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价要失守,买家不出手?


降价是汽车销售的毒药,涨价是车市获利的仙丹,但车市近来有些不妙,一些车商已经按捺不住,开始饮鸩止渴,尝试用毒药唤起车市的兴奋度。

 

车价是可以涨的,也是可以跌的,但归根结底是要跌的。暴起暴落是不成熟的表现,但中国现在就是这样一个不成熟的市场。

 

去年车市忽然莫名兴奋,销量一路看涨,车价也水涨船高,到了年底,甚至大面积出现了多年不遇的手握钞票提不到车的奇观,大量车型按官价销售,热门车型当仁不让地伸手让买家加价。越是这样,人们越兴奋,掀起了抢购热潮,其火爆程度,让人油然想起1988年那场轰轰烈烈的全国性抢购风潮。

 

彼时,国家要放开物价,进行“物价闯关”,对于涨价的恐惧使人们奋不顾身地投身到抢购行动中去。抢购物品小到火柴,大到彩电冰箱。一家人火柴要囤几年用的,盐上百公斤地买。像冰箱这样的大件,厂家的货车刚到商店门口,人们就抢着上去自己动手往下搬,好象不要钱一样,即使是一台坏冰箱,也要先买回家再说。

 

去年底车市的现象跟这个很像,买家们直接省略讨价还价的环节,排队交订金等着提车,貌似担心当时不买,车价就要大涨。

 

在1988年,要是抢购不到,东西肯定是要涨价的,那是因为国家搞经济改革,政策面临巨大调整。但可笑的是,去年要是抢购不到汽车,今年买肯定是要降价的,你说,人们这是着得什么急呢?

 

人们奋而出手,直观地看,是因为1.6升排量以下的“车购税优惠”政策快到期,要是不赶快出手怕享受不了这个优惠。其实明眼人都知道,这是一个伪命题,因为所谓车购税优惠,算来也不过是三五千块钱,相比前年车商给出动辄上万的优惠,根本算不了什么。换句话说,买家根本捞不到实惠,倒是厂商借机提高终端售价,狠赚了一把——车购税优惠说到底是便宜了汽车厂商。

 

“车购税优惠”只是导火索,真正引爆车市的还是“抢购”本身。一者“从众”是人类的天性,二者,抢不到的东西才是好的,所以当车源供应稍显紧张,人们就感觉非出手不可。供应一紧张,在2008年车市疯狂降价的基础上,车价开始反弹,人们一路追涨,直到把大部分车型都追平“指导价”,直到把热门车型都追成加价车。

 

这就是为什么说涨价是车市的仙丹,一旦进入涨价轨道,买卖双方就都飘飘欲仙了。

 

High到高潮之后,终会归于平淡,但总有厂商心有不甘,梦想每个月都能看到销量的一路飘红,要是车市举而不坚,厂商明知有着很强的毒副作用,还是忍不住服下一剂“降价”毒药。

 

这剂药是谁用谁知道,先下手或许还能在销量上讨些便宜,但迟早是大家一块跳水,最终价格守不住,销量更守不住。

 

为什么车便宜了反倒销量下降?最简单不过,人们习惯“买涨不买跌”,一涨价就怕不停地涨,想尽早出手为安,一旦跌价,总以为会不停地跌下去,再性急的人也会静观其变等着抄底。

 

进入跌价轨道后,汽车厂商的脸色会十分难看,降价不但难以换来销量的攀升,反而更可能换来买家的观望,该出手的也不出手了。但你不降价,他就会降价,降价这种手段往往是先下手为强,动手早的,可能会以价格优势从对手那里抢到一定份额,要是动手晚只能被动跟进,往往会赔了夫人又折兵。

 

乃知降价是凶器,厂商不得已而用之。

 

2010年伊始,中国车市似乎还在延续2009年的荣光,销售数字的各种报表比较好看;2月份虽有下降,但考虑到过年放假等因素,似也在情理之中;到了3月份,虽然总的销售数字还没有出来,但车商们已经隐隐约约地感觉到不安了。

 

风起于青萍之未。先是库存悄然上升,年前车商还在拼命向厂家催货,据媒体报道,到了3月份,不少4S店销量和库存的数量比已经达到了1:1.5(换句话说,库存超过了40天)而且还是持续上升之中。个中原因并不复杂,在车市进入癫疯时刻后,厂家纷纷调高销量预期,今年更是不停地向经销商压货,但销量并不是想象中那样坚强,自然库存不断增加。

 

库存持续增加中,有的经销商就沉不住气了,于是去年以来久违的降价促销声渐起。据说按照行业规律,库存45天是经销商的承受上限,现在很多经销商的库存已经逼近这一界限,实力差一些的经销商马上面临资金周转不灵的问题。降价仅仅是开始,如果这种局面再持续一两个月,含泪大甩卖的降价潮立马上演。

 

从过去的两年看,中国的车市相当诡异,基本是“不可预测”的,正像此前没人能预测去年的车市能狂涨48%一样,今年的车市增长20%以上还是会止步不前,估计没人能说清。但可以肯定地说,去年的车市用力过猛,把今年的销量提前吃掉了一部分。现在看来,超前消费是会付出代价的,买家付出的代价是多花了一些钞票,厂商付出的代价是买家的后劲不足。

 

有关车市的预测方法有很多,据专家说,不管是R值(车价除以人均GDP)还是千人汽车保有量的数据都说明,中国的汽车消费已经进入了高速增长期。这种判断大致不会错,但天降大任也会有苦其心志的时候,2008年,很多经销商都做好了破产的准备,2009年不期而至的井喷,又让新一轮4S投资热潮再起,2010年,经销商们又会是什么样的运程呢?

 

如果让我来算算车市流年,我猜不会太好。经济学理论不能用来算命,而江湖术士算命的法宝往往是揣测人的心理,我不懂经济学(有真懂的吗?预测中国的车市试试水平有多高),只能试着猜猜买家们的心思。

 

今年以来,车购税优惠一下子少了一截儿,买家心头的那把火也跟着熄了一半,曾经的便宜没捞着,心理总归会有些不平衡。这时候,很多人选择了观望,等待下一个购车的好时机。进入4月份,机会渐渐来了,很多经销商开始降价促销,但还是不够诱人;到5月份的时候,车价的优惠已经比去年车购税优惠划算多了,但买家们觉得真正的机会还在后边。到6月份,价格战已经打得如火如荼,买家们怦然心动,但感觉价格还会降,以后出手才能抄到底……

 

到这里,就到这里吧。太长时间的事儿谁也说不清楚,能决定今年车市流年的重要因素是人心,而人心是“买涨不买落”,车价一落,人心跟着会散,观望者会越来越多,车市跟着会降温——走着瞧吧。

 

车价跌吧跌吧不是罪,什么时候跌得不能再跌了,暴利的水分挤得差不多了,投机的厂商被挤到圈外了,车价也就稳定了,老百姓买车也就省心了——车价老是像坐了过山车似的瞎忽悠总归不是什么好事情。

 

(独家供稿新浪)

“七”乐无穷,尽在新浪新版博客,快来体验啊~~~请点击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