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在飞扬》序
舒 乙
怎么庆祝一个学校建校五十年呢?办法很多,可是,能出版一本学生的作文选却是上上䇿,是最棒的选择。
道理很简单:眼睛向下,向着学生,以他们为主角,因为,他们是未来,他们是希望,谁能说将来他们之中不会出现杰出的科学家、文学家、教师和企业家呢?看似一本不起眼的小册子,在学生眼里,却是最大的鼓励,是一部沉甸甸的大书。书里埋着老师们金子般的心,埋着企盼:种子会长成大树!
※ ※ ※
其实,中学时期对人生是最重要的,在某种程度上,比小学,比大学,都重要。
中学时期是真正打基础的时期。
中学时期是人生进入的第一个门栏,是开始。
一句话,“人”的形成,包括他的性格、作风、趣向、志向和才干,都是在中学时期慢慢定型的,差不多要影响一辈子。
想想,毛泽东、周恩来、老舍,他们的最高学历都是中学或者中级师范。他们身上的特质,在中学时期都清楚地显露了出来。他们可以成为最好的例证。
中学时期的作文就是人生的第一批脚印。
将来,回过头来看看这批脚印,不仅会倍感亲切,而且会百感交加:嗯,早有倪端!
※ ※ ※
中学时期结下的友谊是最牢固的,同样,也比小学和大学都更牢固。这,似乎,也成了定律。最亲的,是中学校友的同学会。中学的校庆日,是每个人最隆重的节日之一,可以和春节、五一、国庆等等公众法定节日并列,也不亚于自己个人的生日。因为,在校庆日,可以和自己最老资格的、最要好的朋友相见,山南海北,聊成绩,聊遭遇,聊家事,谈今说古,敞开心扉,无比快活,这种友谊可以叫做莫逆之交,亲同手足;也可以向影响自己最深的老师表示感恩,表示慰问,同拜见老爸老妈。
※ ※ ※
中学是显露一个人才华的第一个舞台。
影响才华的因素很多,有生来具有的天分,有家庭,有社会,但是,可能最不可忽视的还是学校,尤其是中学。
中学的校风很重要,它取决于那里的校长,他的理念和治学方略,以及那里的教师集体,他们的休养水平和教学态度。校风好则学校的一切都好,校风差则学校全不行。校风好的学校能培养出成批的好人才。
校风好的学校里的学生一定喜欢上学。这是标志。喜欢去与厌恶去是判断标准,一看就能断定,不费功夫。在一个大体上依然是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学生不厌学是很难能可贵的,并不多见,那样的学校和校风值得另眼相看。本书的一些习作能证明这一点。
在这样的学校里,教师的爱好和特长往往具有“传染性“,很容易激发学生同样的兴趣与爱好,打开一扇扇窗口,养成影响他们一辈子的品格和趣向,甚至到了晚年都会一再追忆,哪些爱好和习惯是在中学里形成的,是哪位老师倡导和影响的,基础打在哪里。
好学校的魅力,就在于此。
※ ※ ※
我由本书巻首的第一篇,初一张婉玲同学的记叙文《2009年的第一场雪》,念到巻尾的初二洪果同学的诗歌《微笑》,说实话,心中充满喜悦,感到欣慰,原因是我看到的是一个个健康的年轻的心,眼前是一片阳光。
不在于有无深邃精辟的思想,也不在于有无深重熟練的功底,更不在于有无深厚渊博的知识,不,不在于这些,这些可以是后天的,是能学到練就补充的,也能熟中生巧,唯独起步要正,心地要善良,有正义感,诚实,知道向上,有志向。
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做人。做人是两方面:品德和能力。
读了这本小书,我看见了一批可爱的年青人,他们正在成长,正在学着做人,做好人,他们 有健康的身心素质,他们有向上的进取精神,他们有丰富的友爱情感,他们长在一个好学校里,我很爱他们。
我愿意大家都来看看这本小书,它真实,它朴实,它温暖,因为青春在飞扬。
“七”乐无穷,尽在新浪新版博客,快来体验啊~~~请点击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