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即指态度、能力和行为。(详见百度百科)
3A理论是分析一个人或组织的行为效能的思想模型。由于每个人不同的历史、背景、环境的甚至是神的因素,我们无法预测你能做到多好,但却很容易并精确地知道你为什么做的不够好。
所以,根据3A理论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的结论:
3A定理1:当人不具备支持做这个事物的态度的时候,是做不好的;
推论1:当人对一件事物认识不足的时候,是做不好的;
推论2:当人对一件事情的实现没有列入规划的时候,是做不好的;
推论3:当人对一件事情没有兴趣的时候,是做不好的;
推论4:当人因为想做的事情而带来情绪上痛苦的时候,是做不好的;
3A定理2:当人不具备做这个事情的基本条件的时候,是做不好的;
推论1:当人不具备支持做这个事情的基本智商的时候,是做不好的;
推论2:当人不具备支持做这个事情的足够知识与社会资源的时候,是做不好的;
推论3:当人不具备支持做这个事情的个性品质的时候,是做不好的;
3A定理3:当人的行为没有按照事情完成的正确程序来进行的,是做不好的;
推论1:当人做的事情缺乏其中的一个环节,是做不好的;
推论2:当人做的事情的某个环节有缺陷的时候,是做不好的;
推论3:当人做的事情的程序有倒错的时候,是做不好的;
推论4:当人对做的事情的结果缺乏预见的时候,是做不好的;
推论5:当人对做的事情选择完成的程序不是最优的时候,是不会做的足够好;
备注1:如果把人换成组织,以上3条定理及推论完全适用;
备注2:对于组织的智商来说更多是以领导者的智商来界定和参照的;
备注3:以上的事情主要针对人或组织已经发生过的被公认有最优解决模式的事情;
谚语或格言:
关于个性品质:
性格决定命运;
关于行为:
细节决定成败;
关于态度:
态度决定高度;
鼠目寸光加上井底之蛙就意味黑暗与狭小;
关于条件: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关于成熟的已经被证明有效的行为模式和流程:
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
天堂有路你不走,地狱无门你偏来;
知错改错不算错,知错不改错中错。知错能改进步快,满不在乎才真坏。
关于组织的领导者:
兵熊一个,将熊一窝;
“七”乐无穷,尽在新浪新版博客,快来体验啊~~~请点击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