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V,中国人才是真的爱你


大众途观的国产真是天时地利人和,在丰田RAV4最倒霉的时候登场,简直让人怀疑是不是找到半仙之类的高人看过日子。这当然是句玩笑话,大众要是有真有高人指点,不至于让途观这样的SUV车型姗姗来迟,错过了中国SUV市场的第一波黄金年代。

 

在途观国产之前,中高档SUV基本是合资和进口车的天下,而销量最大的中档紧凑型SUV则是日系车双雄本田CR-V和丰田RAV4吃肉,韩系车现代途胜、起亚狮跑啃骨头的格局,国产车是连汤都喝不上的,只能以低价委屈地在低端市场分一杯羹。由于日系车独大,CR-V和RAV4赚钱赚到穷凶极恶,排队、加价才能搞到。要不是有了丰田的召回风波,这种局面不知道会持续到什么时候。

 

CR-V和RAV4的月销量都快冲到了万台,这种成绩好过多数的轿车,相信只要产能放开一些,价格再优惠一些,销量还会再攀高峰。

 

CR-V见证了国人对SUV的热情追捧,它的加价销售已经三年有余,估计已经创造了汽车销售史上的世界记录。丰田RAV4的国产,并没有影响到CR-V的销量,二者共存共荣,并且携手加价,而这一区间SUV的销量却骤然暴增。这一奇观说明,合资SUV只要对了国人的胃口,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自从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中国取代美国成长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顺手又把SUV第一市场的名头抢到了手。美国SUV的销量在金融危机中大受打击,而中国的SUV却逆势大涨,成为全球大排量豪华SUV的诺亚方舟和紧凑型SUV的新乐土。RAV4为淘金而来,接着就是这个途观。

 

传说中,途观甫一上市,就拿到了4万辆的订单,这更加印证了SUV“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的乐观预期。途观赶上了好时候,搭上了顺风车,但这并不能说明大众的精明,因为在SUV项目上,大众实在是太迟钝了。

 

源自大众PQ35平台的紧凑型SUV途观于2007年方才在法兰克福车展首度亮相。途观虽属大的SUV范畴,其实和RAV4、CR-V一样,都是一种Crossover的车型,而这种并不强调越野功能,更适合铺装道路的城市化SUV车型,日系车早在十几年前就动手上马了。丰田的RAV4、本田的CR-V、斯巴鲁的森林人都算是城市化SUV的先行者,至今都已经换了三代车型。相形之下,大众的途观虽然来势甚猛,却是个地道的迟到者。

 

虽然欧洲的拥有陆虎、奔驰G这样深有渊源的SUV牛品牌,但欧洲人并不像美国人那样热衷SUV,尤其是近年来,由于SUV油耗较高,完全不符合“低碳”的标准,在欧洲很多国家受到来自民间甚至于官方的抵制,在车市上属于比较冷门的车型。而美国人对SUV的热爱由来已久,虽然在2008年的高油价打击之下销量有所减少,但SUV(含crossover车型)的销量仍占到两成以上,是市场上的主力车型。

 

日系车向来倚重北美市场,而大众则倚重欧洲市场,所以,日系品牌拥有大量的SUV车型,大众对开发SUV品种一直缺乏热情。

 

SUV的流行趋势是“crossover”化,说通俗点就是“二尾子化”。除了个别越野玩儿家,真正会把车开出铺装道路的人很少,所谓的越野车可能一辈子都不会去越一次野。于是,除保留个别纯正的硬派越野车专供铁杆玩家和装腔作势的伪越野迷外,厂商对SUV的越野功能不断阉割,对其外观也不断进行整容。现在的SUV,无论是长相还是越野功底都“中性化”,说是SUV,但长相越来越向轿车靠拢;说是有四驱功能,但只是为提高操控性而生,根本不能拿去进行真正的越野。

 

说起来比较可笑,SUV为烂路而生,但买家却并不是为走烂路而买,这点起根儿上就拧巴了,可怜的SUV的命运不是被阉割就是被杂交(crossover)。

 

