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房团”到“炒房团”再到“看房团”
1999年到2002年,先富起来的温州人在异地购房团的组织下,投入资金上海、杭州、北京等商品房市场刚开始发育的城市。这个时期的温州购房团是真正意义上的投入资金团,不愿意用银行贷款,也没有想到炒房,往往是全部付清,然后通过出租收取租金。
“温州人炒房也是真的。2002年开始,随着上海等地房价的上涨,很多媒体、中介机构开始策划‘温州炒房团’,联合开发商、中介机构、银行等各方利益团体,操作炒房行动。”温州的媒体和几家包括广告、活动策划、代理商在内的中介公司一起合作组织购房团活动,就是为了“造势”,并各自赚取利益。
“炒房时代随着国家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的陆续出台。温州人是生意人出身,对政策很敏感,尤其是2004和2005年,上海房地产宏观调控开始,很多温州人之前已经安全‘退出’楼市。而到这个阶段,由于商品房买卖市场信息已经很公开,社会各界对温州购房团的骂声已起,甚至很多高档楼盘的开发商表面上都已经公开声明不欢迎,因此,到这个时候,无论是温州购房团也好,还是温州炒房团也好,都已经从集体行动转为分散小组行动,从声势浩大转为暗流涌动,不再像之前那样公开出现。”
目前看房团成功的组织者做起了代理商,实际上,无论是当年购房团的组织者还是购房团的参与者,都在另谋出路。 随着“炒房团”兴起,温州已滋生出一条专业的项目推介、组团看房、购房产业链。据调查,纵然推介会开得红火,也不过是一场场“假面舞会”,成交量并不高。而这些推介会实际上都是用钱砸出来的,甚至有推介组织通知员工把家人带去充门面。形成人数众多的“房托族”,营造一种项目火热的假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