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全球IT中心?


最近,IT业界可谓大事不断,先是惠普的“质量门”,后是谷歌的退出。接二连三的负面浪潮,搞得大家似乎都开始对中国的IT市场产生了怀疑、对外企在中国的发展之路产生了怀疑。偶翻报纸,AMD公司全球高级副总裁、大中华区总裁郭可尊“中国将成为全球IT中心”这一豪言,尤为引人注目,仿佛一缕阳光透过层层笼罩在IT界上空的阴云。
扎根中国的女CEO一语惊人
 “两会”结束后,AMD公司全球高级副总裁、大中华区总裁郭可尊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很认真地告诉大家:“就像几年前就坚信AMD在中国市场一定能够成功一样,未来十年,中国会成为全球IT的中心,这其中不但包括最大的应用市场会在中国,更重要的是全球IT产业发展的中心也会在中国。”郭可尊做出这样的判断,得益于她长期对中国IT产业的深刻认识,尤其是加入AMD的八年里,通过自己的摸索,让这家跨国企业在中国不断发展和壮大,让她坚信中国将在全球IT产业立于核心位置。
刚加入AMD公司时,许多认识的人都担心地对郭可尊说:“你很难在中国有突破,因为你的对手比你大十倍,又比你早十年。”而八年过去了,AMD不仅在技术上不断改进,更深入到中国市场。提出了“芯植中国,共赢未来”的在华长期市场战略,在这个战略的指导下,AMD不仅将自己的“芯”产品,更将自己企业的责任“心”深深地扎根在中国。AMD在中国取得了巨大成功,这被外界看作在中国创造了“神话”。也正是由于在中国取得的成功,使得AMD整个公司的战略中心开始逐步向中国市场转移,这为AMD在中国取得更大的市场份额带来了全新的增长点。

外资企业的“中国化”道路
    如果中国市场不成功,AMD公司就不可能取得成功,布局中国就是布局全球,这是AMD“芯植中国”的决心。这家公司1993年进入中国后,不断和各地政府合作,设立全球最大的生产基地和地方分公司;他们和各大企业,如联想和海信等共同推动中国信息化发展;他们还大力培育农村市场,2009年的“电脑下乡”活动中,更是倾注了巨大精力在各地与工信部一道建立农村电脑培训中心;在中小学、大学以及教学机构有各种捐资助教活动……到目前为止,在中国他们建立了众多的合作伙伴,成为中国信息化建设大潮中不可或缺的一员。郭可尊坚信中国市场存在巨大商机。于是,没有采用传统跨国企业制定战略的方式,郭可尊将视线转向了利用与发挥传统的、本土的特点,并将其发展成战略优势。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历史的古老而文明的国家,五千年的传统文化根深蒂固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做事方式以及为人处事等,比如东方人是“情、理、法”的做事思维, 而西方人正好相反,是“法、理、情”,所以如果能把中国独特的传统文化与精华理念融入到要制定的战略中去,那么它一定是非常有竞争力的、独特的、是能引导企业取得胜利的。当郭可尊第一次向美国总部提出把“芯植中国,共赢未来 ”作为AMD在华业务发展的长期发展战略,并提出在未来三年内,将会把中国业务发展为超过10亿美金的规模时,全场的人都惊呆了,他们不相信所听到的数字。而现在她正在一步步把计划变成现实。

全球IT中心转移到中国?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市场一直是各大IT企业的必争之地。微软全球的资深副总裁张亚勤曾经表示:“IT产业在过去的30年,主要是在发达国家,受益是10亿人口,将来的5年—10年将会开拓更多的领域,过去是美国、欧洲是IT的中心,以后中国、印度在崛起,中国、印度将会成为世界IT的重要的中心。”
    目前,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手机市场、第一大有线电视市场、第二大互联网市场以及第四大PC市场。这种潜在的发展势头,让跨国IT企业对于中国有了更多期待。AMD和郭可尊对于中国市场的判断和前瞻,将让AMD占据更多主动,也将对更多跨国公司在中国的发展和壮大提供巨大的示范性意义。
事实上,最近一项调查也显示,90%受访的外资企业表示,中国仍然是他们全球首选的投资地。数字显示,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已连续18年成为利用外资最多的发展中国家。即使在受金融危机影响世界引资形势异常困难的2009年,中国全年实际利用外资仍为900.3亿美元,已上升至世界第二。今年以来,外商投资继续保持良好势头。2010年1-2月,全国新批设立外商投资企业3163家,同比增长14.56%;实际使用外资金额140.24亿美元,同比增长4.86%。很多跨国公司都表示要把中国由原来的“区域总部”进一步转变成“全球总部”。跨国IT企业巨头们不断在用自己的行动证实中国市场在他们的全球化中的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