美国人情迷SUV,一是感觉它们高大气派,开起来感觉比较威猛,二是感觉这种车刚劲有力,抗撞能力强,比较有安全感。对于能代表SUV特性的所谓四驱和越野性能,倒不会特别在意。或者说,美国人纷纷钻进SUV中,并不代表他们都是纯爷们儿,要“走出户外去探险”。其实,美国的很多女性也喜欢这种大家伙,估计也是狐假虎威的心理在起作用。即使有着四驱和超猛的动力,在公路发达的美国,SUV们也只是在都市里和平整的州际公路上巡游。

 

欧洲的道路条件实在好得没话说,SUV这种车型根本派不上用场,倒是跑车、高性能车撒欢儿的天堂。所以,现在欧派的SUV一来品种比较少(主要是豪华型和性能派),二来公路性能超强,奔跑能力完全不让轿车。像大众这样的公司,很长时间里不打SUV的主意,估计是嫌市场容量太小,没太多生意可做,要做也是途锐这样的豪华SUV,虽然数量上不去,但利润还是相当可观滴。

 

还有一个因素值得提一下,美国油价向来是比较便宜,所以人们敢买高油耗的SUV;而欧洲的燃油因为征了重税,油价比较贵,人们用起SUV来会比较心疼,这也抑制了SUV的发展。再加上欧洲人觉悟高一些,环保意识强一些,SUV在欧洲日子不好过是必须的。

 

欧美的人们买SUV有很多理由,但基本不是出于路况的考虑;但SUV专为“行路难”而设计,初衷是为了让汽车通过能力更好、能适应复杂路况。买SUV而无烂路可走,实在有些买椟还珠的意思,

 

中国人却不必为此而烦恼?

 

美派的狐假虎威、欧派的马路狂飚,都可以成为中国人弄辆SUV的重要理由,但中国买家在购卖SUV时更理直气壮一些,因为,SUV残存的本性时不时的就能发挥点儿作用。

 

在外人眼里,悍马是被煤老板们当豪车买的,这里边可能有点误会,因为煤老板们去矿上视察,少不了上山下乡,悍马这种硬派越野能踏平坎坷,又有面子又实用。即使是“二尾子”的Crossover车型,底盘也比轿车高,有的还装备了“二尾子”的四驱系统,虽然真去越野是不行,但对付一般烂路还是不在话下。——而中国是并不缺乏烂路的。

 

中国的交通建设日新月异,高速公路通车里程位居世界第二,收费站数量当仁不让地在全球夺冠。但收费站并不一定是质量放心标志,收费公路上坑坑洼洼、修修补补也是常事;要是公路上不设收费站,一定是代表前途未卜,出现适合“轻度越野”的路况当在意料之中。更奇怪的是,中国的公路从刚修完就要不停地修修补补,地图和GPS上一条粗线标出的国省道(县乡道路更不用提了),会突然出现施工路段,完全打破你一路畅通的设想,只能按工人师傅的小旗指挥去绕行。驶上“非铺装”路面,轿车的底盘会经受严峻考验,而SUV这时就可以趾高气扬地绝尘而去。

 

中国的城市道路走起来也别有风味,不但随时可能变成一个大工地,让车主们不出城就能小小地体会一下越野的乐趣,就算是新铺装好的路面上,也会不时地出现坑洼地带,给你一个意外惊喜(我所在的城市正在搞“三年大变样”,修路架桥神速,新铺的路面“状况”不断,显然已经为随时翻修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在中国,SUV才可以回归本质,可以做回自己,不必完全成为人们做秀的道具,SUV的大卖当然不在话下。大众汽车销售的重心已经从本土移向中国,面对中国这样红火的车市,大众突然领悟到SUV“西方不亮东方亮”的道理,途观进入中国还有什么奇怪的呢!

 

(独家供稿新浪)

“七”乐无穷,尽在新浪新版博客,快来体验啊~~~请点击进入~