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网络经济到底是不是泡沫的争论逐渐平息之后,人们开始关注下一个风险投资的热点,生物技术由此浮出水面。正如比尔·盖茨的预言所说:下一个首富可能是从事生物技术的投资者。
本报记者刘景燕我国的生物技术特别是在产业化水平上与美国等发达国家有很大差距,但不少业内人士认为,只要国家相关政策制定者、金融投资者、产业内部技术和管理人员以及产品营销和市场整体运作水平等方面逐渐成熟,若干年后生物技术产业将有可能成为最先赶上甚至超过发达国家的一个经济领域。
差距带来发展机遇
在发达国家,医药工业已成为蓬勃发展的庞大产业,而随着生物技术的迅猛发展,生物技术产业愈来愈成为医药产业中的焦点。目前美国和欧洲分别拥有生物技术公司1300家和 200家,有人预测到2025年美国生物技术市场的贸易额将达到25200亿美元,欧洲国家在5 年内也将达到3360亿美元,日本到2010年将达到2080亿美元。
国际医药产业巨大的经济效益来源于创新,发达国家现代生物医药产业都拥有自己实力雄厚的研究机构,通常每年投入的经费占全部销售额的15%-20%,而美国每年用于研究开发生物药品的投入占总投资额的60%-70%。每个大型医药公司都有自己的“拳头产品”,单个产品的年销售额就可达到十亿至几十亿美元。公司拥有这些产品的知识产权,国家给予专利保护,产品可以在10年或更长时间内独占市场,一个产品就可赢得丰厚的利润,再从利润中拿出巨额资金投入研究开发新的具有知识产权的创新药物,周而复始形成良性循环。
我国的医药企业规模小而分散,基本不具备自己创新药物的开发能力,生产的产品基本是引进仿制产品,重复开发投资现象也非常严重,恶性竞争必然带来效益低下的状况。我国药品进口额呈逐年上升趋势,三资企业产品销售额也在逐年增长,一份国外研究报告中指出: “如果政府不干预,中国的医药市场将在5年内完全被国际医药大公司操纵。”
沈阳三生制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娄丹在谈到这个话题时说,有差距并不意味着没有机会,三生很早就看到了国内研发能力与国际现代生物技术水平之间的巨大差距,所以他们把目光转向与国际合作,并在美国设立研发中心,这一举措使三生公司受益匪浅。该公司在国内独立开发干扰素和白细胞介素-2时,分别用了9年和11年时间,而三生设在美国的研究开发中心开发成功重组红细胞生成素,耗时仅4年半。现在三生正在开发的国家一类新药——血小板生成素已与美国的开发进程齐头并进。
据北京大学副校长、从事生物工程研究的陈章良教授分析:政府从上到下对生物技术研究开发的支持和政策扶持;国内各大企业(包括民营企业)对生物技术的关注和资金投入;我国金融界积极参与生物技术产业的发展,尤其是许多上市公司都参与了生物技术的开发;而我国生物技术产业领域目前已经汇集了一批自己培养和从国外归来的具有高学历、高素质的科学家和企业家,这四方面的因素对于我国生物技术产业的快速发展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生物制药如何体现产品价值
生物技术产业从研发直至产品上市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有科学头脑的企业家和懂得“经营”的科学家共同完成才能实现产品价值的最大化。美国大洋生物技术公司董事长兼金赛狮生物技术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胡放博士将生物技术产业形容为一个链条,他说,整个链条应相互适应,任何环节存在限速因素都将导致整个系统的减速。作为生物制药企业的决策者的任务就是如何使自己的企业与整个链条匹配,找到“出口”和“入口”。该公司副总经理卓冰认为,生物技术产品在整个链条的不同环节有相应的市场定位,一是产品市场,即出售最终的生物医药产品;二是技术市场,即通过转让、贸易等手段,投资获得回报;三是资本市场,通过上市等方式体现公司的价值,而投资家、风险投资公司就是这个市场的顾客。
北京北联联合药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宋东光女士把生物制药产业的链条更具体地加以了表述(见附表)。在不同时期注入资金以及获得的回报都会不一样,总的来说,越早进行投入的资金要求越小、承担的风险越大、获取回报的周期越长,但收益也有可能最大种子期与创立期投资比例为1:100。宋总认为,种子期是生物医药企业投资的最佳时机,而券商投资比较好的时机在创立期。
风险投资对于生物医药产业意义重大
在世界各地的生物技术产业的发展中,风险投资都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生物医药行业是北京科技风险投资股份有限公司的重点投资领域之一,该公司副总裁张小军先生在分析我国生物医药行业的前景时认为,我国的研发力量与发达国家相比非常薄弱,这正为风险投资的介入创造了良好的时机。他同时指出,未来企业之争是技术、速度、反映能力及规模化经营之争,企业开发的新产品必须迅速进入市场并获得利润才能转化为生产力,高科技的技术发展性决定了一项产品如果不能及时进入产业化运作很快就会被淘汰。所以,营销能力也有可能成为生物医药产业完成产业化运作中的阻碍,国际知名的生物技术公司在市场上摸爬滚打几十年,一个产品可以做到几十亿美元,国内制药厂传统的自己做药自己卖的经营方式将面临失败。把自己企业不擅长的环节“外包”出去,与风险投资公司实现战略性联盟是必然趋势。
不过,三生制药公司总裁娄丹教授也提到另一方面的考虑,他认为,在生物技术方面的投资风险是双向的,对专业化的风险投资者来说,较高的商业回报自然意味着较高的风险系数,而中小型高科技企业会考虑国际风险资金投入以后,相对自主的高成长性可能会受到一定程度改变的风险。不过,国内二板市场的建立,会为我国生物技术产业的发展带来更大的机遇。
目前,我国已经制定了明确的生物技术产业发展规划和产业技术政策,已有200多个单位在从事生物技术研究,有140多家生物技术公司正在从事生物医药制品的开发。由于生物医药产业投资回报周期为5年至8年,而我国进入生物工程领域的时间尚短,回报的周期尚未到来,目前既没有成功的经验也没有失败的教训。不过,业内人士普遍认为,二十一世纪的前几年将是我国生物技术产业捷报频传的季节,届时我们也将迎来生物技术产业的春天。
生物制药:春天还有多远?
评论
2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