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实在的中国式学习令人担忧,教育体制改革势在必行。
借助野中的理论,回过头来看看我们中国人的“知识”和“学习”状态,其中究竟有多少“真实”、“有效”和“经济”的成分?恐怕会被我们自己看起来热闹非凡、欣欣向荣而实际上是装模作样、形形式式的教育和学习景象吓出一身冷汗的。
从家庭到学校,从家长到老师,从政府到社会,我们上上下下提倡、鼓励和重视的几乎无一例外地是明晰知识的灌输、传播和灌输,而对于需要在实践过程“干中学”才能获得的关于如何做人、做事,以及如何在组织或社会群体中与人相处和共事的隐含知识训练,则普遍地忽视甚至有意漠视。
结果,教育变成纯粹明晰知识的灌输和传播,学习就是死记硬背地往脑子里输送“无用的信息”(恰当地说是“伪知识”)。一个人受了这样的高学历教育,往往变得与现实生活格格不入,没有基本的动手能力,连基本的生存技能都缺乏,更谈不上什么创造性工作和解决问题了。
长期以往,国民教育形成在一种科举应试的僵化体制模式,国人的“知识”变成学究式的教条,人们的“学习”变成形式主义的代名词。最后,大家忘记了教育的基本宗旨和首要任务在于“成人”而不是“选才”,学习的根本目的是为了高效地工作、经济地创造和幸福地生活;大家都在忙着考学、升学、上学,但却不知道为什么而学习,以及究竟应该如何学习,往往是为应试而学习、为文凭而学习、为升学和升职而学习,为老师、家长高兴和领导赏识或冠冕堂皇的政绩,而装模作样、程程序序、本末倒置地学习。
这样的“伪知识”、“假学习”何以创造实在的经济价值,又怎么创造国民财富和提升生活水平?其结局只能是一直处于“发展中”状态,所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云云更是扯淡!
大家知道,中国教育面临危机是多年的事了。如果前些年的危机还是潜在的话,那么,近年来的危机可就是真正到了“崩溃的边沿”。
谁都看到从中小学到大学、从研究生到留学生,我们的教育是“热”得不得了,似乎“一派繁荣景象”!但危机恰恰潜藏在繁荣中。教育领域的热闹场面,恰恰是在传统行政性垄断控制下教育供给不足所扭曲的一种虚假繁荣,恰恰证明潜藏着巨大的制度性危机。这种危机可以从我们日常生活中普遍存在着一些见怪不怪的“怪现象”深切地感受到,例如:
真学历假文凭,真中有假假中有真真假难辨,作弊制假技巧花样百出;
赢者通吃,官大权大学问大,钱多可以买来高学历;
中小学假减负家长孩子真增负,高考移民从国内到海外千方百计应对计划控制;
上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微观管制,学校弄虚作假无奈应对;
政府上下齐动员,全民一起丢弃母语学外语,这可能是中国式假学习现象最典型、最真实、最生动的写照。
如此等等,不胜枚举。
上述现象是如此不合理、如此有问题,也是如此被人们所熟知,人人在自己的生活中都能切切实实感知到,但是人人却都如此地见怪不怪、麻木不仁,即使痛心疾首却也无可奈何,难道不是危机又是什么?
说到底,这种你呼隆我我呼隆你、弄虚作假装模作样地“重视教育”或“热爱学习”的制度安排和危机局面,其深刻的思想根源和社会背景可能很复杂,但国人没能在野中知识论的意义上全面解悟知识的真实经济意义,没有从日本公司“群体知识创造”螺旋系统的高度去架构“学习型”组织和社会的制度体系,是不是一个重要原因呢?
“七”乐无穷,尽在新浪新版博客,快来体验啊~~~请点击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