善于学习,不断创新,不做高深姿态,淡然而实在,表现出鲜明的个性,展示出独有的画风。他一面学习传统,一面深入生活,黄土高原,秦岭山区,关中平原,黄河长江,乃至河西走廊,宁夏河套,天山脚下,无处不留下他双足丈量江河原野的印迹。

  季清海深入生活,深入农村,深入农民,他走遍了黄土高原的山山水水。他五上延安,六到黄河,多次到龙门古渡和黄河壶口瀑布就地写生,现场激情创作。他的“黄土高原系列”形真境远,把创作的根须深扎在现实生活的沃土里,牢固树立民本思想,也就是在创作的思想内容上始终贯穿人民性,坚持为民作画。抒发了对大自然的热爱,赋予山水画可贵的真诚之美。

  季清海是陕西澄城县人。他情系澄城,对家乡和父母感情之深,思念之切,让我们深感敬佩。他为澄城和黄土高原古风古貌以及它那万万千千的优秀儿女子孙永远不倦地写意、造像、立传、作画。他风尘仆仆地将他以黄土高原为素材创作的《忘不了那片黄土塬》、《唐塔闲云驻岳楼夕照明》、《醉在故乡秋》等数十幅中国山水画展示在世人面前。季教授两次应家乡政府之邀,携巨幅作品50余幅,在家乡举办了《季清海“故乡情”国画作品展》,参观者数逾万人,荣获把大型画展办在农村“陕西第一人”的美誉。

  站在澄城,站在高坡,这里是黄土的世界,根植黄土的祖祖辈辈饱经烈日干旱、冷酷严寒的磨砺,铸就了其宽阔醇厚的胸怀,坚韧不拔的意志,勤劳简朴的作风,知难而进的精神。黄土大地满含浓情,孕育出一代又一代热血报国、事业有成的拳拳赤子,季清海教授正是一个豪情满怀,精进不息、赤子忠肠的黄土汉子。

  季清海教授喜于“大画”创作,平常也多大场景之作,无不让人感叹其驾驭画面功力之深厚,从画面能感受到他无尽而圆浑的能量。而其用笔跌宕雄健,腕力过人,故其画每有震撼力在,观者于画前所以难以移步者,以其内蕴丰厚而笔墨引人入胜也。即便是许多小品之作,也于寥寥几笔,简意概括中于小场景见大气象,不落俗套,始终散发着那股天然的气息。倘若没有无数次顶着烈日、冒着风雨徒步行走在群山荒漠、高原沟壑中的人生体验,也不会在他精神世界里创造出那样动人心魄的山水精神。这是画家深入生活后倾注于笔端的内心流露,这与画家对生活无限热爱的态度是分不开的。一种现实感受和传统方法的结合,从真山真水中探寻新语言。

  一九七五年“七一”,在镰刀斧头的旗帜下,季清海庄严地加入中国共产党;二00六年“七一”,中共西安财经学院党委授于季清海同志“优秀共产党员”的光荣称号;二0一0年“七一”,年迈古稀的季清海,经过艰苦繁重的创作,《胜境千秋曲江池》在西安财经学院问世。在作品观摩座谈会上与会专家和学者对作品予以充分肯定和密切关注,认为作品气势恢宏大气磅礴,传统与现代结合,写实与写意相映,反映了西安建设的新姿新貌及西安曲江文化的厚重大气。《胜境千秋曲江池》已正式落户新建的西安市政府会见厅。9月3日西安市市委副书记、市长陈宝根在会见厅接见了季清海教授对其作品予以高度评价,并代表市政府对画家创作巨幅国画付出的辛劳表示慰问。

  2010年10月季清海教授又应邀为中共西安市委北迁新址会见厅创作巨幅山水画《巍巍秦岭尽朝晖》,作品长6米宽2米。画面展现了大秦岭高耸的群峰,震撼的气势。黑河金盆水库、“天下第一隧”的终南山公路隧道、襄渝铁路等点缀期间,远远望去西岳华山依稀可见。画面这样布局,使这座我国南北分水岭、滋养着自强不息、内敛厚重的黄河文化,凝铸着中国五千年的历史发展的气魄和胆识、地理位置优越、资源丰富的大秦岭,更富有生态气息和现代活力,季教授以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和敬心用事,无私奉献的人格魅力,带病坚持工作,创作出有时代价值的杰作“大秦岭壮丽画卷”。

  西安市委、市政府会见厅是会见外国元首、中央首长、中外嘉宾和召开重要会议的场所。《巍巍秦岭尽朝晖》、《胜境千秋曲江池》两幅巨作的问世,为中外来宾认识西安,了解西安,为西安成为国际大都市将发挥积极作用。

  诚愿,季清海教授在中国山水画创作中将不断升华,在中国画坛上树立属于他所独有的艺术风采。

  

                       (叶广济:著名作家、文艺评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