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扩大消费是解决人民币升值压力的最好方法!


  中新社报道:美国商务部11日发布的报告显示,1月份美国对华贸易逆差从12月的181.4亿美元增加至183亿美元,其中美国对华出口减少17.6%,降至68.9亿美元。当天美国总统奥巴马罕见地发表讲话就汇率问题向中国施压,这预示着为平衡贸易逆差,未来美方很可能在人民币汇率问题上再做文章。

  一谈到人民币升值问题,有些人就心慌。实际上,人民币升值不升值,要考虑国家经济发展的各个层面,政府不能够唯“美国”是瞻,政府现在最重要的是理性分析,做好自己的工作。

  贸易不平衡不仅损害双方的利益,而且对本国经济发展也极为不利。我国对外贸易长期以来走的是低成本、低价格的路线,这种方式给资源、环境都造成了很大压力,同时也极易引起贸易争端。中国持续贸易顺差,带来资本流入导致巨额外汇储备,外汇储备中国持有最多的就是美元纸张,这样使得中国承受着美元纸币购买力下降带来的损失和风险。因此通过各种方式追求贸易平衡,减少外汇储备从而减少外汇贬值风险,符合中国利益;美国持续贸易逆差,导致美国负债过重,负债生存导致国内生产小于国内需求,造成美国国内生产力下降,不符合美国长期利益。因此,政府在对外保持贸易持续顺差的情况下,应该尽量减少出口,防范因美元贬值给国内老百姓的辛勤劳动成果带来风险。

  因此,政减少出口,减少外汇储备,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应立足于扩大内需,是政府应该努力的方向,也是解决人民币升值压力的最好方法。

  扩大内需也不知说了多少次,但内需如何大家都清楚。扩大内需是我们当前最为重要的事情,也是不得不做的事情。以内需拉动经济发展的重点是促进消费,这就要求不断提高城乡居民收入。与此同时,还要不断加大在民生领域投入的力度,这些举措必将在扩大消费方面产生积极效果。因为政府在社会保障、医疗救助、基础教育等方面的投入,将使人们在消费时减少后顾之忧。

  居民收入增长速度长期相对落后于经济增长速度是制约消费需求的重要一环。消费拉而难动的根本症结在于老百姓的收入增长确实有限,民众没有潇洒消费的实力。因此,政府必须通过劳动就业、财政税收、检查监督等各种政策手段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做到老百姓收入提高和经济增长同步。只有在收入水平大幅度增加的前提下,居民才有消费能力,消费潜力才有条件释放出来。

  此外,应当积极推进和完善医疗、住房、养老、教育等方面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把文件精神真正落实到实际行动中来。社会保障体系的健全能够缓解百姓的后顾之忧,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同时也能够大大刺激他们的消费,降低整个社会的储蓄率,提高消费在拉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

  投资是中间需求,只有消费才是最终需求,消费是经济增长的根本动力。扩大居民消费、破除经济增长中的消费短板是保障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长远之计。因此,政府必须不遗余力地为促进和扩大消费做好各方面的功夫,真正让消费成为主导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